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现代结合

1.古诗词改编现代诗 示范

1、以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上半阕为例: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改现代文:

似望见了秦时的明月,

孤寒一片,

像看到了汉室的边关,

凄冷无边。

久远的战事,

无边无垠。

远出征战的良人,

何时归家园。

倘那伟岸的卫青,

和赳赳的飞将李广,

还泼风似地驰骋马上,

那胡虏骠骑的踏践,

又怎会越过了阴山。

2、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

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现代诗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2.古诗词与现代诗词的不同之处

个人认为:

1、古代诗词文体形式单一,诗多为绝句或者律诗,且一般为五言或者七言。词多为在词牌名下所作,同样的旋律,只是词的内容不同。

而现代的诗词前后句长短可以不一,天马行空,或用拟人、比喻,或用排比、对偶。

2、古代诗词很讲究平仄与押韵,前句的第二个字如果是平声,则后句的第二个字一般就为仄声,且前后句的最后一个字压同一个或者读音相近的韵母。

而现代诗词则更通俗,更白话,讲究随性的柔美,没有刻意地创作。古人喜欢精简,把最多的内容用最少的文字叙述,而现代人喜欢将简单的内容描述地多样化、多元化、多情化。

3.现代诗歌大全100首

思念 我叮咛你的 你说 不会遗忘 你告诉我的 我也 全都珍藏 对于我们来说 记忆是飘不落的日子 ——永远不会发黄 相聚的时候 总是很短 期待的时候 总是很长 岁月的溪水边 捡拾起多少闪亮的诗行 如果你要想念我 就望一望天上那 闪烁的繁星 有我寻觅你的 目——光 背影 背影 总是很简单 简单 是一种风景 背影 总是很年轻 年轻 是一种清明 背影 总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种魅力 背影 总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让人记得清 但是,我更乐意 为什么要别人承认我 只要路没有错 名利从来是鲜花 也是枷锁 无论什么成为结局 总难免兴味索然 流动的过程中 有一种永恒的快乐 尽管,我有时也祈求 有一个让生命辉煌的时刻 但是,我更乐意 让心灵宁静而淡泊 我知道 欢乐是人生的驿站 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我知道 当你心绪沉重的时候 最好的礼物 是送你一片宁静的天空 你会迷惘 也会清醒 当夜幕低落的时候 你会感受到 有一双温暖的眼睛 我知道 当你拭干面颊上的泪水 你会灿然一笑 那时,我会轻轻对你说 走吧 你看 槐花正香 月色正明 旅行 凡是遥远的地方 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使远方的风景 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 迷人的错 仰首是春 俯首是秋 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 月圆是画 月缺是诗 祝愿 ——写给友人生日 因为你的降临 这一天 成了一个美丽的日子 从此世界 便多了一抹诱人的色彩 而我记忆的画屏上 更添了许多 美好的怀念 似锦如织 我亲爱的朋友 请接受我深深的祝愿 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 到远方去 到远方去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 与其诅咒 不如坚忍 在坚忍中积蓄力量 默默耕耘 诅咒 无济于事 只能让原来的光芒黯淡 在变得黯淡的光芒中 沦丧的更有 大树的精神 飘来的是云 飘去的也是云 既然今天 没人识得星星一颗 那么明日 何妨做 皓月一轮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的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猥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种快乐 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我把小船划向月亮 请不要责怪 有时 会离群索居 要知道 孤独也需要勇气 别以为 有一面旗帜 在前方哗啦啦地招展 后面就一定会有我的步履 我不崇拜 我不理解的东西 我把小船划向月亮 就这样划呵 把追求和独立连在一起 把生命和自由连在一起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旅程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 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祝你好运 还没有走完春天 却已感觉春色易老 时光湍湍流淌 岂甘命运 有如蒿草 缤纷的色彩 使大脑晕眩 淡泊的生活 或许是剂良药 人,不该甘于清贫 可又怎能没有一点清高 枯萎的品格 会把一切葬送掉 祝你好运 愿你的心灵 和运气一样好 那凋零的是花 你的生命正值春光 为什么 我却看到了霜叶的容颜 只因为那面美丽的镜子 打碎了 你的眷恋深深 在梦幻旁 久久盘桓 既然伸出双手 也捧不起水中的月亮 那么让昨日成为回忆 也成为纪念 人生并非只有一处 缤纷烂漫 那凋零的是花 ——不是春天 许诺 不要太相信许诺 许诺是时间结出的松果 松果尽管美妙 谁能保证不会被季节打落 机会,凭自己争取 命运,靠自己把握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 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选择 你的路 已经走了很长很长 走了很长 可还是看不到风光 看不到风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没有风帆的船 不比死了强 没有罗盘的风帆 只能四处去流浪 如果你是鱼 不要迷恋天空 如果你是鸟 不要痴情海洋 给友人 不站起来 才不会倒下 更何况 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 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走呵 走呵 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 你会舒心的笑 是呵 是呵 我们的笑 能挽住云霞 可是,我不知道 当我们想笑的时候 会不会 却是 潸然泪下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乡 愁(席慕容)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

