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形容不贪图名利不虚荣的诗句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__唐寅 富贵人间梦,功名水上鸥。 乐府·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楫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夫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2.陶渊明的不追名利的诗句陶渊明与田园诗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三篇,还有《读史述九章》和《扇上画赞》两篇接近四言诗的韵文。 诗歌是诗人成就最突出的方面,一百多首诗,具有丰富的内容。 诗人生活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一部分作品表现出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 《和郭主薄》诗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饮酒》第八首说:“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 霜威下盛开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诗人在《咏贫士七首》和《扇上画赞》中还歌颂了不少固穷守志的人物。 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品格,诗人一方面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的态度。 《咏贫士》第一首说:“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馀辉?”这朵晴空飘浮的孤云,象征诗人的处境和命运,它孤独无依,会无声无息地消灭,但也表现了诗人的态度,它要远去尘埃,永远保持自由和高洁。另一方面,也对污浊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在《饮酒》二十首里,他借着“醉人”的语言,或是指责社会上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第六首),或是揭露政治的陷阱危机(第十七首),或是鄙弃世俗的虚伪和欺诈(第十二、十九首),在最末一首里,他说:“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虽然是美化了孔子,但他更主要的是对追逐名利的颓败士风感到无比的愤激和沉痛。 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终于使他同政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 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 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 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当诗人尚未离开宦途时,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但当他远离了污浊的现实,回到田园中来,却感到获得了归宿。《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境。 诗人的田园生活虽然是远离统治阶级,却更接近了下层文人和农民。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心赏文:“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有邻里的相与宴饮:“漉我新熟酒,只鸡邀近局”;也有天伦之乐:“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所以,他的田园诗是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的,这也是他的田园诗动人的原因之一。 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 如《归园田居》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怀古田舍》诗说:“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的描写中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由于诗人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并由衷地喜爱它,劳动,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充分的歌颂。 他的一些田园诗还表现了只有一个劳动者才可能体会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二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以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表现了他对农作物收成的密切关怀。 《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 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陶渊明还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他的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 《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有会而作》说:“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这些诗虽然只是描述他自己晚年每逢天灾不免屡受饥寒的境遇,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想见当时农民们的更加悲惨的生活情景。 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读史述.屈贾》中说:“进修德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他也。 3.有形容不贪图名利不虚荣的诗句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 竹直心虚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师! 弹琴把酒赏山湖花色,醉卧当歌品筝箫之声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安能折腰催眉事权贵,使硪不得开心颜陶渊明的《饮酒》共有二十首。 如果你问的是最有名的那首(其五),则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附:陶渊明 《饮酒》 二十首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三∶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4.