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有爱情不吃东西就饱了的诗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2.表达“吃饭不要求多好,能吃饱就好”的诗句有哪些只有这一句: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出自: 宋 苏轼 《浣溪沙》 2.原文: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3.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4.赏析: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5.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3.形容没吃饱,肚子不鼓的词语是什么饥肠辘辘 【解释】: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示例】:这时已错了传膳的时刻,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饭,至此无不~。 ◎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近义词】:饥不择食 【反义词】:丰衣足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饥饿 食不果腹 【解释】: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出自】:《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食兼数人,尤能食鲙,常言鲙味未尝果腹。” 【近义词】:饥肠辘辘 【反义词】:酒足饭饱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生活艰难 4.形容“吃饱喝足心情好”的句子有哪些这样的句子其实挺2113多的,我自己想了点: 1、减肥大业,总是在吃饱喝足之后才想起。 2、吃饱喝足才能肤白貌美身体好。 3、人家一天吃3顿,俺们一天吃5顿,身体棒棒哒。 4、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好不好吃才是人生的追求。 5、一瓶5261可乐、两袋薯条、三碗拉面才是享受时刻。 6、一个吃货的遗言:别的什么都不要4102了,给我烧一份海底捞和两个服务员。 7、我发现了,作为吃货,要么饿,要么撑! 8、曾经沧海难为水,鱼香肉丝配鸡腿。 9、爸爸说,吃自己的要省,吃别人的要狠。 10、吃货不是在一个地方1653吃一辈子,而是每到一个地方都有饭吃。 11、识食物者为俊杰。 12、能做到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那是吃货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13、没有吃就没有爱情,不信你一回顿饭不带的谈一次恋爱给我看看啊! 14、人是铁,饭是钢,吃货总比痴货好。 15、每天叫醒你的不是梦想,也不是尿急,而是不安分答的灵魂,因为饿了。 5.形容吃的饱的词语饱暖思淫欲 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饱食暖衣 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酒足饭饱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酒醉饭饱 比喻饮食得到了满足。 暖衣饱食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士饱马腾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眼馋肚饱 形容人贪心大,没有满足的时候。 醉酒饱德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饱汉不知饿汉饥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6.唐代诗人《牧童》中描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情景的诗句“······1. 唐代诗人《牧童》中描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情景的诗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 出自《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3. 注释: ⑴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⑵铺:铺开。 ⑶横野:辽阔的原野。 ⑷弄:逗弄,玩弄。 ⑸饱饭:吃饱了饭。 ⑹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⑺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4.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7.形容吃饭的诗词有哪些1、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2、猪肉颂 北宋: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译文: 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 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 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 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3、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译文: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4、初到黄州 宋代:苏轼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译文 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 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岸禄,领取压酒囊。 5、新城道中二首 宋代: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译文: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 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 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 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漫漫人生旅途就同我脚下悠悠的路,马行溪边,放下缰绳缓缓走着,听那潺潺溪水声。 那朝廷上的党争,即便是难用之材也怕搜林之斧,疲惫的战马希望听到收兵的号令。 下够了的细雨,带给茶农喜悦,在这乱山深处还有我的清官好友。 人间的歧路能知多少?问问田里耕作的农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