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花不怕困难,依旧开得灿烂的成语形容花不怕困难,依旧开得灿烂的成语:姹紫嫣红 、争妍斗艳、鸟语花香 、繁花似锦。 1、姹紫嫣红 释义: 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处: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2、争妍斗艳 释义:指竞相比美。 出处:郭沫若《丁东草·石榴》:“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3、鸟语花香 释义:鸟唱着歌儿,花飘着清香;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多指春光明媚。 出 处:宋·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4 、繁花似锦 释义:繁:多而且茂盛;锦: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其意思是: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就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2.形容花开的灿烂的古诗有哪些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王安石《梅花 / 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唐元镇《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古人喜欢以菊花入诗的原因:金秋菊花盛开,姹紫嫣红,诸色皆备,加上人工造景,有巧夺天工之意。花瓣不规则地卷曲,大如贵妇,雍容华贵,小若少女,玲珑可人;朵儿其形怪异,有如飘逸的仙女淡妆素雅,有如燃烧的火焰热情奔放;其香味浓郁清雅,沁人心脾。 人们钟爱菊花,这大多与菊开在百卉凋零的深秋时节有关,特别是在北方,人们拾拢枯枝败叶,把它们从庭院或花坛内清理出去的时候,菊花开了!元缜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与梅、兰、竹合称四君子。 文人墨客多会把酒赏菊吟诗题词,我说我单知道这些。陶渊明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黄巢更是把菊花写得张狂:“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郑思肖称道寒菊的高傲:“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苏轼也对菊花的节操赞赏有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当古人将菊花直接称为“花中隐士”来进行歌咏盛赞时,我望着满园的菊花,想到的就是菊花能吃。 不许取笑我,瞧瞧,多少年前屈原就说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花之落英。”菊花可以饮用,可以入药,可以酿酒,可以成肴。 菊花茶,自不待言,菊花茶随处可见,利乐包装的茶饮多了人工成分,菊味不够浓郁。自泡尤佳。 夏日里,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里放入几朵杭白菊,几片甘草,开水一冲,载沉载浮。一旦有了水的滋润,菊花仿佛乘机偷了一些灵气,渐渐散开,各自的花瓣显出来,错落有致地悬浮着。 待水已有些微黄,啜一口,六分清凉三分甜还有一分是苦涩,这是夏季我最爱的饮品。菊花酒,传说中,南阳山中有一水潭,周围生长着菊花,菊花落入水中,长年累月将水浸泡得甘甜无比,喝了此水,高者能活一百多岁,最不济的也要活八九十岁。 受此影响,喝菊花酒就成了文人墨客的风雅、养生饮料。古人喝的菊花酒,都是用糯米或米饭加酒曲子发酵,新鲜的菊花瓣摘下放入,密封酿制而成,度数都很低,只相当于我们现在喝的“醪糟”。 难怪陶渊明饥饿难挡时卧于菊丛中,食菊饮酒,赋诗:“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