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形容“时间静止”的诗词1.《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2.《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3.《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4.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5.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6.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7.《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8.《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9.《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形容静止的词语【动而若静】:动:行动;若:象。行动却象静止一样。指军队或某种事情虽已行动,由于隐蔽等原因,使人感到象没有行动一样。 【动静有常】: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动静有法】:法: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风扫停云】:停云:静止不动的云。大风刮走了静止的云彩。 【静极思动】: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静中思动】:静:平静,静止;动:变动。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就事论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息迹静处】: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一动不动】: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3.体现静止与运动的关系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明月别枝惊鹊。月出惊山鸟。树欲静而风不止。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静若清池 动如涟漪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政治作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