古人追求名利的诗句1、借问路旁名利客唐崔颢 《行经华阴》2、借问路傍名利客唐崔颢 《行经华阴》3、借问路旁名利客唐崔颢 《行经华阴》4、东都少名利唐白居易 《咏怀》5、浮名利宋柳永 《其二》6、名利往来人尽老宋黄庭坚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7、但教名利休缰锁宋史浩 《鹧鸪天·我本飘然出岫云》8、不求名利不谈玄姚述尧2 《南歌子·咳唾琼珠璀》9、蝇头名利奈伊何姚述尧2 《浣溪沙》10、名利几时足姚述尧2 《好事近·水阁弄清风》11、都来名利宋范成大 《念奴娇·水乡霜落》12、名利处宋辛弃疾 《鹧鸪天·水荇参差动绿波》13、名利苦纷驰宋赵师侠 《水调歌头·心景雨无著》14、回首人间名利局宋吴潜 《蝶恋花·野树梅花香似扑》15、彼纷纷名利宋陈著 《沁园春·月旦评中》16、幸自不争名利宋刘辰翁 《临江仙·过雁天边信息》17、不贪名利乐优游宋无名氏 《鹧鸪天·不贪名利乐优游》18、假将名利住人间唐吕岩 《七言》19、休将名利挂心田唐吕岩 《七言》20、名利都关元元好问 《满庭芳·绛阙凌风》21、昔年名利元马钰 《满庭芳·昔年名利》22、名利忙忙元马钰 《满庭芳·山侗昔日》23、细寻思、名利之人元马钰 《清心镜 赠马先生》24、名利断宋无名氏 《满江红·元本当初》25、恰似吞他名利钩宋无名氏 《沁园春·不喜轻裘》26、断因名利宋无名氏 《沁园春·自古贤愚》27、名利区区宋无名氏 《沁园春·好无来由》28、波波劫劫贪名利宋无名氏 《点绛唇·堪嗟人人》29、算来名利不如闲清贾凫西 《木皮散人鼓词》30、莫逐文章名利客宋释印肃 《颂证道歌·证道歌》31、凡夫不了争名利宋释印肃 《颂证道歌·证道歌》32、名利阿曾得到头宋释印肃 《颂证道歌·证道歌》33、养生只欲贪名利宋释印肃 《颂证道歌·证道歌》34、鲜求名利知贪少宋宋太宗 《逍遥咏》35、名利贪嗔贼宋宋太宗 《逍遥咏》36、名利猛贪无有足宋宋太宗 《逍遥咏》37、名利世间多用意宋宋太宗 《缘识》38、名利勿贪常澹薄宋宋太宗 《缘识》39、不求世宝兼名利宋宋太宗 《缘识》40、处世皆名利宋宋太宗 《缘识》。 5.形容“不追求名利”的成语有哪些形容“不追求名利”的成语有:淡泊明志、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看破红尘、宠辱不惊、清心寡欲等。 1. 淡泊明志[dàn bó míng zhì]: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2. 淡泊名利[dàn bó míng lì]:意为轻视在外的名声与利益。淡:不重视;泊:古代停船叫泊,就是把追名逐利的追和逐放在一起。淡泊名利,就是“名利于我如浮云”的意思。淡泊并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也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哀叹,淡泊就是超脱世俗的诱惑和困扰,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豁达客观地看待一切的生活。 3. 与世无争[yú shì wú zhēng]: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4. 看破红尘[kàn pò hóng chén]: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5. 宠辱不惊[chǒng rǔ bù jīng]: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6. 清心寡欲[qīng xīn guǎ yù]: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6.形容“不追求名利”的成语有哪些形容“不追求名利”的成语有:淡泊明志、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看破红尘、宠辱不惊、清心寡欲等。 淡泊明志[dàn bó míng zhì]: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淡泊名利[dàn bó míng lì]:意为轻视在外的名声与利益。 淡:不重视;泊:古代停船叫泊,就是把追名逐利的追和逐放在一起。淡泊名利,就是“名利于我如浮云”的意思。 淡泊并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也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哀叹,淡泊就是超脱世俗的诱惑和困扰,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豁达客观地看待一切的生活。与世无争[yú shì wú zhēng]: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 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看破红尘[kàn pò hóng chén]: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 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宠辱不惊[chǒng rǔ bù jīng]:宠:宠爱;辱:羞辱。 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清心寡欲[qīng xīn guǎ yù]: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7.求劝人不要追求功名利禄的诗词1、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鹧鸪天·送人》宋代: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释义: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功名利禄不过都是小事,不要为此劳神伤身应该多多吃饭。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的道路才更是艰难。 2、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江上吟》唐代: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释义: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 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3、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金朝: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释义: 古往今来北邙山下的道路,黄尘滚滚不知老尽了多少英雄。人生常有怨恨就像那流水常年向东。郁抑的情怀能和谁说,放眼把空中的归雁远送。举世显赫的功名有什么用,过去实在是错怪了天公。放声高唱一曲饮酒千钟。男儿行事处世就应如此,不要计较什么穷困亨通。 4、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摸鱼儿·东皋寓居》宋代: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释义: 买到池塘,在岸边栽上杨柳,看上去好似淮岸江边,风光极为秀美。刚下过雨,鹭、鸥在池塘中间的沙洲上聚集,很是好看。而最好看的是一川溪水映着明月,点点银光照着水上沙洲。四周无人,翩然独舞,自斟自饮。头上是浓绿的树幕,脚底有如茵的柔草,酒喝光了还不忍离开。 不要留恋过去的仕宦生涯,读书做官是耽误了自己。自己也曾做过地方官,但仍一事无成,反而因做官而使田园荒芜。您不妨看看,从镜子里可发现鬓发已经白了不少。所谓“功名”,不过是一句空话。连班超那样立功于万里之外,被封为定远侯,但归故乡时已经年岁老大,也是太晚了。 5、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元代:贯云石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释义: 争夺功名像马车下坡,谁能看破它的惊险? 昨天还是翰林院的大臣,今天就遭遇了灾祸。怎么能和我避开官场的风波,走在安乐的地方相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