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竹子高风亮节”的诗句有哪些1. 虚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2.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5.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6.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访陶公旧宅》白居易 7. 爱竹子猷参杖履,能诗侯喜同登。赓酬不尽古今情。清风生白尘,侧月照疏星。《临江仙·忽忆裴公台上去》吕胜己 8. 眼看数竿今白头,高标直节气横秋。果能似此孤竹子,何羡渭川千亩侯。《前恩阳尉周邦举出予兄激仲所书其父竹轩记求》晁公溯 9. 青眼到朱扉,白屋成华胄。吾闻孤竹子,周室三缄口。《柴氏》华岳 10. 头角崭崭露,江南四月时。定应孤竹子,未脱老莱衣。《笋》 蒋华子 2.有关竹子高风亮节的诗句,带有四十的诗句凌云劲竹真君子,空谷幽兰绝美人。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卓文君《白头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李贺《李凭箜篌引》 3.怎么用竹子来描写借物喻人的句子用竹子来描写借物喻人的句子如下 “竹”有着青翠欲滴的叶,有挺拔不屈的杆,不正像一个高风亮节的君子么? 看着摇曳的竹林,不禁令我我想起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样的千古佳句。 “竹”——不骄不躁,不开花,甘于平淡与寂寞,难道不值得世人更多诗书的称颂和赞赏吗? “竹”——一年四季地承受着风霜雨露的洗礼,始终在世人面前绽放着它最苍劲的一面,作为一个有志向的学生,这样的气节不正是我所向往的么? 4.用竹子写一个比喻,把竹子比喻成什么人有人喜欢花,喜欢花的娇艳;有人喜欢柳,喜欢柳的婀娜多姿;而我虽喜欢花,也喜欢柳,但更喜欢那一枝枝翠色欲滴,亭亭玉立的竹子. 竹子既没有花儿娇艳,也没有柳树婀娜,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它浑身流动着生命的绿色,一年四季总是给予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绿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它身姿细长而又英挺,高贵而又典雅,在微风轻拂下,像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舞姿而又柔美,又像一个绿色的精灵在摇头晃脑. 我喜欢竹子,不仅因为它全身都是宝,更因为它具有从不索取,只会无私奉献的品质.它为了人类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嫩嫩的竹笋用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翠绿的竹叶即是大熊猫的美味食物又是人们用来做扇子的好材料、竹皮被削成竹条,用来编织成了各种各样坚固耐用的竹器、精美别致的工艺品. 我为竹子无私奉献的品质所感动,不由得想起像竹子一样为祖国奉献的许许多多的建设者,他们为祖国、为人民辛勤地劳动着,无私地奉献着.他们就如竹子 ,有着宁屈不折的精神. 我喜欢竹子,因为它无论遇到狂风还是暴雨,寒冬还是酷暑,也无论它生长在平地还是山间。那饱经风霜而又瘦弱的身躯依然是本色不改,临风傲雪,宁折不弯、不屈不挠.郑板桥诗人曾用诗句称赞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形容竹子像岩石般坚强. 啊!多么令人赞叹的竹子!我喜欢竹子,喜欢它的朴实;喜欢它无私的品质;喜欢它坚强不屈的精神.我希望在生活中,人人都能有竹子般的性灵,竹子般的品质,竹子般的精神. 5.可以用那些语言来形容竹子形容竹子的成语: 高风亮节【解释】: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顶天立地【解释】: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胸怀坦荡【解释】:心地正直,心胸开阔 清雅脱俗【解释】:清新秀雅;端庄或高雅不同一般 坚贞不屈【解释】: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高风亮节【解释】: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与世无争【解释】: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虚怀若谷【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形容竹子的词语: 葱翠;青翠;俊秀;修长;颀长;细长;傲骨;清高; 岁寒三友;修竹成林;茂林修竹;青松翠竹;苍翠欲滴;亭亭玉立;直插云霄。 6.竹子为什么高风亮节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高雅清幽。人们爱它那“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品性。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 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那里还来了超凡的风韵;生在哪里,便使那里染上脱俗的情趣。置身于竹的世界,会使你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 竹子是谦虚的,它长得笔直,一节又一 节,中空外直,虚怀若谷,高风亮节,是气节的象征,古今多少文人雅客为它挥洒诗情。 竹子是清高的,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还是暴风雪雨,烈日炎炎,它从不低头,就是一身清亮的绿装。也极少见它开花,那是因为它不想与趋炎附势的蜂蝶为伍,有许多诗句都是赞美它的这种精神,如“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虚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寒霜雪”。 竹子是扎实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又是无私的。竹子对人一无所求,却给人极好的东西。竹皮可编织日常用品与工艺品;竹叶可以泡茶喝,清热解毒;竹笋可以食用。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人与竹的关系。竹与人结下不解之缘,竹为人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让我们赞美竹子和有竹子一样精神的人吧。“世人皆爱竹挺拔,可晓破土艰与难。劝君更添竹根志,踏破征途万重关。” 7.关于竹子的诗句1、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宋代陆游《东湖新竹》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翻译: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3、唐代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翻译: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4、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翻译: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5、清代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翻译: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