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寓意深的中国古诗词

1.含有深刻寓意或象征意义的诗句(古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井底引银瓶 》白居易

释义:只因得到你短暂的恩爱,误了我一生的幸福。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神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释义:将会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杜甫

释义:用兵器当取强锐之器,擒王则众自降。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释义: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一去不再。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释义:兰花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其一 》陶渊明

释义: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

释义: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 》曹雪芹

释义:费心机,弄权术,但结果仍然免不了魂断命消。

勿以色敌心,色衰心易迁。《无悔》 梅尧臣

释义:外表的美丽或许可以让人倾心,但是一旦容颜老去,心也就变了。

心欢易醉,明月飞来花下睡。醉舞谁知,花满纱巾月满杯。《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释义:心里面高兴也是容易醉的,且就醉卧花下。落英缤纷洒在我的身上,月亮也映在我的酒杯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黍离(诗经) 》

释义: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寓意深刻”的古诗词都有哪些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远《三峡》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3.求寓意深刻的古诗

1.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浪淘沙 唐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寓意深刻的诗句

1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3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4 石灰吟 于谦

千鎚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5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7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8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最经典,有名,寓意深刻的十首古诗

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以寒冷的夜里,滔滔的江流,连朦朦的远山也显得孤独,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着重讲述诗人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以寒冷的夜里,滔滔的江流,连朦朦的远山也显得孤独,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着重讲述诗人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回答者: 杨俊1981 - 榜眼 十二级 6-4 19:25 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鸟鸣涧 这首五言小诗主要描绘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容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

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

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江畔独步寻花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

“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石灰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竹石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

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 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自传式的大型组诗,是宋末汪元量以后这一诗 歌体式的新发展。

程金凤评赞说:“行间璀。

6.十句含义深刻的诗句(诗句、句意、寓意、道理)

【题目】题西林壁(宋 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7.求一些含义深的诗句

那啥相公呃、你没事找这些东西干甚- -。.

叠字嘛……

青青子拎,悠悠我心。——《短歌行》曹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陶渊明

还有……意思可以不解释不……?

《沧浪诗话.诗评》严羽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娥娥红粉黂,纤纤出素手。”一连六句,皆用叠字。如:

唯见累累荒冢,曲曲横岗,茫茫青草,萧萧白杨,零零暗雨,剪剪繁霜,深深葬玉,郁郁埋香。又如:

有有无无且耐烦,劳劳碌碌几时间?人心曲曲湾湾水,世事重重叠叠山。古古今今多变故,生生死死有循环,将将就就随时有,苦苦甜甜命多般。

好吧我废柴了废柴了无视这回答吧T T

8.求寓意深刻的古诗

1.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浪淘沙 唐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求几个寓意深刻的古文

寓言故事

铁杵磨针 (王明清·日记故事)

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故,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妇曰:「功到自然成耳」.白大为感动,遂还读卒业,卒成名士.

【译文】

李白读书,还没有学完要学的功课,就抛弃学业走了.路上碰到一位老年妇女在磨铁棒,李白问他磨来干什麽,老妇人说:「想作针.」李白笑她愚蠢,老妇人说:「功夫到家了,自然会成功的.」李白深受感动,於是马上回去继续学习,把学业学完,终於成了有名的人.

【赏析】

学习要有恒心,只有横下一条心,坚韧不拔,才能学有所成.李白固然是个天才,天赋超乎常人之上,可是,如果他没有遇到这位老妪,没有听到老妪的一番话,没有受到感动,进而幡然猛醒,回去继续苦读的话,李白究竟能不能成为日后的李白,还要打个问号.从这个寓言中,似乎还可以看出,头脑聪明的人,常常缺少坐冷板凳的耐心,而能否从生活的偶然机遇中受到深刻的启迪,修正自己,可说是能成大事业的人与平庸的人的区别.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