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尚”字有关的诗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北来人 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忆少年 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柳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赠防江卒六首 其五 刘克庄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 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 欧阳修 竹树日已滋,轩窗渐幽兴。 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 春光霭欲布,山色寒【尚】映。 独收万籁心,于此一枰竞。 郊行 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2.含有尚字的诗句1. 宋·晏几道《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 2. 宋·陆游《乌夜啼·金鸭余香尚暖》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3. 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4.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5.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3.形容品德尚的诗句《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咏蝉》唐.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形容品德尚的诗句《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咏蝉》唐.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有"尚"字的成语或诗句带有“尚”字的古诗词有: 1、《过晋阳宫》李隆基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2、《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宋若昭 修文招隐伏,尚武殄妖凶。 3、《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苏颋 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 4、《奉和姚令公温汤旧馆永怀故人卢公之作》苏颋 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 5、《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苏颋 尚书列侯第,外戚近臣家。 6、《宫词三十首》王涯 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 7、《安乐宫》李贺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情水。 8、《古风》李白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9、《赠王汉阳》李白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10、《送铜泽王归城》李端 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 11、《隐士》孟郊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6.关于洒脱的诗句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一作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一箫一剑走江湖,千古情仇酒一壶!两脚踏变尘世路,以天为盖地为庐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7.关于文明的古诗句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扩展资料: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体裁范围 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格律特征 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古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参考资料:古诗-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