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首古诗中含有若和沅哪首古诗中含有若和沅 离骚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 译文对照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希望能帮助到你 2.带湘字的诗句1、郴州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郴州旅舍》 2、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3、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4、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戴叔伦《湘南即事》 5、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6、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7、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张谓《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8、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贾至《巴陵夜别王员外》 9、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霜繁。——柳宗元《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10、潇湘连汨罗,复对九嶷河。——清江《湘川怀古》 11、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1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3、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李白《行路难》 14、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文天祥《端午即事》 15、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 16、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7、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王维《汉江临泛》 18、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19、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曹植《杂诗七首·其四》 20、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3.带浅字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鹧鸪天》 云山已作娥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暗淡妆。《莺莺诗》元稹 浅碧眉长约细枝,深红刺短钩春色。《红蔷薇》无名氏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马离厩》薛涛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山枇杷花二首》白居易 平碧浅春生绿塘,云容雨态连青苍。《太液池歌》温庭筠 碧流轻浅见琼沙《浪淘沙》刘禹锡 碧甃千寻尚为浅《古离别》吴融 碧溪苔浅水潺潺《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许浑 浅碧泠泠一带寒《山下水》周濆 泥觅蜻蜓浅碧绫《戏高侍御七首》段成式 浅碧笼裙衬紫巾《见紫薇花忆微之》白居易 浅碧鹤新卵,深黄鹅嫩雏。《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元稹 碧空河色浅,红叶露声虚。《秋夜寄张、韦二主簿》钱起 嫩碧浅轻态,幽香闲澹姿。《黄蜀葵》崔涯 浅深千里碧,高下一时春。《春草碧色》王毂 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杨衡 4.带有"湘"字的古诗词有哪些1、湘春夜月·近清明 宋代:黄孝迈 近清明。 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bai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du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2、潇湘神·斑竹枝 唐代: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zhi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3、湘南即事 唐代: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4、阮dao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宋代: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旋魂孤。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5、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宋代: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回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6、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清代:纳兰性德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答,方响前头见玉萧。 5.带银汉的古诗词1、银汉迢迢暗度 宋 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 2、乘槎上银汉蹼车尘才踏 宋 吴文英 《瑞鹤仙·辘轳春又转》 3、银汉风高 宋 晏殊 《蝶恋花·梨叶疏红蝉韵歇》 4、银汉风高宋欧阳修 《蝶恋花·梨叶初红婵韵歇》 5、银汉冰轮侧宋张孝祥 《念奴娇·海云四敛》 6、相共游银汉宋黄裳 《蝶恋花·杳杳晴虚寒漫漫》 7、夜来银汉清如洗宋米芾 《鹧鸪天·暖日晴烘候小春》 8、银汉星光射宋王庭珪 《点绛唇·玉漏春迟》 9、瑞星银汉争白宋朱敦儒 《念奴娇·放船纵棹》 10、转银汉宋赵鼎 《水调歌头·屋下疏流水》 11、夜间银汉淡天涯宋蔡伸 《临江仙·记得南楼三五夜》 12、星杓淡、河汉横银 宋 李弥逊 《满庭芳·荷背翻黄》 6.带有“荑”字或“兰”字的古诗词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萧萧暮雨子规啼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休将白发唱黄鸡5。 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3.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4.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5.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写作背景: 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赏析一: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浸”字与“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楚辞·招魂》)中的“渐”字一样,均有“蔓延”之意。兰草此际始出“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长歌行》)。“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乃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7.诗句"沅有芷兮澧有兰"是什么意思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释义: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出处:《九歌·湘夫人》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此诗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赏析:《九歌·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九歌·湘君》是姊妹篇。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全诗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