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醒半醉的诗句1、半醒半醉日复日 明 唐寅 《桃花庵歌》2、半醒半醉游三日 唐 杜牧 《念昔游三首》3、半醉醒中 宋 贺铸 《偶相逢/诉衷情》4、半醒半醉下楼时 明 赵瑗妾 《谩兴赠郎》5、半醉半醒时节 宋 韩元吉 《水调歌头·落日澹芳草》6、飞骑气、半醒半醉 宋 葛长庚 《贺新郎·月插青螺髻》7、半醒半醉 宋 赵以夫 《水龙吟·塞楼吹断梅花》8、半醉半醒中 宋 刘辰翁 《水调歌头·五五复五五》9、半醒半醉引愁长 唐 李群玉 《醴陵道中》10、小酌半醉半醒 明 唐时升 《题娱晖亭四首》11、半醉半醒齐出县 唐 蒋贻恭 《咏安仁宰捣蒜》12、心迹交时醉半醒 元 王吉昌 《武陵春·嗜爱顿忘情不纵》13、半醒半醉 元 张野 《满江红 和金直卿冬日述怀》14、半醒半醉问诸黎 宋 苏轼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15、听歌半醉醒 宋 陆游 《畴昔》16、半醉半醒还过春 宋 陆游 《春日杂兴》17、玩世惟须半醉醒 宋 陆游 《道室即事》18、岸帻常须半醉醒 宋 陆游 《樊江》19、长年三老半醉醒 宋 陆游 《偶与客话峡中旧游》20、半醒半醉人争看 宋 陆游 《秋日出游戏作》21、半醉半醒村老子 宋 陆游 《秋日郊居》22、半醒半醉常终日 宋 陆游 《题传神》23、关路骑驴半醉醒 宋 陆游 《闻西师复华州》24、半醒半醉又成诗 宋 陆游 《杂感》25、半醒半醉酒明船 宋 陈岩 《忘归亭》26、半醒半醉了重阳 宋 方回 《庚寅》27、半醉半醒寒食酒 宋 方岳 《次韵徐宰集珠溪》28、半醒半醉凌晨酒 宋 方岳 《海棠》29、半醉半醒时自舞 宋 何梦桂 《山居》30、酒当半醉半醒处 宋 黄庚 《修竹宴客东园》31、困倚春风半醉醒 宋 林季仲 《春日郊行》32、当其半醉尚醒在 宋 刘过 《寄竹隐先生孙应时》33、是时骚人醉半醒 明 李东阳 《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34、行人半醉半醒 宋 释道宁 《偈六十三首》35、半醉半醒 宋 释妙伦 《偈颂二十二首》36、东村王老半醉半醒 宋 释咸杰 《偈公六十五首》37、半醉半醒游客 明 袁凯 《闲步(二首)》38、半醉半醒媚雨风 宋 杨长孺 《句》39、半醉半醒知酒圣 宋 杨公远 《次程南仲韵五首》40、淡妆玉脸半醒醉 宋 张明中 《斋前红黄心芍药》41、半醒醉、彩鸾飞遍 宋 卢祖皋 《锦园春三犯/锦园春》42、凭阑干、半醒醉中 宋 杨缵 《八六子·怨残红》43、半醒半醉女郎船 宋 陆游 《感旧绝句》44、陌上逢人半醉醒 宋 陆游 《湖塘夜归》45、倦客凭鞍半醉醒 宋 陆游 《送客城西》46、溪园半醉醒 宋 陆游 《溪园》47、半醒半醉立西风 宋 顾逢 《二色芙蓉花》48、半醒半醉立西风 宋 姜特立 《二色芙蓉花》49、与世浮沉半醉醒 宋 李弥逊 《和仲宗判监》50、白发苍颜半醉醒 宋 连文凤 《寿陈右司》51、半醒不醉宿酲思 宋 武衍 《睡觉》52、半醒半醉独吟时 明 李承箕 《次韵罗服周见怀》53、半醉半醒陈复楚 宋 张咏 《淮西有答》54、半醉半醒游几度 明 高启 《次韵答朱冠军游西城之作》。 2.形容应酬多,喝醉酒的诗句1丶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丶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 3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4丶无计奈情何,且醉金杯酒。 5丶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 6丶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7丶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8丶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 9丶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 10丶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1丶“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丶“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独孤及的《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原文: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清机暂无累,献酢更络绎。慷慨葛天歌,愔愔广陵陌。既醉万事遗,耳热心亦适。视身兀如泥,瞪目傲今昔。故人间城阙,音信两脉脉。别时前盟在,寸景莫自掷。心与白日斗,十无一满百。寓形薪火内,甘作天地客。与物无亲疏,斗酒胜竹帛。何必用自苦,将贻古贤责。 3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句诗出自曹操的《短行歌》,原文: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丶“无计奈情何,且醉金杯酒。”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晏几道的《生查子·轻匀两脸花》,原文:轻匀两脸花,淡扫双眉柳。会写锦笺时,学弄朱弦后。今春玉钏宽,昨夜罗裙皱。无计奈情何,且醉金杯酒。 5丶“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蝶恋花》,原文: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6丶“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晏殊的《清平乐·金风细细》,原文: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7丶“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出自明代诗人唐伯虎的《 桃花庵歌》,原文: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8丶“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的《采桑子》,原文: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9丶“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浪淘沙》,原文: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如此春来春又去,白了人头。好妓好歌喉。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 10丶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原文: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3.半醉半醒半浮生全诗1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是由《画堂春》化成。 2 此意最早由《桃花庵歌》而来:。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3 进来网络小说有重编者。但不是原汁原味。 原词: 《画堂春》 作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全文 作者:唐寅 (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势,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权贵趣,酒盏花枝痴人缘。若将富贵比痴顽,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4.半醉半醒半浮生全诗全诗如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出自:清朝纳兰性德 《画堂春》 译文 : 明明是共度一生一世的两个人,命运却偏偏安排他们两地相隔,不能在一起。相思相望,而又不能相亲相爱,那么这春天又是为谁而来的呢? 蓝桥相遇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即使有不死的灵药,也不能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与她相会。如果能像牛郎织女一样,渡过天河双双团聚,日子再贫苦也心甘情愿。 这首描写爱情的《画堂春》与纳兰容若以往大多数描写爱情的词不同,以往容若的爱情词总是缠绵悱恻,动情之深处也仅仅是带着委屈、遗憾和感伤,是一种呢喃自语的絮语。 是内心卑微低沉的声音。而这一首词仿佛换了一个人,急促的爱情表白,显得苍白之余,还有些呼天抢地的悲怆。 全词直抒胸臆,落落大方,将一段苦恋无果乃至悲痛终生的感情完美呈现,丝毫没有其他爱情词中小女人式的委婉,表达了词人纵然无法相守也保留着一线美好的愿望。 扩展资料: 《画堂春》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与表妹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表妹被康熙帝纳为妃子,两人生生分离,其痛难抑,织女牛郎仙凡相恋,尚且能每年相会一次,而纳兰性德对心上人的爱恋,却只能通过此词来遥寄,此词亦被解作悼亡之作。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 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