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济南文化诗句

1.描写济南特色著名诗句

1、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

出处:(唐)李白《昔我游齐都》

译文:以前我游齐国首都济南的时候,曾经攀登上华不注峰。只见山岭苍翠,高峻入云,犹如一朵擎天的绿荷花。

2、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

出处:(金)元好问《济南杂诗》

译文:诗人在一个特殊的时间——冬日的月夜,来到趵突泉上。此时,天上的云彩冻凝了一般,泉上的水雾也已经消散。明亮的月光倾洒在泉上,使夜色更加清澈明净。那奔腾跳跃的泉水像闪着银光的玉塔一般,高高矗立,显得更加美丽、可爱。

有这样好的美景供人观赏,何须再到桥边去苦苦寻找金线呢?短短四句诗,就高度概括出趵突泉美丽的“冬容”。

3、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少际涌如轮。曾成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出处:《趵突泉》[宋] 曾巩

白话释义:一股远远从玉水分,黑暗来都洒历山飞。滋长冬茹湿常早,涧泽春茶味更真。已发现路旁行似镜子,最可怜小时候涌如轮。曾成功齐鲁疆界会,何况托娥英诧世人。

4、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出处:(清) 顾炎武《济南二首》

译文:太阳落下,余晖映出天边的两座山峰,那是临湖而起状似莲花的华不注山。济水西来,从王屋山源头一路奔流;顺着南边山脚看过去是绵延的泰山山脉。

5、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圆流有灵孕,颗颗旋相于。

乍如历海峤,鲛人捧出余,又如对溟渤,三五显方诸。作霖仰尧题,泽物留神谟,我来值暮春,农夫正新畲。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安得符圣言,远近均沾濡。

出处:《珍珠泉》[清] 乾隆

白话释义:济南许多名泉,贺拔岳阴水所积。他们中谁巨擘,趵突和珍珠。趵突本来就好,稍靠人工夫,珍珠擅自天然,伤口被惊讶仙境。董卓冠七十二,分积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可以用涤人心,可以借鉴眉须,

圆流有灵孕,千江轮流在。忽如历海峤,鲨鱼人捧出我,又如回答“渤,三、五显方诸。作连续仰慕尧题,沼泽植物留在神谟,我来时值暮春,农夫正在新荒地就想耕种熟地。看那繁茂的,很高兴这涓涓细流像,怎么能符合圣人的话,远近都沾湿。

2.求形容泉城济南的诗句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说的就是“泉城”济南。 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 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大明湖湖面宽阔,由众泉汇流而成, 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绿柳成荫, 赶上荷花节期间去大明颇有一番风味。

千佛山为佛教名山,古名历山,有舜耕历山之说, 登山远眺,明湖如镜,黄河似带,泉城风貌,尽收眼底。 济南号称“泉城”, 有泉水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

大明湖即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 泉水由南岸流入, 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 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 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 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

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 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 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宜人。

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 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的最好写照。

公园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 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北极庙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 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 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

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 “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趵突泉 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 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 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 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 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

泉城广场美丽夜景 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 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 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

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 著名者有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另有铁保书对联, 何绍基、翁方纲等的碑记,皆具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大明湖边的人工河 千佛山,东西横列如屏,风景秀丽, 山北侧有登山盘路三条,蜿蜒回环,松柏夹道,浓荫蔽日。

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车从山东侧环山盘路上山, 山上名胜众多。兴国禅寺居千佛山山腰, 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

南侧千佛崖,存有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30余尊, 山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 历山院在兴国禅寺的东侧,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杂院。

内有舜祠、鲁班祠、文昌阁、一览亭。 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于一体的万佛洞。

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丰采。 山东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在千佛山东麓, 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散落着 “唐槐亭”、“齐烟九点”、“云经禅关”古坊等名胜。 泉城广场上抖空竹的老人。

3.描写济南的诗

先来个总的: 济南最早的诗人,并不属于三千年前的入选《诗经》的谭国大夫,而应是四千年前,龙山文化时代的人民领袖大舜。

新石器晚期,国家形成之初,泰山周围的齐鲁大地是古东夷人的聚居地,生于诸冯(今诸城)的大舜在历山(今济南千佛山)下耕田务农,然后他逐渐西迁,曾在雷泽(今菏泽)捕鱼,河滨(今豫西北黄河故道)制陶,终于在逄泽之阳(今河南开封市北)被尧帝选拔,又禅帝位于他。史传载舜母早亡,曾受继母的虐待,但仍然孝顺不改。

