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知识欠缺”的诗词有哪些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罗隐 命薄惭勋业,才疏负圣明。——陆游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陆游 才疏屡扫朝中迹,命薄翻成世外缘。——陆游 赵括才疏空自许,强秦用间欺其主。——梵琦 一补充: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周弘亮 二近义词成语: 1. 孤陋寡闻:gū lòu guǎ wén,这里指简单的知识。寡:少。 闻:知识,见识。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或对世事了解的不多。 2. 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空虚。浅,肤浅,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3. 浅见寡识 :qiǎn jiàn guǎ shí,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4.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意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借以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5. 目光短浅:mù guāng duǎn qiǎn,意思为眼光不远,见识不深。形容缺乏远见。 三反义词成语: 1. 宏图大略:hóng tú dà luè ,远大的设想;宏伟的计划。 2. 高瞻远瞩:gāo zhān yuǎn zhǔ,意思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3. 深谋远虑:shēn móu yuǎn lǜ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褒义词。 4. 登高望远:dēng gāo wàng yuǎn,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5. 目光如炬:mù guāng rú jù,意思为目光发亮得像火炬一样。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见识高明。 2.形容知识的诗句1、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4、路漫漫其修远昔,吾将上下而求索。 5、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形容工作努力的古诗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2、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3、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1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3.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到死还没有学完知识的诗句,形容学无止境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业精于勤,荒于嬉。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不耻下问 好学不倦 虚怀若谷 学而不厌 学无止境 孜孜不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海无边、知也无涯 活到老学到老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4.形容无知识的无事干,无事干的无饭吃的成语或诗句无所事事 wú suǒ shì shì 【解释】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回:“上承总统指挥,下受委员成议,镇(整)日间无所事事,反象似赘瘤一般。” 【结构】动宾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所;不能读作“shuǒ”。 【辨形】事;不能写作“是”。 【近义词】无所作为、游手好闲 【反义词】有所作为、废寝忘食 【辨析】~和“无所作为”都含有不做事情;没有成绩的意思。~指没做任何事情;“无所作为”指没做出大的、有意义的事情或成绩来。 【例句】有的年轻人整日~;成了舞场和牌场上的常客。 5.在古代诗词中有哪些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或诗句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南宋·陆游《文章》 译文: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 2、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唐·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译文:裴先生你英雄豪迈、才华灼灼,陡然崛起。 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译文:看到你落笔,风雨为之感叹;看到你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4、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南北朝·《南史·谢灵运传》 译文:天下的人才一共一石那么多,曹子建占了其中的八斗,我占了其中的一斗,古往今来的人占一斗。 5、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译文: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译文: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7、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译文:虽然才华超群却无用武之地,虽然道德崇高却无人理解。 8、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唐·李白《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译文: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9、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译文:思维敏捷作诗千首,身世飘零喝一杯酒足矣 6.描写老师知识渊博的句子100字陈老师,苗条的身材,长着乌黑的头发,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她常常用一些简单易懂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学习。 有一次,上作文课,很多同学遇到写不来的字,就问陈老师该怎么写。陈老师给我们讲写不来的字要查字典,就讲了一个笑话: 从前有个人,他很懒写不起的字就用一个圆圈表示。有一次,这个人要给他的舅舅写信,他是这样写的“亲爱的老舅”,“舅”字写不来,就画个圆圈表示,“听说你生了病”,“病”字写不来又画个圆圈来表示,“你要好好养病”,“病”字上次就写不来,又打圆圈,“千万不要随便下床”,“床”字写不来又打个圆圈表示。 他舅舅收到信,读了之后,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信是这样的: “亲爱的老蛋,听说你生了蛋,你要好好养蛋,千万不要随便下蛋。”大家哄堂大笑,有的笑得前仆后仰,有的笑得趴在桌子上了,我呢?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陈老师,我喜欢您给我们上课! 7.有没有形容个人勤奋好学的诗句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 --《淮南子·原道训》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之。 —— 荀况 (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孔丘 (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愈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 《增广贤文》 施惠勿记,受恩勿忘。 —— 中国谚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蒲松龄 (清代文学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汉乐府《长歌行》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学者)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人) 嫉妒之心不可有,上进之心不可无。 —— 中国谚语 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 —— 中国谚语 学习是进步的伴侣,努力是胜利的曙光。 —— 中国谚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