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上学的诗句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打工的打工诗词鹧鸪天·农民工(左河水)《中华诗词》2015-04期33页 几亩农田难度生,问巡海角作民工。 异乡独在非为客,作业佳节在险空。熬酷暑,抗严冬,风餐地宿斗蚊虫。 新城汗砌千楼起,何日村房不惧风。思佳客·老农打工(左河水) 老汉离乡为育娃,几多苦楚在天涯。 日修高宅熬寒暑, 夜宿窝棚忍咬扎。节膳用,戒烟茶,赚了学费备零花。 望乡放眼何方是,四面楼林不见家。鹧鸪天·农民建筑工(左河水)(《中华诗词》2015-04期) 万丈高楼砌楚辛,几多惆怅度黄昏。 异乡校外儿八岁,留守田间父六旬。城镇化,筑功勋,扛难闯险惧求薪。 医疗社保无承保,缘是乡籍农户身。鹧鸪天·打工妹(左河水)《中华诗词》2015-04期33页 村妹不甘种稻麻,满怀志智闯天涯。 绣衣出口显身手,四海街头飘彩霞。欧美澳,亚非拉,品牌名起客商夸。 时时领创推新品,岁岁登台戴大花。 鹧鸪天·农民工创业(左河水) 不忍穷乡度苦贫,出山闯荡作工人。 车间半载当班长,函授三年几履新。攻市场,巧经营,立门创业扫千军。 锦城高宅安居在,探母回乡是市民。鹧鸪天・少年打工(左河水) 掩泪辍学别母亲,几经流浪获工薪。 日斜劳累如霜打,夜半读书若踏春。别忘我,梦中人,万千离恨为脱贫。 仰天长啸迷蒙月,何日天涯返小村?------《中华诗词》2014-11期 ◎《打工仔之歌》(文/方圆万李) 那黑压压的一片片 摇着希望的梦铃 遮盖了半边天,喊痛故乡:南下,南下…… 云层裹着轰隆隆的雷声南下 跟庄稼打着招呼 跟那些古老的农具 跟那勤勤恳恳的老牛 告别家乡,土地和深情 我们去远方,打工 瘠土上长出的麦秸,稻秆 已无法支撑我们风长的理想 血性男儿,铿锵女子 谁愿呆在家乡生老病死 挟风裹雷,闭月羞花 我们摇撼另一方天空 沐浴着亚热带的阳光 希冀如蕉林般茂盛 一面用手指演奏苦难和歉收 一面以汇款单的方式北上 画圆昨天的梦,一部分 ◎《在广东还要暂住多久》(方圆万李) 我们从乡村进入打工阶层 面朝黄土是否从今天删除?面朝水泥那铁板一块的城市 我们共一太阳的照耀 阳光和雨水,我们最先看见朝露 带来的却是汗水的咸愁 我们少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企望:面朝家园,花开花谢 我的兄弟还在背朝天 干着蝙蝠侠一样的行当 我的姐妹背朝灯管 面朝流水线,落花流年 我也见一个城市的到另一个城市打工 在广东暂住了若干年 我已暂住5年,恐怕还要暂住10年 春天的故事早已唱响 我们像燕子一样进入城市的腹地 以青春进入广东的血脉 像珠江一样流过它的心脏 青春换血般被广东换掉 城市。这个资本家可爱又可恨 我手捧《围城》进入围城 城市居民权利离我们还有多远 我暂住在桥头凯达城 短暂的,凯旋抵达这个城市 这就是我所想象的 ◎《冲凉想起人民》(方圆万李) 一粒粒汗珠,在车间 世纪的潮起潮落 一枝柳叶眉下滑落 睫毛挡不住,两口枯井 打捞不上冲凉的水 当瀑布倾泄下来 我头举一座水濂山或花果山 两个水帘洞,花洒头下 别有洞天,至少还有孙大圣 眨巴眨巴,雨就停了 冲凉两点水,洗澡三点水 冲凉是不是更低碳环保一点 两点水中的中国和北京 在水中,我是我的国和王 按照围城的哲学,将真理冲洗干净 凉爽,不藏污纳垢 将冲凉拆开会拆出洪水来 将**拆开会拆出人命 将中国的台湾和大陆拆开会拆出泪和血 将人民拆开会拆出动乱 …… 《出粮》(文/方圆万李) 从针眼里挤出粮食 岁月被缝进衣车里 与金钱最有关的这个词 最没有铜臭味 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流露出来 因为劳动,汗珠如麦粒般饱满 付出一粒汗珠 收获一颗粮食 出粮就是将汗水换成粮食 工资也换成粮食,填饱肚子 所有热爱劳动的人都是人民 白天和黑夜从人民体内抽出粮食 人民币,人民使它光荣 而魔鬼让它蒙羞 ◎离家(文/李聿子) 芦花鸡下的红皮蛋 从铁锅里捞出来 连同母亲一夜的唠叨 一起打进行囊 马车颠簸在大山的缺口 父亲操着泥土味儿的吆喝 甩着鞭响儿 二十里土路退进晨曦 父亲是出了名的庄稼把式 但把种子撒到异乡 这活儿他从来没干过 那一脸茫然 像东山头撂荒的两亩薄田 ◎车票 两个互不相干的地方 在一张窄窄的车票上相遇 一个简单的出口 隔开了我和父亲 我挤上两条铁轨 去一个没有牛羊 不种五谷杂粮的地方 与等在那里的春天会合 此刻 我置身于故乡之外 异乡之外 ◎入口 背上沉甸甸的行李卷儿 裹不住一口地道乡音 大山锯痛的眼睛 被参差的楼群再次割伤 四通八达的街道 让一双穿着布鞋的脚无所适从 我站在马路中央 与一个陌生的城市相互打量 一声汽笛让我慌忙逃开 对于这个城市 我不是主人 也不是客人 ◎工棚 工棚低过母亲的叮咛 像老家看瓜人呆的窝棚 上下两层大铺挤下二十多号人 和一个潮湿发霉的夜 喧嚣是一个城市的生命体征 今夜将汇入我的鼾声 身下的草垫子破了 露出枯黄的草茎儿 我抽出一根 放到鼻子下 故乡贴得那么近 又那么远 ◎食谱 两口大铁锅沸腾了十个月 和大寒一起冷却 一把铁锹横在灶台上 那是伙夫留下的 他还留下了一群素食主义者 ◎家书 一张纸的重量等于一座山的重量 一封信的长度等于一条河的长度 我躲在角落里 借助异乡的灯火 拉近与故乡的距离 一阵掘地声传来 我被刨根问底儿 ◎中秋节 天是。 