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了古诗《贺新朗》《贺新郎》,词牌名之一。 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 ,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后来将“凉”字误作“郎”字。 《词谱》以叶梦得词作谱。此调 声情沉郁苍凉,宜抒发激越情感,历来为词家所习用。 后人又改名《金缕衣》、《金缕词》、《金缕 歌》、《风敲竹》、《雪月江山夜》等。 词牌简介: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等。 传作以《东坡乐府》所 收为最早,每句都是以仄声结尾,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双片仄韵格。大抵用 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该词牌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首句五字起韵,句法与《水 调歌头》首句,仅差第三字用平耳。 第二、三句均四字句,上加三字豆,中惟“庭”字可仄;余有定 格,不能移易。第四句为七字句,第一、三、六字可仄。 第五句六字,协韵,为平仄平平仄仄,一字 不可移易。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协韵,第二字“玉”可作平,第七句与第四句同。 第八句八字, 上三下五,第四字平仄不拘,结句六字,士三下三,协馈;依定格,必作平仄仄,仄平仄,不可易也 。后阕换头。 首句七字,为平起仄协七言句;但平仄不可稍稍通融。余与前阕相同。 词牌格律: 定格对照例词:【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上片) 中仄平平仄(韵)。 梦绕神州路。 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中仄仄、平平中仄(韵)。 聚万落千村狐兔。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 中仄仄,仄平仄(韵)。 更南浦,送君去。 (下片)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凉生岸柳催残暑。 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中仄仄、平平中仄(韵)。 雁不到、书成谁与?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中仄仄,仄平仄(韵)。 举大白,听金缕。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 词牌符号含 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 :表 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 下划线:领格 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依钦定词谱附录正格: 贺新郎 叶梦得词,有〔唱金缕〕句,名《金缕歌》,又名《金缕曲》,又名《金缕词》;苏轼词,有〔 乳燕飞华屋〕句,名《乳燕飞》,有〔晚凉新浴〕句,名《贺新凉》,有〔风敲竹〕句,名《风敲竹 》;张辑词,有〔把貂裘换酒长安市〕句,名《貂裘换酒》。 双调一百十六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 叶梦得 睡起流莺语。 掩苍苔、房栊向晓。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问。惟有垂杨自舞。 ⊙●○○● ●○○ ⊙○◎● ◎○○● ○●○○○○● ⊙●⊙○◎● 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 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 镇如许。 ◎◎● ⊙○⊙● ◎●⊙○○●● ●⊙○ ◎●○○● ⊙●● ◎○● 江南梦断蘅江渚。 浪黏天、蒲萄涨绿。半空烟雨。 ⊙○◎●○○● ●⊙⊙ ⊙⊙◎⊙ ◎○⊙● 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 但怅望、兰舟容与。 ○●○○○○◎ ⊙●◎○◎● ●◎● ⊙○⊙● 万里云帆何时到。 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 唱金缕。 ◎●⊙○○⊙● ●⊙○ ◎●○○● ⊙●● ◎○● 此调始自苏轼,因苏词后段〔花前对酒〕句少一字,且格调未谐,故以此词作谱。 按,前后段第 四句,惟此词及苏词,俱作拗体,馀各不同,若校注入谱,恐易混淆,填者任择一体宗之可也。又, 王迈词之前后两结句〔数贤者,一不肖〕,〔清献后,又有赵〕,又一首词后结〔看卿等,上霄汉〕 ,及谱中类列《豹隐纪谈》词之前后段第二句,〔荷东君著意看承〕,〔怕仙槎轻转旌旗〕,吕词之 前段第五句〔桃花面皮似熟〕,后段第四句〔春山子规更切〕,俱与调不合,概不校注平仄。 按,辛 弃疾词,前段第二句〔染胭脂苎罗山下〕,山字平声;李玉词,第六句〔渐玉枕腾腾梦醒〕,梦字仄 声;刘克庄词,第七句〔阁老凤楼修造手〕,凤字仄声;辛词,第八句〔转越江铲地迷归路〕,越字 仄声;后段第六句〔为豁散蛮烟瘴雨〕,瘴字仄声;第八句〔怕壮怀激烈须歌者〕,壮字仄声,谱内 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所采诸词。宋自选词,前段起句〔步自雪堂去〕,雪字入声;辛词,第三句〔清 泉一勺〕,一字入声,此皆以入作平,谱内亦不校注平仄。 ○平声 ●仄声◎本仄可平⊙本平可仄○平韵●仄韵○协平韵●协仄韵 谱内词句以整句为〔。〕半句为〔、〕直截者为〔。 〕蝉联不断者为〔、〕 典范词作: [宋]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睡起流莺语。掩青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 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 无限楼前沧波。 2.靳勒歌古诗注音版《敕勒歌》古诗注音版: chì lâ gē 敕勒歌 乐府诗集(南北朝) chì lâ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 阴 山 下 。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 , 笼 盖 四 野 。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 《敕勒歌》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拓展资料: 《敕勒歌》注释: 1. 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 2. 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3. 穹(qióng)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 4. 野――在这里应读为yǎ。 5. 见――通“现”,读 xiàn,呈现、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