1.形容学者的诗句学者当务实。 宋代理学家 杨时 善学者其如海乎。 学者名言 清·袁枚《随园诗话》。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学习的人就像吸纳百川的大海样啊!这是袁枚的经验之谈。他说:做学问的人,最忌讳的就是自高自大和见识浅薄。他打比喻说:“自高者如峭璧,时雨过之,须臾溜散(指雨水从峭壁表面流散),不能分润(不能浸透滋润到内里):自狭者如瓮盎受水(像大腹小口的陶器盛水一样),容担容斗,过其量则溢矣。~!旱九年而不枯(遭受多年干旱也不枯竭),受八洲而不满(吸纳整个大地的流水也不满足)。无他,善为之而已矣(没有其他奥秘,只因为他们善于广泛深入地学习罢了)”。~比喻贴切,说理透辟,容易被人接受。 清代诗人 袁枚 《随园诗话》 学者当自树其帜。 见清·郑板桥《与江宾谷江禹九书》。本句大意是:学者应当建树自己的旗帜。郑板桥是一位有气节的封建士大夫,思想较为开放,敢于面对封建礼教而标新立异,不媚流俗。~正是他这种品质的表现。此口号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十分难能可贵。中国的学者,历来囿于四书五经的樊篱,思不出经,非礼勿言,往往足少小而学一艺,皓首方穷一经,并且是亦步亦趋,以注解前贤之说为荣。郑板桥号召学者自树其帜,颇有点离经叛道的意味。然而正是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道出了为学应该创新的基本精神。 清代画家、书法家 郑板桥 《与江宾谷江禹九书》 2.形容学者的诗句有哪些1. 晋·陶渊明《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 宋·刘过《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书院》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便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3. 唐·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 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 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5. 宋·王安石《劝学文》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延伸出这么一句话: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贵者因书而守成。 3.赞美学者的词语有哪些1、文学泰斗(wén xué tài dòu):是指有名望、有影响,被人们所景仰的文学家。“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 2、见多识广(jiàn duō shí guǎng):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3、才华横溢(cái huá héng yì):汉语成语。意为:很有才华,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与锋芒毕露不同。 4、笔耕不辍(bǐ gēng bú chuò):笔耕:指写作;辍:指停止。 坚持写作,从不因为任何外在原因而停止。一直写作而不停息。 5、才高八斗(cái gāo bā dòu):“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后来人们便用“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高超。 6、学富五车(xué fù wǔ chē ):形容学问渊博。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7、博学多才(bó xué duō cái):博:广博;才:才能。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 8、满腹经纶(mǎn fù jīng lún):一肚子学问和才干。比喻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造句: 1、文学泰斗:在英国的戏剧作家中鲜有人能否认莎士比亚文学泰斗的地位。 2、见多识广:他经常进城打工,自然见多识广,知道不少城里发生的新鲜事。 3、才华横溢:张叔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 4、笔耕不辍:积年累月,笔耕不辍。正是通过这种全然的写作行为,他成为了一名作家。 5、才高八斗:听君一席话,始知才高八斗语非假。 6、学富五车:苏轼是个学富五车的大文学家。 7、博学多才:博学多才的浮士德博士,睥睨生死,穷宇宙知识之极限。 8、满腹经纶:他虽有满腹经纶,但没有机会施展抱负。 4.形容学者的成语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绩学之士——指学问渊博的人;学者。 经师人师——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 口传耳受——教者言语相传,学者倾听接受。指教和学。 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名士夙儒——名士:有名的人;夙儒:有学问的人。知名人士和老学者。 诗人墨客——墨客:文人。指单纯从事文学创作的学者。 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硕彦名儒——硕:大;彦:有才学的人;名:有名声的;儒:读书人。指非常有名气的大学者。 斯文一脉——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 斯文一派——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 谈笑有鸿儒——鸿儒:大儒,有名的学者。与学问渊博的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谈笑。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 通儒达识——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同“通儒达士”。 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通儒硕学——犹言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推贤进士——推荐贤人,引进学者。 穴见小儒——穴见:一孔之见。比喻见识狭小的学者。 一代儒宗——儒宗:儒家学者的宗师。指一个时代的城学大师。 以莛撞钟——莛:草茎。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 望采纳 5.形容八月的唯美诗句形容八月的唯美诗句: 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3,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唐代: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译文: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 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 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