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分寸的诗句1)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 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 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3)杜牧《江南春绝句》赏析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你看,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2.表达分寸的句子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者:杜甫 出处:《春夜喜雨》 意思: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作者:白居易 出处:《钱塘湖春行》 意思: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3、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作者:杜牧 出处:《江南春绝句》 意思: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作者:荀子 出处:《劝学篇》 意思: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5、大小诸事,有成有败,有得有失。 作者:老子 出处:《人性论》 意思:世间之事,成败得失总有根由。有万千事, 即有万千根由。人处世之法,于事之成败关系颇大。 3.形容分寸把握得很好的成语有哪些1、恰到好处 [ qià dào hǎo chù ] 【翻译】:(说话、办事等)正好达到适当的地步。 【出处】:近代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只是平心静气的说,紧要关头却不放松一步;真所谓恰到好处。” 2、恰如其分 [ qià rú qí fèn ] 【翻译】: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的批评。措辞~。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解释:奖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也分轻重高低的,多寡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没有人不高兴喜欢他。 3、适可而止 [ shì kě ér zhǐ ] 【翻译】: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出处】:宋·朱熹《四书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解释: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不要有贪念之心。 4、善刀而藏 [ shàn dāo ér cáng ] 【翻译】: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出处】:《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解释:提起刀而立着,看看四周,犹豫了半天不敢下手,将刀擦净,收藏起来。 5、得休便休 [ dé xiū biàn xiū ] 【翻译】:休:停止。能停止就停止,适可而止,留有余地。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回:“若他肯就我范围,何妨得休便休,过了一年是一年,且到将来,再作计较。”解释:如果他肯迁就我划分的范围,为何不得休便休,过了一年又是一年,等到了以后将来,再计较也不迟。 4.表达分寸的句子关于分寸的句子: 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把握分寸。 做人没有分寸,就可能会伤害君子,得罪小人,把事情搞砸,把生活弄糟;做事没有分寸,就可能会小题大做,丧失原则,把工作搞砸,把前途弄丢。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做事要不偏不倚,既要切中要害,又要点到即止。 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心平气和时谁都可以把握分寸,心浮气燥时又有几人能够克制?一个人的涵养,表现在任何时候都能静听自己灵魂的声音。 居高时的慷慨只是一种施舍,位低时的救助才是一种情怀,只有当你人微言轻时,才能看得出别人是否在意和尊重你。把物质的东西看得越重,羁绊你的就越多,唯有精神安详,方能淡而致远。 5.表示分寸的词语【不亢不卑】:bù kàng bù bēi,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处事有分寸。 【一字褒贬】:yī zì bāo biǎn,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作宾语、定语;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作谓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彬彬有礼。 【宽严得体】:kuān yán dé tǐ,得体:合乎分寸。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作宾语、定语;指有分寸。 【不抗不卑】:bù kàng bù bēi,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处事有分寸。 【盲瞽之言】:máng gǔ zhī yán,盲瞽:眼睛瞎,比喻不明事理。指见识短浅或没有分寸的话。常用作自谦语。 【不矜不盈】:bù jīn bù yíng,矜:矜持,拘谨;盈:多余,过分。不矜持,不过分。形容态度把握有分寸。 【不知深浅】:bù zhī shēn qiǎn,原意是不知道水的深浅。后多用以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作谓语、定语;比喻说话或做事没有分寸。 6.形容有把握的成语【百不失一】: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 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百不爽一】:爽:失,差。 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百不一爽】:爽:失,差。 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百无失一】:百:很多;失:差错。 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百无一漏】:干一百件事,没有一件疏漏。 形容有完全把握,不会失手。【百无一失】: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百中百发】:中:射中目标。发:发射。 形容射箭、投掷或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从不落空。 同“百发百中”。【必操胜券】:操:持,拿;券:凭证;胜券:胜利的把握。 一定有胜利的把握。【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 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不矜不盈】:矜:矜持,拘谨;盈:多余,过分。 不矜持,不过分。形容态度把握有分寸。 【操必胜之券】:操:持有;券:凭证。手里拿着兑现的凭证。 比喻所办的事情有必定成功的把握。【操券而取】:执持契券,凭证在手。 比喻事成有把握。【大包大揽】:把事情全部包下来。 也表示有把握,负得起责任。【东冲西撞】:指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扶颠持危】:颠:倒,倾倒;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 【扶急持倾】:扶:帮助;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 【扶危持倾】:扶:帮助;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 【胡猜乱想】:胡乱地猜想。指对没有把握的事情乱加猜测。 【计日程功】:计:计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 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见可而进】: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 后指有把握就行动。【可操左券】: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 比喻成功有把握。【披文握武】:握:把握。 指人兼有文武之才。【如操左券】:比喻很有把握。 同“如持左券”。【如持左券】: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好像手里执有左券。比喻把握住了事情的结局。 【胜券在握】:比喻有胜利的把握。【十不离九】:十成中已有了九成。 比喻把握很大。【十拏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同“十拿九稳”。【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十拿九准】:比喻很有把握。【十拿十稳】:比喻完全有把握。 【十捉九着】:比喻十分有把握。【手到擒来】:擒:捉。 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万不一失】:失:差错,失误。 一万次也不失误一次。形容很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万无失一】: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万无一失】: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望风扑影】: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稳操胜券】:稳:有把握;操:掌握;胜券: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稳操胜算】:稳:有把握;操:掌握;胜算: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稳操左券】: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挌执一联,左券就是左联,常用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稳拿把纂】:稳:有把握。指确有十分把握。 【稳拿把攥】:稳:有把握。指确有十分把握。 【稳扎稳打】:扎:安营。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 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瓮中捉鳖】:从大坛子里捉王八。 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心里有底】:心中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心中没底】:心里不知道内情或不能预测而没有把握。 【心中有数】: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胸次丘壑】:丘:山丘;壑:山沟。 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 【胸有丘壑】:丘:山丘;壑:山沟。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 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胸中丘壑】:丘:山丘;壑:山沟。 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 【一动不如一静】: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以一持万】: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左券之操】: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左联作索偿的凭证。 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