3.形容家庭贫困,想上学的诗.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俯身倾耳以请,余因得遍观群书。天大寒,以中有足乐者;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礼愈至,走送了,计日以还,不敢出一言以复,戴朱缨宝饰之帽,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既加冠,行深山巨谷中,以衾拥覆,四支僵劲不能动,手指不可屈伸,则又请焉,烨然若神人。 当余之从师也,穷冬烈风,未尝稍降辞色,负箧曳屣。余立侍左右,无鲜肥滋味之享。至舍,不敢销逾约;或遇其叱咄,弗之怠,无致书以观,左佩刀。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右备容臭,援疑质理,略无慕艳意,大雪深数尺,手自笔录,门人弟子填其室。盖余之勤且艰苦此,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寓逆旅主人,日再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腰白玉之环,观冰坚;俟其欣悦,久而乃和。录毕,媵人持汤沃灌,益慕圣贤之道,卒获有所闻。同舍生皆被绮绣,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先达德隆望尊,色愈恭。故余虽愚,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 4.形容在外漂泊想回家的诗句古代关于在外漂泊的诗词还是很多,常见的有: 1.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栖-苏轼《次韵僧潜见赠》。释义:我现在漂泊不定如同鸿雁一样,江南江北没有固定的栖息地; 2.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释义: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释义: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释义: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5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李商隐《无题》。释义:人生在世,怎能什么事都不会挂怀呢?一是思乡,二是怀古,这两件事就够让人白头了; 6.望远思归心易伤,况将衰鬓偶年光-独孤及《同皇甫侍御斋中春望见示之作》。释义:离家远了时,自己归心似箭的心更加难受了,况且已经两鬓斑白了。 另外,还能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如下: 扩展资料: 在外漂泊想回家就是指思乡,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人的思念。 古代诗词常常借助于睹物思人进行表达。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王士祯《江上》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思乡诗 5.形容读书多的诗句一、关于读书的古诗: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4.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二、关于读书的名句: 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7.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8.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9.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1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