后来,他回到历山上扫墓,弹奏出一曲《思亲操》。“陟彼历山兮崔嵬……父母远兮吾将安归?”这首歌词,当记录在汉代的《琴操》一书中时,经琴师传习已有二千年了,因此其文词或许有传讹失真之处。

著名的《南风歌》也传说是大舜作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我民之愠兮。……”它虽然记录的时间比《思亲》约晚五百年,但是其风格也沾染了战国作品的影响。

但是儒家和墨家共同传习的《书经·皋陶谟》(后世区分成《皋陶谟》《益稷》两篇)内部记载了大舜和大臣们唱和的诗句,记录的时间最早,虽然只是两三句子,当是接近真实的情况的。大舜不仅是位诗人,还是我国最早的诗论的奠基者,在《书经·尧曲》中记载大舜对其典乐的大臣夔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从此“诗言志”三字被后世文学论著皆奉为圭臬,影响巨大。大舜的影响,在济南更有其众多的遗迹佳话。

“七十二名泉”最有名、最古老的当数舜泉,也就是传说他浚井时留下的舜井。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记载历山有舜祠,下有舜泉;到了唐代则明确定在今舜井街内;唐宋以来,许多诗人都题咏过舜泉,其中最有名的为欧阳修、苏辙等。

《水经注》还记载了趵突泉畔建有舜妃娥皇女英祠,泉水形成的渠溪名为娥英河。《水经注》是北魏时代的著作,距今一千五百年以前,其所载的祠庙而命名的河名,起始当在秦汉时代或更早。

另外济南西关还有处“双女泉”,也是纪念大舜二妃的(晚清以后湮没)。关于历山,又名舜山,也是历史文人题咏的对象,最早当属北朝著名学者,《魏书》的著者魏收作的《舜山诗》。

上面提到的《琴操》,其著录者为东汉著名文人蔡邕。蔡氏外祖是泰山羊氏,他曾在泰山一带居留,因此此书多载济南泰山一带的歌词,可以代表济南诗风。

尤其是曹操曾任济南王,其子诗人曹植曾为东阿王(其墓地东阿)。而当时的东阿,其王宫所在部,现已划入平阴县。

曹植在此处的鱼山上得以接触印度文化,创制了新的诗体《鱼山明》(又名《鱼山梵》),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注重平仄律的开始。以曹氏父子为主导的“建安七子”,大部分人也出生于济南周围一带。

到了唐代,安史之乱之前的济南,更是诗人荟萃之地,除了本地出生的崔融外,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中国诗坛上辉煌的双星,都曾为济南的山水陶醉。李白游了鹊山湖、华不注,写下了神采飞扬的名篇;杜甫则与大书法家李邕在历下亭饮酒赋诗,写出“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传颂千古的佳句。

宋代以后,济南更是诗人辈出,如“诗歌女皇”李清照,相传她的故居在柳絮泉边,曾在《如梦令》一词中表现了溪亭泉的风光;那因抗金而投奔南宋的辛弃疾,相传他的故居则在历城甸柳一带。金元时期济南诞育了杜仁杰(长清人)、刘敏中(章丘)、张养浩(历城)这几位杰出的散曲家。

明代的成就更为辉煌,当时全国诗坛出现的“前七子”,济南的边贡,是其中的骨干人物。而成就更大的“后七子”,其领袖则是济南的李攀龙。

另外剧曲作家李开先(章丘)和诗文名家于慎行(东阿,今划归平阴)等也都以其或慷爽、或秀丽的诗篇写下了歌咏名泉的诗篇。 在清代,历城的王苹在诗坛以“王黄叶”闻名。

而一代诗坛领袖、神韵派大师王士谤(济南府新城人,其地今划归淄博市)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邀请海内的才子佳人雅会赋诗,他以《秋柳》四首七律为首唱。不久即传遍大江南北,一时期和作者包括顾炎武在内的学界泰斗等各地名流纷纷不绝。

与王氏同时的小说大家蒲松龄(济南府淄川县人,其地今划淄博市)也写下了著名的《趵突泉赋》。 泉城诞育了诗人,诗人也热爱名泉,他们不仅以生花妙笔题写了它,而且把自己的诗集也以泉水为名,李清照的诗集就叫《漱玉集》、边贡的诗文集则名为《华泉集》,而王苹的诗集则以《二十四泉草堂》寄托了他的情愫。

