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报效国家”的诗句有哪些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翻译】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出处】(宋)陆游《病起书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翻译】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出处】(魏)曹植《白马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翻译】身体虽然死亡,精神永不灭,你刚强的魂魄依然是鬼中的英雄。 【出处】屈原《国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出处】(唐)王昌龄《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翻译】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出处】(唐)杜牧《泊秦淮》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出处】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翻译】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出处】(宋)文天祥《扬子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翻译】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出处】(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翻译】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出处】(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出处】(宋)陆游《示儿》 2.描写报效祖国的诗句1、满江红·写怀 【作者】岳飞 【朝代】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2、出塞二首·其一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3、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4、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3.表达“报效国家”的诗句有哪些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翻译】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出处】(宋)陆游《病起书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翻译】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出处】(魏)曹植《白马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翻译】身体虽然死亡,精神永不灭,你刚强的魂魄依然是鬼中的英雄。 【出处】屈原《国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出处】(唐)王昌龄《出塞》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翻译】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出处】(唐)杜牧《泊秦淮》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出处】戴叔伦《塞上曲二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翻译】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出处】(宋)文天祥《扬子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翻译】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出处】(宋)文天祥《过零丁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翻译】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出处】(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出处】(宋)陆游《示儿》。 4.苏轼写他想报效国家的诗(最少三首)苏轼忧国忧民的作品最典型的是《荔枝叹》,另外,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他出于真诚的反应民生疾苦,写下了《山村五绝》,其中最有名的句子就是“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成为他被贬谪黄州的证据(作诗诽谤新法)。苏轼在黄州写了一首《武昌铜剑歌》,充分表达了他想有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 雨余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 蛇行空中如枉矢,电光煜煜烧蛇尾。 或投以块铿有声,雷飞上天蛇入水。 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 细看两肋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 苏子得之何所为,蒯缑弹铗咏新诗。 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高拄颐。 绍圣元年苏轼被贬谪到广东英州(还没到就继续贬到惠州)经过江西赣江的惶恐滩,写了一首著名的《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这首诗依然是想报销祖国,苏轼说自己个人的漂泊遭遇无所谓,我能为国效力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