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看透世俗的诗句有哪些1、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长苦夜短,何不秉烛游。——(汉)佚名《生年不满百》 2、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宋)苏轼《定风波》 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 《七律 登庐山》 7、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七律 冬云》 8、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将进酒》 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 10、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只喜添锦上之花,谁肯送雪中之炭!——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李渔《意中缘传奇》 1、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2、你不喜欢我,我一点都不介意。因为我活下来,不是为了取悦你! 3、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4、你要做的就是别人换不掉的,那你做不到怪谁,就是你自己没用! 5、漫长的人生,其实只是瞬间,一定学着,让自己在人生途中,不后悔。 6、活着,我愿意就这样单纯的活着,简单的行走,活出我平凡人的精彩。 7、人生目标确定容易实现难,但如果不去行动,那么连实现的可能也不会有。 8、要成功,就要长期等待而不焦躁,态度从容却保持敏锐,不怕挫折且充满希望。 9、很多时候,不快乐并不是因为快乐的条件没有齐备,而是因为活得还不够简单。 10、要想赢,就一定不能怕输。不怕输,结果未必能赢。但是怕输,结果则一定是输。 11、懂得感恩,是收获幸福的源泉。懂得感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 12、有时候,你得停一下脚步,等一等心灵,让心情平和,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拥有的所有美好的东西。 13、就算跑最后一名又怎样,至少我又运动精神。而且我一定会跑完全程,只要跑到终点我就成功了! 14、奔忙中,你来我往,遇见的都是缘分。茫茫人海,一生当中的擦肩相遇少之可怜,更何况相识与相知。 15、要想改变我们的人生,第一步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态。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就会的光明的。 2.形容超脱世俗的成语有哪些避世离俗】:指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不生不死】:指超脱生死的界限。现指半死不活。 【不死不生】:指超脱生死的境界。 【餐风吸露】:吃的是风,喝的是露水。形容超脱尘世的生活。 【餐云卧石】: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超然不群】: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 【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超然远举】: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超然远引】:为了超脱世事而远离而去。 【超然自得】: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超然自逸】: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超然自引】:指超脱世事,自动引退。 【超以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出凡入胜】:指超出了一般,进入了极高的境界。形容造诣精深,也指超脱世俗进入仙界。 【达士拔俗】:达士:心胸豁达的人;拔俗:超脱凡俗,不庸俗。通达事理的人总是不同凡俗,超人一等。 【风流跌宕】:跌宕:为人放纵,不拘束。气度超脱,潇洒放逸。 【风流潇洒】: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高节迈俗】:高节:高尚的气节;迈俗:脱俗,超俗。气节高尚,超脱世俗。 3.有哪个词语可以表达超脱世俗【傲世妄荣】:不屈于世俗,置荣华富贵于度外。 【超凡脱俗】:指摆脱世俗的高雅境界。 【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形容品德高尚,与世俗习气不同。 【超然不群】: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 【超俗绝世】:指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超逸绝尘】:指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 【出尘之想】:尘:世俗。超出世俗之外的思想境界。也形容诗文字画的意境、风格不同流俗。 【出凡入胜】:指超出了一般,进入了极高的境界。形容造诣精深,也指超脱世俗进入仙界。 【出世超凡】:超出尘世和凡俗。 【独清独醒】:独自清白,独自觉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离世绝俗】:犹言离世异俗。指超脱世俗。 【离世异俗】:指超脱世俗。 【遁世绝俗】: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同“遁世离俗”。 (已解决,望采纳!!!) 4.形容人超脱的词语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避世离俗 指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出处:汉·王充《论衡·定贤》:“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长沮、桀溺之类也。”餐云卧石 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出处:明·袁宏道《隆中偶述》诗:“始知伊吕萧曹辈,不及餐云卧石人。”超然不群 超脱于世俗之外。 不与众人合群。出处:《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超然物外 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 引申为置身事外。出处: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 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超然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 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 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超然远举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出处: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 超然远引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出处:清·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超然远引,而子胥乃恋恋不去,终以谏死于吴。” 