旅居济南的诗人,李杜以后,如宋代欧阳修写了《舜泉诗》;曾巩不仅建筑了历山堂以怀念大舜,更写了《金线泉》等诗;苏轼唱出了“济南春好雪初晴”的名句;苏辙则写下了《试茶泉》等吟咏济南风光的诗篇。尤其是杰出画家赵孟埃,他不仅给出了名垂千古的《鹊华秋色图》表现济南山水的传神大作,而且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名句形容趵突泉的壮丽景观。

泉城之美,不仅得到本地诗人的热爱,而且更使外地诗人恋眷。 选自2002-7-30期《济南时报》 ············· 再来: 《济南七十二泉诗》(历史版)明代晏璧《济南七十二泉诗》《济南七十二泉诗》序晏 璧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

山为地之形势,水为地之脉络,皆。

4.关于济南风土人情的句子

济南的魅力是属于济南人的。

济南人的厚道、纯朴、实在、干脆、利落、重感情、讲义气、居家守业,好上火、容易上当,便是济南人的魅力所在的又一佐证。

我是地道的济南人,我所交的朋友也是地道的济南人为多,于是对于济南人的喜好和缺点与不足,自然也就知道的比较深刻,也了解的算是透彻。如果要是从市井的角度来说济南人,济南人有他的优点之外,也有不少的不足。但是济南纯朴的民风至今依然是让人感到欣喜的。

因为说起济南来,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济南这几年何以显彰天下的虽说有济南的风光和景色,但是真正让世人认识济南的,还是济南人的创举和做法,屡屡在全国营造的城市动人、靓丽的风景线。

济南的交警是济南形像的立体化的标识,济南交警的故事风靡了中国所有的关注的耳朵;

济南的工行是济南温馨的窗口,而这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不仅有市场与服务的联接和经济学的意义,而且还把一个全新的理念给予金融领域;

济南的民政是济南公务员为民办实事的代表,它的透明度和百姓所得到的亲切感以及它为了寻找烈士亲属下落的举动,感动了无数世纪人的心跳;

济南的大姐李淑敏是最具人情味的党务工作者,她务虚的工作和并不是务虚的工作业绩使得济南的“小鸭”和“小鸭人”的精神与品牌,一同在洗涤的过程中淘洗出济南人晶晶亮的心;

就连现在正在德国主持柏林第50届电影展并出任主席的巩俐,也把济南人的最有魅力的中国女人的形像给予了、感动了新的千年……

如此说来济南人的魅力不是无处不在的吗?!

济南人在外是个口碑特好的人群,是最值得信赖的人。我的一位来自河南郑州在科技市场做生意的“天佑”公司的朋友小苏就对我说,在济南做买卖是最放心的。也因这个缘故,在济南扎堆做买卖的温州人把自己的服装生意最先做到了济南,而且有些温州人从开始来济南做生意开始所结下了姻缘,现如今娃儿们已经上了好几年学了。当然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济南人在外做买卖也就自然多了些沉稳,而失去了不少商场的机遇。但是,济南人就是这样宁肯自己多吃些亏,也不能亏了朋友,凉了朋友的心。也因为这个原因,就连济南话也成了上大台面的娱乐节目调剂和放松的作料……

5.赞美济南的句子

1、济南,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一座美丽的泉城,这便是我的故乡,它的名字,叫做济南。

2、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的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墩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真得算个宝地。

3、趵突泉位于济南经七路,分南门和北门,刚进入大门,你就会看见五颜六色的“花朵”,使你迫不及待地向泉眼走去,只见三股泉水喷涌而上,欢呼着,跳跃着,非常壮观,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好像不知疲倦似的。周围的小泉眼更有趣,有的突然上来一串小水泡,晶莹剔透;有的迟迟不冒出一个小水泡,好不容易冒出了一个水泡却又害羞似的回去了;有的小水泡忽得上来一串,像一串葡萄;有的摇摇晃晃冒出一串小水泡,就象喝醉酒的大汉,到了中途又消失了,有的……

6.古人写关于泉城的诗句

古人写关于泉城(济南)的诗句如下: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唐)李白《昔我游齐都》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明。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唐)杜甫《登历下古城》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唐)杜甫

青山何重重,行进士囊底。岩高曰气薄,秀色如新洗。——(宋)苏辙《灵岩寺》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宋)苏辙《北渚亭》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一路紫苔通东窕,千岩青霭落潺丢。——(宋)王安石《送道光法师住持灵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宋)曾巩 《趵突泉》

