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误会的诗句(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著名的诗人,其中一段专门写李白的醉态。据说,唐玄宗想亲自召见,李白先生仍然保持一副牛哄哄的高人派头儿。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康熙字典》里明确记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 (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 这个句子,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要了解王勃此序的意义,当时当地的风物不可不晓。对此,宋代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零散的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 (四)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方位名词——屋西北角。 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屋漏”首先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粤,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这句诗以借代的修辞方式,举出室内的两个具体地方,“床头”和“屋漏”,代指整个屋子,是列举部分以代整体。两句诗是说: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还是雨脚如麻下个不停。不直言漏湿而说“无干处”,下句的“雨脚如麻”才无语义重复之嫌。 (五)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一种点心。 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另有一说是点心,“红酥手、黄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饮品糕点。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还是共同努力,广求甚解吧;否则,祖宗的根脉便越丢越少了。 2.求“文言文和传统诗词中经常被误解的字词与常被人误解的成语”列表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 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误:典籍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 误:标点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误:许多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误:夺取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误:阿附正:偏袒 译文: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 误:讨伐正:夸耀 译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 误:富裕正:众多 译文: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误:干涉正:冒犯、冲犯 译文: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致知在格物。 误:标准正:推究 译文: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误:改换正:经过 译文: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误:购买正:重赏征求 译文: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误:规劝正:谋划 译文: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误:经过正:造访、探望 译文: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误:遗憾正:怨恨 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 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误:怨恨正:遗憾 译文: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误:捆绑正:停留 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误:憎恨正:妒忌 译文: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误:节省正:年成不好 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误:简略正:选拔 译文: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 误:怜悯正:夸耀 译文: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 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误:禁止正:禁令 译文: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误:捐助正:撤除 译文:(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 误:刊登正:删除 译文:(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 3.关于误解的古诗1.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2.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3.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4.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5.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6.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7.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8.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9.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0.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11.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12.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3.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14.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5.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6.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7.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8.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9.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4.形容"误解"的诗句有哪些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出典] 春秋 《诗经·王风·黍离》 释义: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出典] 骆宾王 《在狱咏蝉》 释义:[译文] 没有人相信我的高洁情怀,还有谁肯为我来表明内心的坦荡光明呢? 3. 是非曲直苦难辩,自有日月道分明 。——民间俗语 释义:是非曲直难以辩解,只有时间才能验证一切。 4.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出处]春秋《诗经·小雅,伐木》 释义:从深谷中出来的鸟,飞到高树上,那嘤嘤的叫声,是想寻求伙伴的啊! 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5.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白居易 《放言》 释义:周公害怕流言蜚语 ,王莽篡位之前必恭必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 ,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 6.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 释义:身清白的人,即使他不说澄清自己的话,他也是清白的;而本身是坏人的人,即使他对一件自己做的坏事百般抵赖,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坏人。 7.