超然自得 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超然自逸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出处:汉·袁绍《与公孙瓒书》:“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 超然自引 指超脱世事,自动引退。出处: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 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超以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 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出凡入胜 指超出了一般,进入了极高的境界。 形容造诣精深,也指超脱世俗进入仙界。出处:《雍熙乐府·第三卷·端正好(我恰才出尘寰)》:“点化的长生出凡入胜,这便是俺仙家百世功能。” 方外之人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 后指僧道。出处:《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 风流跌宕 跌宕:为人放纵,不拘束。气度超脱,潇洒放逸。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风流潇洒 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风尘,知心有几。” 离世遁上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出处:《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离世绝俗 犹言离世异俗。指超脱世俗。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伯夷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可谓离世绝俗矣。”离世异俗 指超脱世俗。 出处:《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羚羊挂角 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 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翩翩风度 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 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早有那般世谊同年,见他翩翩丰度,蔼然可亲,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 飘飘欲仙 欲:将要。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萧然物外 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 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出处:《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 潇洒风流 气度超脱,风度大方。亦作“风流潇洒”。 遗世拔俗 超脱世俗。同“遗世越俗”。 出处:明·张居正《与司成马孟河书》:“夫遗世拔俗者,逸民之所操;明道济物者,大贤之宏量也。”遗世越俗 指超脱世俗。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遗世越俗,扬《北里》之流声,绍《阳阿》之妙曲。”遗俗绝尘 指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出处:清·戴名世《和陶诗》序:“其后苏文忠谪居海外,流离患难之际,深惩世网慨然有遗俗绝尘之志。”遗形藏志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出处: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遗形忘性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同“遗形藏志”。出处:前蜀·杜光庭逸句:“返朴还淳皆至理,遗形忘性尽真铨。” 苦海无边,回。 5.形容世俗的句子浩歌惊世俗,狂语任天真。 宋·陆静《醉书》。浩歌:大声歌唱。天真:这里指不加矫饰的本性。这两句大意是:放声高敦震惊世俗,狂言真语一任本性。陆游常以“浩歌”“狂语”指点时弊,对抗世俗,吐露性情,宣泄积郁,诗集中的不少《醉歌》、《醉书》等等。其实是非常清醒的作品,要了解其性情怀抱,不可不读。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醉书》 试看千寻松,直干无柔媚。 世俗名言 清·盛枫《盆花》。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两句大意是:请看千尺高的松树,树干笔直,毫无柔媚之态。温室里盆裁的花草,千矫百媚,令人赏心悦目,可是经不得一点风雨,过时纷谢,一无消息。山野间松高千寻,挺立不倚,毫无柔姿媚态,凌风雪,傲严寒,四季常青,它才是值得人们敬佩的形象。可用来咏松树,也可以用来赞美那种具有崇高品格不肯媚世的人。 清代学者 盛枫 《盆花》 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东汉哲学家 王充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寒枝:寒天的树枝。这两句大意是:孤鸿拣尽寒枝却不肯栖身其上,宁愿在寂寞的沙洲苇丛之中忍受寒凉。这是苏轼初到黄州寓居定慧院时作的一首词,下阕写孤鸿“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xíng醒),~。”当时作者刚出囹圄,惊魂未定,心境孤寂。他以秋夜残月下的孤鸿自况,表现自己不肯随人俯仰、与俗沉浮的生活态度,反映出词人孤高的品格与非凡的意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这首词里,鸿似人,人似鸿,鸿与人已凝为一体,虽有寄托却不露形迹,格奇语隽,可谓神品。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卜算子》 趋炎附势的人,不可与其共患难。英国诗人 拜伦 一切世俗的权力都会使人成为无赖。 关于世俗的名言爱尔兰剧作家 萧伯纳 要精明地处世,但不要那种世俗的精明。弗·夸尔斯 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 6.描写“想脱离世俗而去”的古诗有哪些1、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全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宋代欧阳修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全诗: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3、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 全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全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全诗: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