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遐想的诗句来自河汉的遐想,关于星星的诗句 1、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古意》 2、煌煌东方星,奈此众客醉。——《醉后》 3、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滕王阁序》 4、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哥舒歌》 5、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折杨柳》 6、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南歌子》 7、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定西番》 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晨。——《夜宿山寺》 9、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易阳早发》 10、别情无处说,方寸是星河。——《春日野行》 2.关于夜色很美,月光如水,月亮常常引起人们无限所遐想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岳飞《满江红·写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苏麟《断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孟浩然《宿建德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暮江吟》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3.相见欢,让人回味无穷,产生无限遐想的诗句是相见欢 后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胭脂泪:美人的眼泪,指别泪。 又“胭脂泪”盖承首句“林花谢了春红”而来。杜甫《曲江对酒》诗:“林花着雨胭脂湿。” 用之于此,语意双关。 谢:衰退。 重:重逢。 自是:本是、本来。 【译文】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就要凋谢, 春光未免太匆匆, 无奈禁不住早晨的冷雨,夜晚的风! 春花雨,美人泪,给人留下多少醉, 如今何时再重逢 人生本长恨,恰如春水日日流向东! 相见欢(其一) 丽的颜色。这样美好的事物、美好的颜色,突然间竟自“谢了”,多么令人惋惜感叹。 不仅林花是如此,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也是如此,社会人事也莫不如此。此所谓“一物一事,引而申之,触类多通。”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宇宙万物虽然纷繁复杂,但由于人类的联想作用,许多事物可以类比,自然景物与社会人事可以相通。在后主看来,好端端的一个南唐之顷刻衰败,不正象林花之突然凋谢吗?这林花的形象中,深深寄托着亡国的悲伤。 短短的六个字中,包容着极深广的内容。这便是所谓取一于万而涵盖万有。 杜甫《曲江》“风飘万点正愁人”,晏殊《破阵子》“荷花落尽红英”,表现的都是对有情之生命面临衰败之际的哀惋感叹之情,但都没有后主这句的感情深厚。“谢了”二字中所表现的惋惜感叹之情本已十分强烈,然犹嫌言不尽意,复又于其后加上“太匆匆”三字着力形容,使惋惜感叹之情更加突出。 林花凋谢,这本是有情之生命的必然结果,但如果没有凄风苦雨的摧残,也不至于象这样“太匆匆”。所以作者接着写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个九字的长句,来说明林花之所以匆匆凋谢的原因。 由对林花的惋惜感叹之情,转到对风雨的怨恨之情。林花是美丽的,但又是柔弱的,朝是雨打,晚是风吹,风风雨雨,何能消受?《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和后主的这句词描写的情景十分相似。 李后主以花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人的美好生命),这就具有更丰富的内容。林花易谢是自然规律,而朝雨晚风也是自然规律。 人无回天之力,既不能常护花而不使之零落,也不能挡住风雨对花的摧残,这便是这个九字句中“无奈”二字的含义。无力回天任风雨,自然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面对美好事物之殒落,而又爱莫能助,其情该是何等痛苦难堪。所以接着便由写花的零落,转到写人思想感情之痛苦。 “胭脂泪”三字是由花转入写人的交接点。胭脂,是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它指代的是美好的花,象喻的是美好的人生,美好的事物。 泪,就花而言,是“梨花一枝春带雨”的“雨”;就人而言,是“感时花溅泪”的“泪”。花之雨滴犹人之泪点,人之泪点犹花之雨滴。 雨泪交流,物我同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何者为雨,何者为泪,其状物抒情真是传神入妙。“相留醉”三字,含蓄蕴藉,情意婉转。 醉,非指酒醉,而是如痴如醉之意。相留醉,是写人与花互相留恋到了如痴如醉的情境。 林花带雨如泪,对美好的人生留恋不忍离去,而人则泪流如雨,对花这样美好的事物难舍难分。人与花如此之多情,但又不能永日相守,“流水落花春去也”,水流去也,花落去也,春归去也,而人亦将亡也。 花落不能重开,人亡不可复生,花落人亡之后,“几时重”呢?那是永远不会重合了。永远不会重合,那不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吗?于是词人发出了深深的哀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啊!这一个九字的长句,前六字写“恨”,后三字写“水”,江水滔滔滚滚,无穷无尽,犹如人生长恨之绵绵无期。 词的开头至“几时重”各句,层层蓄水,这末一句闸门忽开,满腹愁恨一下全倾泻了出来。前面含蓄委婉,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叫人低回流连;末句似“只着一字,境界全出”,令人魂动心惊。 赏析二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寄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 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袭,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 “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 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状如胭脂。“胭脂泪”。 4.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我收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有哪些1、月光如诗美丽的月光从着。月光如水,月光如画,月光如诗,月光如歌。我爱月光如水般的晶莹,我爱月光如画般的美丽,我更爱月光如诗如歌般的隽永。 2、月牙儿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 3、月光在世界上是最美的,苹果树在村子里是最美的,月光照在苹果树上,就是美与美的相遇,就是极致与无限的碰撞,就是世界上大美之物的诞生。甚至也可以说,如果月光是雌性,苹果树当然就是雄性的,那月光下的苹果园,就是一个小小的温暖之家,像一个优秀的男人和一个漂亮的女人走在一起,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 5.征集引人无限遐想的小句子我也想看看还有什么其他的小句子,先在你这做个记录吧 那个德芙心语巧克力不知道你吃过没 每颗上面都有很不错的 我从我一个收集的朋友那看见过几句 一个美丽表情胜过一身华丽衣裳(赞~) 幸福的人,在梦里也能笑出声 如果长不成大树,就当一朵小花 这个世界唯一不褪色的是亲情 让心情永远心晴 两个人的冬天不太冷 失眠的时候,数数你所有的幸福(相当经典) enjoy the moments that make you smile 再远的距离也不会是忘记朋友的理由 雨天忘记带伞,是一件浪漫的事。 不同的朋友为你记住不同的岁月。 when you lose don't lose your confidence 还有很多, 找着了再给你补上。 6.月亮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情,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月夜与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你我望着同一轮月亮,但相隔两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思亲之情)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我一个人在深山野林里,无人知晓,只有月亮与我相伴。表达了诗人的孤单寂寥之情)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白露节的夜晚,凄清冷寂,抬头望见月亮,却总觉得没有故乡月亮明亮。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