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释义:洛阳的亲朋好友如今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清雅、纯洁。 5.关于误会的诗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译文: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出自:先秦佚名《黍离》 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扩展资料: 此诗作者在写法上采用了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方式,因此这首诗具有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 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 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此诗所提供的具象,表现出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充满失望的呼号,就好像后世诗人”陈子昂吟出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国风·王风·黍离 6.表示被人误解的宋词 稍长一点的陆游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杯[1]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译文: 你柔软光滑细腻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7.有没有关于误会的古诗.最好有解释有啊李白的《梁甫吟》中的两句:"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最出名,这两句意为:皇帝不理解我的忧国之心,这样我岂不是同杞人忧天一样。 全诗及注解如下:长啸《梁甫①吟》②,何时见阳春③?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④,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⑤。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⑥。 大贤虎变愚不测⑦,当年颇似寻常人⑧。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⑨。 东下齐城七十二⑩,指挥楚汉如旋蓬⑾。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⑿! 我欲攀龙见明主⒀, 雷公砰訇震天鼓⒁,帝旁投壶多玉女⒂。 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⒃。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⒄。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⒅。 猰貐磨牙竟人肉⒆,驺虞不折生草茎⒇。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21)。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22)。 力排南山三壮士(23),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24)。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25)。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棿屼当安之(26)。 ①、梁甫,又名梁父,泰山下的小山,古时死人丛葬的地方。 《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乐府“楚调曲”调名,声调悲凉。②、啸,歌唱。 ③、阳春,阳光明媚的春天。这里喻指光明。 ④、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棘津,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 相传吕尚五十岁时曾在棘津当小贩,七十岁时在朝歌宰牛,八十岁时西行在渭河边钓鱼,九十岁遇到周文王被重用。⑤、经纶,整理丝线,喻治理国家大事。 这两句是说,吕尚不以白发垂钓为羞,坚持在渭河边钓鱼,相信总一天能够发挥自己治理国家的才能。⑥、广张,指每天设置钓具。 三千六百钓,指吕尚在渭河边垂钓十年,共三千六百日。风期,风度。 这里引申为谋略。这两句是说吕尚所以终为周文王所赏识,是因他的政见与文王暗合。 ⑦、大贤,指吕尚。虎变,指更新后的老虎皮毛所发出的光彩。 《易·革》有“大人虎变”之句,一般用以比喻有雄才大略的人,行动变化莫测。⑧、这句意为:当年吕尚就很象平常人。 ⑨、高阳酒徒,西汉人郦食其(yì jī)的自称。起草中,喻出身微贱。 长揖(yī),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自上而下,拱手行礼。隆,高。 准,鼻子。隆准公,指刘邦。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隆准而龙颜”。骋,发挥。 趋风,疾行如风。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西)人,好读书,家贫落魄,被称为狂生。 刘邦行军过陈留时,郦食其到军门求见,正逢刘邦坐在床上叫两个侍女替他洗脚,听说郦是儒生打扮,拒不接见。郦食其怒向守门人说:“我是高阳酒徒,并非儒生。” 刘邦于是请他相见。见面时,他长揖不拜,并责备刘邦说:“你既然要起兵讨秦,就不该对长者如此无礼。” 刘邦听后立即停止洗脚,以礼相待。这四句是叙郦生见刘邦的情况。 ⑩、东下齐城七十二,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时,郦生建议刘邦联齐孤立项羽。他受命到齐国游说,齐王田广表示愿以所辖七十余城归汉。 ⑾、旋蓬,在空中飘旋的蓬草。这里形容轻而易举。 ⑿、狂客,指郦食其。两句意为:穷困失意的郦食其尚且能如此,何况我是个足抵群雄的壮士。 ⒀、攀龙,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耿纯对刘秀说:“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随大王(指刘秀)南征北战,本来是希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就功名。”后人因以“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业。 ⒁、雷公,传说中的雷神。砰訇(pēng hōng),形容声音宏大。 震天鼓,指打雷。⒂、帝旁投壶多玉女,见《短歌行》注⑤。 ⒃、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季节。大笑,指天笑。 古人称不雨而有闪电为天笑。倏烁(shū shuò),电光闪动的样子。 晦冥(huì míng),昏暗。这两句指权奸和宦官弄权,朝廷政令无常。 ⒄、阊阖(chāng hé),神话中的天门。叩关,敲门。 阍(hūn)者,指看守天门的人。这两句指唐玄宗昏庸无道,宠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报国无门。 ⒅、杞国无事忧天倾,相传古代杞国有人害怕天掉下来,无处藏身,愁得不吃不睡。见《列子·天瑞》。 两句意为:皇帝不理解我的忧国之心,这样我岂不是同杞人忧天倾一样。⒆、猰貐(yà yǔ),古代神话一种吃人的野兽。 这里比喻阴险凶恶的人物。竞人肉,争吃人肉。 ⒇、驺(zōu)虞,古代神话中一种白质黑纹的虎,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这里李白以驺虞自比,表示不与猰貐样的人同流合污。 (21)、接,执、抓住的意思。雕虎,毛色斑斓的猛虎。 侧足,指因恐惧而不敢正立。焦原,传说春秋时,莒国有一块宽五十步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渊,只有无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两句意为:我一手抓住猕猴,一手搏斗猛虎,即使站在别人不敢正立的焦原上也不以为险。这里表明自己有才能和勇气,经得起艰难险阻的考验。 (22)、可,却。卷,曲。 这里指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豪,骄横。 两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受到压抑,而愚蠢庸俗的人反而骄横一时,因此世俗的人把我看得比鸿毛还。 8.形容全心付出却换回误解的古诗词形容全心付出却换回误解的古诗词有: 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____佚名《越人歌》 2.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___李商隐《锦瑟》 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6.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____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7.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__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3.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6.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____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