大亭孤起压城颠,屋角峨峨插紫烟。泺水飞绡束野岸,鹊山溪黛入晴天。——(宋) 曾 巩《鹊山亭》

白烟消尽冻云凝,山月飞来夜气澄。且向波间看玉塔,不须桥畔觅金绳。——(金)元好问《济南杂诗》

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做济南人——(金)元好问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元)赵孟頫 《趵突泉诗》

何处登临思不穷?城楼高倚半天风。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 ——(元)张养浩《登汇波楼》

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空雷——(元)张养浩

王屋流来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云含雪浪频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明) 胡缵宗《咏趵突泉》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明) 王世贞《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

窈窈寺门敞,苍苍山径微。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明)边贡 《登千佛山寺》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明)边贡《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夹岸人烟水四围,苏堤景物亦依稀。中流击楫鼋鼍出,树底鸣榔鸟雀飞。——(明)李开先《白云湖夜泛》

白云楼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红。渊客泣来无觅处,恐随流水入龙宫。——(明)晏 譬《北珍珠泉》

一泓清浅漾珠圆,细浪潆洄小荇牵。偶与诸臣闲倚槛,堪同渔藻入诗篇。——(清)爱·玄烨《观珍珠泉》

济南名泉多,岳阴水新潴。其中敦巨擘,趵突与珍珠。——(清)爱·弘历《题珍珠泉》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清) 顾炎武《济南二首》

昔日金枝间白花,只今摇落向天涯。条空不系长征马,叶少难藏觅宿鸦。——(清)顾炎武《赋得秋柳》

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清) 黄景仁《游历下亭》

稷下湖山冠齐鲁,官寮胜地有佳名。玉轮滚滚无时已,珠颗涓涓尽日生。——(清)蒲松龄《珍珠泉》

潭西精舍听泉声,七十三泉新得名。润物始知流泽远,出门无失在山青。——(清)郝植恭《五龙潭七十三泉》

卓地青莲忽千仞,虎牙森立羊肠纡。更无山附始知峻,尚许客登何患孤!——(清)黄景仁《华不注》

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清)王苹《客有询济南风景者》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清)翁方纲《千佛山》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铁保

泉城,是济南市的别称,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因“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有著名的天下第一泉5A级风景区,内含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珍珠泉、白石泉等七十二泉,一派江南风光而得名。气候属暧温带,四季分明。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位于鲁中西部,是我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之一。济南是山东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北连京津,南接沪宁,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交汇点,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中华文明中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是第11届全国运动会和第7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

7.有关济南的诗词文赋

济南最早的诗人,并不属于三千年前的入选《诗经》的谭国大夫,而应是四千年前,龙山文化时代的人民领袖大舜。

新石器晚期,国家形成之初,泰山周围的齐鲁大地是古东夷人的聚居地,生于诸冯(今诸城)的大舜在历山(今济南千佛山)下耕田务农,然后他逐渐西迁,曾在雷泽(今菏泽)捕鱼,河滨(今豫西北黄河故道)制陶,终于在逄泽之阳(今河南开封市北)被尧帝选拔,又禅帝位于他。史传载舜母早亡,曾受继母的虐待,但仍然孝顺不改。

后来,他回到历山上扫墓,弹奏出一曲《思亲操》。“陟彼历山兮崔嵬……父母远兮吾将安归?”这首歌词,当记录在汉代的《琴操》一书中时,经琴师传习已有二千年了,因此其文词或许有传讹失真之处。

著名的《南风歌》也传说是大舜作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我民之愠兮。……”它虽然记录的时间比《思亲》约晚五百年,但是其风格也沾染了战国作品的影响。

但是儒家和墨家共同传习的《书经·皋陶谟》(后世区分成《皋陶谟》《益稷》两篇)内部记载了大舜和大臣们唱和的诗句,记录的时间最早,虽然只是两三句子,当是接近真实的情况的。大舜不仅是位诗人,还是我国最早的诗论的奠基者,在《书经·尧曲》中记载大舜对其典乐的大臣夔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从此“诗言志”三字被后世文学论著皆奉为圭臬,影响巨大。大舜的影响,在济南更有其众多的遗迹佳话。

“七十二名泉”最有名、最古老的当数舜泉,也就是传说他浚井时留下的舜井。古代地理名著《水经注》记载历山有舜祠,下有舜泉;到了唐代则明确定在今舜井街内;唐宋以来,许多诗人都题咏过舜泉,其中最有名的为欧阳修、苏辙等。

