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秋天渐渐凉的诗句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已凉 (唐)韩翎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形容天气转凉的诗句1、[唐] 杜荀鹤《下第东归将及故园有作》 原文选段: 山城欲暮人烟敛,江月初寒钓艇归。 释义: 山中的城镇快要天黑人渐渐变少,天气开始变冷了,江面上空的月亮照耀着钓鱼回来的小船。 2、[宋] 李师中《和李明叔理定道中》 原文选段: 门外初寒江气白,岭头多雨晓痕青。 释义: 门外已经开始变冷了,江水之上冒着白气,山顶雨下的很多还有很多绿色植物的痕迹。 3、[宋] 张耒《泛宛溪至敬亭祠送别》 原文选段: 南国初寒候,扁舟远客心。 释义: 南方的天气以及开始变冷了,一叶扁舟带走了远方的客人。 4、[宋] 苏辙《十日二首》 原文选段: 酒经重九尚残卮,雨送初寒问箧衣。 释义: 重阳节之后还剩下一点点的酒,下雨之后天气开始变冷,我翻箱倒柜找衣服御寒。 5、[明] 贝琼《十月闻雷》 原文选段: 天气初寒春尚赊,坎中夜半有鸣蛙。 释义: 天气开始转凉了但是还有一丝丝春天的意味,沟里半夜的时候竟然还有青蛙在鸣叫。 3.描写寒冷诗句1、《浣溪沙·半夜银山上积苏》宋代:苏轼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释义: 深夜下起鹅毛大雪,野草丛上覆满白雪,犹如一座座银山,早晨看到田野里雨雪交加,昔日大江里奔涌的波涛和沙渚上弥漫的水烟,这时间都没有了,变成了白茫茫的冰天雪地, 饥饿的肚子里只有诗词,衣服上编织成结,潮湿的柴火像桂木一样宝贵,一粒粒的米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珍贵,谁能和我在寒天里捻着胡须吟咏诗句? 2、《北中寒》唐代:李贺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 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释义: 一方灰暗,三方天色皆成紫。黄河冰冻,成片鱼龙皆困死。 三尺木皮冻裂,辨不清纹理。百石大车上路,在冰面行驶。 霜花降落衰草,凝成铜钱大的霜簇。挥刀舞剑向天,难割破灰蒙蒙天色。 海上波涛回旋激荡,积冰哗哗作响。山谷瀑布凝结失声,如白虹悬半空。 3、《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释义: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4、《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清代:纳兰性德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释义: 狂风席卷大地.冬天已过半。解下马鞍暂且停驻,正值黄昏,群鸦乱飞。黄河已成片成片地结冰,茫茫一片,恰如愁思不绝。 放眼望去,唯余一片野火的痕迹。高高的城楼上,鼓角连天。明日即将抵京,可游子的愁思却依然没有尽头。 5、《雪诗》唐代: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释义: 长安城中大雪纷纷,鸟雀迷途难以互寻。 富贵人家并不怕冷,椒泥涂墙壁香又匀。 朱门处处烧着红炉,四周放下重重罗帐。 席上奏起玄妙乐曲,玉液琼浆斟满杯子。 室内饮宴室外大雪,人人困倦汗洒满身。 哪知城中饥寒的人,手脚冻裂苦苦呻吟。 4.带有“凉”字的诗词有什么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清代: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夏夜追凉宋代: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已凉唐代:韩偓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 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 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5.描写天气凉的诗句1、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史书。——作者:李郢 《江亭晚望》 2、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作者: 徐铉 《寒食日作》 3、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4、桂冷微停素,峰干不遍岚。何溪背林处,犹覆定僧庵。——作者:陆龟蒙 《残雪》 5、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作者:齐己 《楚寺寒夜作》 6.描写冷的古诗句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7.带有凉人的诗句中有逐凉人,单床独栖息。——白居易《晚凉偶咏》 松暗水涓涓,夜凉人未眠。——张籍《寄西峰僧》 山暝客初散,树凉人未归。——许浑《将离郊园留示弟侄》 夜凉人未寝,山静闻响屐。——苏轼《宿望湖楼再和》 夜凉人被酒,乘月快浮家。——洪咨夔《仙鹤楼避暑》 庭院乍凉人共喜,园林经雨气尤清。——邵雍《秋游六首》 恋凉人坐临流石,带暝禽投隔岸林。——王奕《宝香院》 微凉人堂酒味好,一杯径醉愁如扫。——张耒《喜晴》 前山落雨此地雷,我自生凉人厌热。——赵蕃《招审知步月》 天气已凉人尚还,晚妆羞戴丽秋花。——周端臣《古断肠曲三十首》 凉人虚堂睡思浓,夜深剪尽灯花红。——黄庚《凉夜即事》 月没蛩吟砌,露凉人在庭。——司zhidao马光《南园杂诗六首·萤》 望到钱唐门外路,晚凉人倚小红楼。——王镃《芦门归雁》 长柏高柟荫广庭,夜凉人静梦魂清。——文同《郡学锁宿》 谁见晚凉人立处,数株杨柳一蝉鸣。——高启《晚立西浦渡》 8.形容凉快的古诗词1.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山居秋暝》6. 译文: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7.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8. 译文: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 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 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9. 作者简介: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 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 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秋夜曲》10. 译文: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 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11.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子夜秋歌》12. 译文: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13.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秋登宣城谢眺北楼》14.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15.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