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朗朗读书的诗句

1.描写读书声琅琅上口的古诗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蜀道难》作者: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送友人》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登黄鹤楼》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词目】 琅琅上口

【释义】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出处】 清·王韬《淞隐漫录·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近义词】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用法】 作宾语、定语、补语;指读书声

【示例】 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三岁时,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能诵得~。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

音节整齐匀称,平仄相调,就会有节奏感、旋律美,如果再安排好韵脚,就会更加和谐悦耳、琅琅上口,而且使前后语句浑然一体,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赞总理》

2.形容读书的诗句

比较多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杜甫《柏学士茅屋》

3.形容读书声很美妙的句子有哪些

1. 教室里传来了娓娓动听的朗读声。

2. 娟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声音脆生生,很是好听,连阳光也听得入了迷,偷偷地从窗口钻进了教室,落在她的书上,久久不愿离开。

3. 琅琅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飞出来,像动人的童声大合唱,音符满天。

4. 教室里传来了娓娓动听的朗读声。

5. 教室里不时传出同学们抑扬顿挫的读书声。

6. 李老师读课文时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7. 小蒙朗读课文时的声音抑扬顿挫,十分有韵味。

8. 每天早晨,校园里都能听到阵阵朗读的声音。

9. 我们用娓娓动听的声音朗读课文

10. 上课了,燥热的空气里,校园书声琅琅,处处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

11. 走进职教科技园,环境宜人,书声琅琅,花红树绿,心旷神怡。

12. 山坡上,草堂中,窗外翠竹摆动,屋内书声琅琅。

13. 学校这时早已传来了书声琅琅的读书声,把整个校园变得那么的神圣。

14. 下午的时光,普通的学校依然书声琅琅。

15. 一大清早,响亮的读书声在常青书苑缓缓传播开来,飞鸟似乎也很喜欢这种气氛,不时的以清脆的鸣叫来赞美他们轻灵的读书声。

4.描写快乐读书的诗句

1、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译文: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4、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出自宋代赵恒的《劝学诗》

译文:不要恨没有媒人介绍对象,读好书自然有美丽漂亮妻子。

5、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出自清代的《读书有所见作》

译文: 一天不读书,心中就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6、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出自宋代陈师道的《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译文: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朋友不能常常到来。

5.形容看书的诗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6.形容读书多的诗句

一、关于读书的古诗: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4.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二、关于读书的名句: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8.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9.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1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7.描写读书 的诗句古诗

1、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2、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3、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4、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

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

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

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

耳目失清爽。

5、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

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

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

烟打渐苍莽。

6、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

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

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

不乐复何如!

7、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

今日栖迟那可追。

8、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9、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

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

会有岁稔时。

10、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

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

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

诏黄新湿字如鸦

8.形容多读书的诗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