《水经注》还记载了趵突泉畔建有舜妃娥皇女英祠,泉水形成的渠溪名为娥英河。《水经注》是北魏时代的著作,距今一千五百年以前,其所载的祠庙而命名的河名,起始当在秦汉时代或更早。

另外济南西关还有处“双女泉”,也是纪念大舜二妃的(晚清以后湮没)。关于历山,又名舜山,也是历史文人题咏的对象,最早当属北朝著名学者,《魏书》的著者魏收作的《舜山诗》。

上面提到的《琴操》,其著录者为东汉著名文人蔡邕。蔡氏外祖是泰山羊氏,他曾在泰山一带居留,因此此书多载济南泰山一带的歌词,可以代表济南诗风。

尤其是曹操曾任济南王,其子诗人曹植曾为东阿王(其墓地东阿)。而当时的东阿,其王宫所在部,现已划入平阴县。

曹植在此处的鱼山上得以接触印度文化,创制了新的诗体《鱼山明》(又名《鱼山梵》),这是中国诗歌史上注重平仄律的开始。以曹氏父子为主导的“建安七子”,大部分人也出生于济南周围一带。

到了唐代,安史之乱之前的济南,更是诗人荟萃之地,除了本地出生的崔融外,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中国诗坛上辉煌的双星,都曾为济南的山水陶醉。李白游了鹊山湖、华不注,写下了神采飞扬的名篇;杜甫则与大书法家李邕在历下亭饮酒赋诗,写出“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传颂千古的佳句。

宋代以后,济南更是诗人辈出,如“诗歌女皇”李清照,相传她的故居在柳絮泉边,曾在《如梦令》一词中表现了溪亭泉的风光;那因抗金而投奔南宋的辛弃疾,相传他的故居则在历城甸柳一带。金元时期济南诞育了杜仁杰(长清人)、刘敏中(章丘)、张养浩(历城)这几位杰出的散曲家。

明代的成就更为辉煌,当时全国诗坛出现的“前七子”,济南的边贡,是其中的骨干人物。而成就更大的“后七子”,其领袖则是济南的李攀龙。

另外剧曲作家李开先(章丘)和诗文名家于慎行(东阿,今划归平阴)等也都以其或慷爽、或秀丽的诗篇写下了歌咏名泉的诗篇。 在清代,历城的王苹在诗坛以“王黄叶”闻名。

而一代诗坛领袖、神韵派大师王士谤(济南府新城人,其地今划归淄博市)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邀请海内的才子佳人雅会赋诗,他以《秋柳》四首七律为首唱。不久即传遍大江南北,一时期和作者包括顾炎武在内的学界泰斗等各地名流纷纷不绝。

与王氏同时的小说大家蒲松龄(济南府淄川县人,其地今划淄博市)也写下了著名的《趵突泉赋》。 泉城诞育了诗人,诗人也热爱名泉,他们不仅以生花妙笔题写了它,而且把自己的诗集也以泉水为名,李清照的诗集就叫《漱玉集》、边贡的诗文集则名为《华泉集》,而王苹的诗集则以《二十四泉草堂》寄托了他的情愫。

旅居济南的诗人,李杜以后,如宋代欧阳修写了《舜泉诗》;曾巩不仅建筑了历山堂以怀念大舜,更写了《金线泉》等诗;苏轼唱出了“济南春好雪初晴”的名句;苏辙则写下了《试茶泉》等吟咏济南风光的诗篇。尤其是杰出画家赵孟埃,他不仅给出了名垂千古的《鹊华秋色图》表现济南山水的传神大作,而且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名句形容趵突泉的壮丽景观。

泉城之美,不仅得到本地诗人的热爱,而且更使外地诗人恋眷。 选自2002-7-30期《济南时报》 ············· 再来: 《济南七十二泉诗》(历史版)明代晏璧《济南七十二泉诗》《济南七十二泉诗》序晏 璧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

山为地之形势,水为地之脉络,皆扶舆清淑之气所钟,。

8.赞美济南的句子有哪些

(1)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储蓄的绿色全哪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2)七十多年前,老舍笔下的济南,山翠,水清,人纯,如同一座受到上帝恩赐的城市。

