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夏天将要结束的诗句1、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唐代 白居易 《宴散》释义:残留的暑气已在蝉声中消失,新的秋天随着大雁南飞而到来。2、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唐代 韩愈 《送刘师服》释义:夏天已经过去一半了,天气渐渐转凉,微风吹拂的时候像秋天一样。3、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代 沈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释义:池塘边的暑热渐渐消退,高高的树下已经有些凉意了。4、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代 骆宾王 《晚泊江镇》释义:夏末时分,荷花的香气渐渐消逝了;清爽的初秋,空气中弥漫着菊的芬芳。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代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释义: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6、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唐代 白居易 《新秋》释义:蝉在残月下悲鸣(表明夏天即将过去),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 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代 王维 《山居秋暝》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8、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唐代 李白 《黄葛篇》释义:等到征衣寄到后,恐怕苍梧地区傍晚的火星西落,时已至秋了。 9、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 ——宋代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释义:柳枝随风飘起,有些凉意,残暑渐消。夜幕降临,银河横亘高空,疏星淡月,断云缓缓飘动。 10、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唐代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释义: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2.描写夏天将要结束的诗句描写夏末的诗词: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宁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绿荫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沈翟〔加右耳刀〕期《夏晚寓直省中》) 残暑蝉催尽,新秋燕带来。(白居易《宴散》)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徽凉。 (杜甫《夏夜叹》)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贾〔合字下一横两竖〕《孟夏》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东汉.曹操.《观沧海》)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风》)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唐.李绅.《悯农》)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李煜.《虞美人》)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7、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秋词.其一》)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9、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乐府诗集.长歌行》)1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北宋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描写夏季的诗词:【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描写初秋的诗词:唐.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请到碧霄。唐.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村晚》是宋代诗人雷震的作品,描写的是夏末初秋时乡村的景色。诗的前两句主要讲池塘,后两句是久被传诵的名句,主要讲牧童。 诗的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写动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牧童晚归图,表达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秋兴八首 作者: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3.描写夏天将要结束的诗句1、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唐代 白居易 《宴散》 释义:残留的暑气已在蝉声中消失,新的秋天随着大雁南飞而到来。 2、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代 韩愈 《送刘师服》 释义:夏天已经过去一半了,天气渐渐转凉,微风吹拂的时候像秋天一样。 3、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代 沈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 释义:池塘边的暑热渐渐消退,高高的树下已经有些凉意了。 4、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代 骆宾王 《晚泊江镇》 释义:夏末时分,荷花的香气渐渐消逝了;清爽的初秋,空气中弥漫着菊的芬芳。 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代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释义: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6、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唐代 白居易 《新秋》 释义:蝉在残月下悲鸣(表明夏天即将过去),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 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代 王维 《山居秋暝》 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8、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唐代 李白 《黄葛篇》 释义:等到征衣寄到后,恐怕苍梧地区傍晚的火星西落,时已至秋了。 9、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宋代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释义:柳枝随风飘起,有些凉意,残暑渐消。夜幕降临,银河横亘高空,疏星淡月,断云缓缓飘动。 10、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唐代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释义: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4.描写夏天过去的诗句有哪些1,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出自唐代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白话文意思是:残留的暑气慢慢退去,因为树的原因,现在还是傍晚,却已经有了早上凉爽的感觉。 2,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出自唐代白居易《宴散》 白话文意思是:小宴会随着凉夜的来临散了,自己从平桥上踏着月色回去。笙歌停止了,灯火熄灭了。残留的暑气已在蝉声中消失,新的秋天随着大雁南飞而到来。 3,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出自清代·陈文述《夏日杂诗》 白话文意思是:这一夜的雨声真是让人愉快,它把凉意都带入我的梦中了;无边的荷叶上,雨声淅沥、初凉暗生,给人们送来了秋意。 4,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出自唐代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白话文意思是:夏末的暴雨过后,天气也渐渐变得凉爽了,暑气消失,这丝丝的细雨带来秋天的气息。 5,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出自唐代韩愈《送刘师服》 白话文意思是:夏天过半了,寒气渐起,风吹过身子,感觉有微微寒冷,看着远处的景象,依稀有点秋天的感觉了。 5.描写夏天近尾声的诗句夏夜宿直 白居易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岑参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夏日杂诗 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朱庆馀 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 此地折高柳,何门听暮蝉。 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空感迢迢事,荣归在几年。 夏末野兴 陆游 半世天涯倦远游,还乡不减旅人愁。 数声相应鸠呼雨,一片初飞叶报秋。 山坞风烟僧院路,河梁灯火酒家楼。 绝知雪鬓宜蓑笠,分付貂蝉与黑头。 6.形容夏天的诗句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一)含“夏”字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7.形容夏天的诗句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 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 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 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 8.形容夏季结束的字酷暑 酷夏严暑盛暑暑天暴热 酷热闷热湿热夏天,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英语为summer,又称"昊天",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 古人把农历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历6、7、8三个月当作"夏天"。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 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平均温度22℃以上为"夏天"。据此,当平均温度持续低于22℃时即为夏天结束。 在南半球,一般12月、1月和2月被定为夏季。 6月21或22日为夏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地区,月亮整夜不落,出现极夜现象。在中国,夏季从立夏开始,到立秋结束;中国的一些地区则为夏至至9月份。 日本通常将6月、7月、8月订为夏季。在北半球一些地区则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 在南半球,一般将12月、1月和2月定为夏季。描写夏天的诗句: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立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初夏) 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夏至)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仲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初夏)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盛夏)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仲夏)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初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 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小暑) 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大暑) 描写夏天的词语: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 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皎阳似火"。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 多形容夏日的炎热。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 形容非常酷热。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 形容天气酷热。近义火伞高张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 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夏天成语温凊定省 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 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语本《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葛屦履霜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 比喻过分节俭吝啬。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燕雁代飞 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 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夏雨雨人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 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 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 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火伞高张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 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冬温夏凊 凊:凉。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 现亦泛称冬暖夏凉。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 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寒来暑往 〖解释〗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蝉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