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木(1)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CO3. (2)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是因为麝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麝香. (3)A、诗句中的“泪”,是蜡烛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蜡烛受热熔化变为蜡油(液态石蜡),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蜡烛受热熔化变为蜡油,说明石蜡溶点低,受热易熔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同时石蜡受热熔化变为蜡油,“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K2CO3;(2)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3)BC. 2.古代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指“(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草木”燃烧生成了CO2,说明“草木”中含有碳元素. (2)“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是因为麝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麝香. (3)A、蜡烛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蜡烛受热熔化变为蜡油,即所说的泪,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蜡烛受热熔化变为蜡油,说明石蜡溶点低,受热易熔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同时石蜡受热熔化变为蜡油,“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4)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铜附在铁的表面,同时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 故答案为:(1)碳;(2)在不断运动的;(3)BC;CuSO4+Fe═Cu+FeSO4. 3.成语、诗词话科学A、“风吹柳花满店香”是含有柳花香味的微粒运动到了人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故解释正确;B、“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一句中涉及到酿酒,酒是以大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而来的,整个过程是一个缓慢氧化反应.故解释正确;C、“粉身碎骨浑不怕”说的是把石灰石从深山的矿中开采出来的过程,开采出来的石灰石经高温煅烧之后才变成粉末状的生石灰,是化学变化过程.故解释错误.D、钢是指含碳量低于2%的铁的合金,炼钢的原理是利用生铁为原料设法降低其含碳量.故解释正确;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