整六十年后,我出生了,但不知济南的美丽是否随岁月走过了。回忆前两年,泉水有点儿枯,地面有点儿秃,只见新楼起,不见旧树种。

虽然现在已经好了很多,但泉依然不如古时凶,树依然不如古时葱。(3)泉城泉城,一泉之城,趵突泉泉群大门立了这样一个石碑,在门外,我便可以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宛如一条小溪把我置身于泉水旁。

一进大门,见到的第一股泉水便是漱玉泉了,它清澈见底,泉水如冰一般十分清凉,中间有一股流水,便是泉眼了。让我惊奇的是泉水底部有许多闪闪发光的银片,围着泉水添加了一份福气。

(4)三股泉眼像三只倒放着的没底的水桶一样,泉的一边有一个亭子,亭旁立石一块,上写大字“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鱼群左右皆是。此时的桥上,后厅阁,都站满了游客。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泉眼竟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巨石沉浸在水里,泉水不是从石头上冒出,十分美丽。我还发现,济南泉城,不是所有泉在一起的,而是在不同的地方,分成了泉水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泉群。

而趵突泉泉群则是泉群之首。(5)我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那就是山东省的济南。

济南市一个泉城,这里有许多源源不断的泉水。有马中泉趵突泉金线泉等是由泉水形成的名胜。

除了这三泉,还有69个有名的呢!济南的泉眼不但多,还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就说说泉中的老大--趵突泉。

(6)要说喷泉,我就得说一说泉城广场的喷泉了。那里的喷泉时而高,时而低,时而缓,时而急;有时像天女散花,而有时却又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有时还像一对对翅膀一样,随着音乐的旋律,喷泉那独特的节奏使我沉浸在了美的感觉中。

(7)有幸在冬天亲临济南,这里的天气真的是不同凡响:太阳挂在天上,不是火红的,也不闪耀着金光,它是淡淡的黄,有些红润。还微微透着点儿光,想一个温暖的小火炉,但又很远很远,整个冬天,几乎都是这么晴朗,就是阴天,太阳也会偶尔露露脸;在温暖中,时常也会吹吹风,不像北方的冬天,阵阵寒风吹来,冰冷刺骨,也不像南方,伴随着雨雪扑面,它像秋风一样,暖暖的温度中给你带来些凉爽,是那么怡人,那么轻柔。

但毕竟是北方,湖泊,河流,小溪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我上去踩过几次,滑滑的,很结实。(8)济南,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一座美丽的泉城,这便是我的故乡,它的名字,叫做济南。

(9)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的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墩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真得算个宝地。

(10)趵突泉位于济南经七路,分南门和北门,刚进入大门,你就会看见五颜六色的“花朵”,使你迫不及待地向泉眼走去,只见三股泉水喷涌而上,欢呼着,跳跃着,非常壮观,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好像不知疲倦似的。周围的小泉眼更有趣,有的突然上来一串小水泡,晶莹剔透;有的迟迟不冒出一个小水泡,好不容易冒出了一个水泡却又害羞似的回去了;有的小水泡忽得上来一串,像一串葡萄;有的摇摇晃晃冒出一串小水泡,就象喝醉酒的大汉,到了中途又消失了,有的…… (11)作为济南人,我也很喜欢老舍所写出的济南。

但我更想看一看老济南,而不是现在的,四面尘土三面烟,一城楼房半城路。不过,泉城依旧是美的,人们不是总说,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不断去保护山水的济南,比拥有而不去保护的济南更美。

(12)济南不但有水,还有山,那就是千佛山,千佛山位于趵突泉的西南角,古称历山,山上有大大小小的佛,成千上百。就说观音园,观音刻画得栩栩如生,就连身上披的白沙衣也清晰可见。

最有趣的是观音身边的那五个小童了。坐在荷花上,左边的两个小童子各骑着一头小象,显得很得意,它身旁的两个,脚踩风火轮,手拿长矛,显得很精神。

右边的一个小童左手拿念珠,右手拿火圈,眼睛望着前方,好像看见了谁,就要和谁拼命一样,样子很威武,湖水清澈见底,水里的鱼和水藻都清晰可见,观音仙童们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显得更逼真了。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每年的九月九,盛大的庙会在这里举办,经济文化融为一体。(13)济南除了有水有山,还有植物园。

种植着奇花异草,有艳丽无比的牡丹,奇形怪状的林木,耐旱的仙人掌。经过工人师傅的手,变得更有情趣,如果你走在幽静娴雅的小路上,就如来到了仙境。

(14)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精彩。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