4.现代诗歌(10首)

1.春鸟

春鸟是金嗓子的好伙伴

每天一大早

就把我从梦中唤醒

妈妈说春鸟是在召唤我

她要我和她一道到大森林里去

倾听大自然动人的合唱

2.笋

悄悄地

拱出大地

想来打听

春天里

树绿的秘密

花开的消息

3.石榴

石榴花开了

是夏姑姑扎上了

鲜艳的蝴蝶结

石榴果熟了

是秋妈妈在摇着

收获的红铃

4.草帽

草帽上的小洞洞

是我给阳光

开的一扇扇门

你看 阳光钻下来了

他们调皮地踩着我的影子

我的影子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5.芽苞

春天到了

天气暖和了

快点出来吧

小芽苞

别只露出个小头

树皮外面多美

快点出来吧

太阳会给你

穿上绿衣

春风会送给你

甜甜的露滴

6.渔火

夜静悄悄的

河水

是一个乖孩子

听月亮妈妈的话

睡觉了

渔夫点亮了渔火

河水

就像睁开了眼睛

在说着梦话

雪花

7.雪花

是小天使扯着枕头

抖落下来的鹅毛

撒得满地都是

雪花

是天空妈妈

租给大地的棉絮

好让它做温暖的被子

雪花

是圣诞老人

送给我们的礼物

祝每一个少年儿童健康快乐

8.秋风的色彩

秋风是黄色的

秋风吹来

玉米黄澄澄

秋风是红色的

秋风吹来

枫叶红彤彤

秋风是紫色的

秋风吹来

葡萄紫莹莹

9.春天的画笔

春天到了

春姑娘的画笔

东一抹

西一挥

白雪化了,

柳树绿了,

桃花红了,

梨花开了,

我们笑了。

10. 青春之诗

青春是一首

永不言败的歌

青春是一条

永不停息的河流

青春是一本

读不厌的书

青春是一杯

品不尽的茶

青春是一座

屹立在民族之林的高峰

刻印千千万万青年的足迹

青春是一座

知识的宝塔

洒下千千万万青年的汗水

青春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

备受风吹雨淋的考验

青春是一朵

含苞欲放的花蕾

欲向世界展现独自的风姿

我用一颗热情奔放的

青春之心

送给自己一份青春礼物

那就是青春之诗

5.关于古诗与现代诗

古诗往往是用一首诗来塑造一种意象,而现代诗往往是在一首诗中写多种意象。这确实使现代诗的表现内容丰富了,但也使得它的表达力度和意象的丰满程度远远不及古体诗。

现代诗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丢失也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了那种清新明丽,让人心旷神怡的阅读感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诗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完美阅读,而现代诗则更多了对语言的玩味和取舍。真正写到情不自禁的时候,现代诗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一场文字游戏。这也正是当今诗界和所有真正的诗人所应竭力避免的。

古诗和现代诗在语言形式上有着极大的区别。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古诗一般较短,这使它无法突破自身结构的限制寻求额外表达的可能。所以这类诗歌的作者总是尽最大可能将感情浓缩在一点,集中表达。那个时代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是“惜墨如金”的创作。“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神力量就是这样产生的。

绝不是说现代诗就不需要“惜墨如金”了。

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解放后现代诗经历了政治抒情诗的理想主义集体创作阶段。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以舒婷、汪国真等著名诗人和“朦胧诗”为代表的创作高潮后,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和经验,随后又兴起了多种写作方法和流派。但万变不离其宗,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然而,形式上的自由并不代表表达的自由。

由于这种只需保持简单韵律的自由语言形式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它非常难以把握。现代诗可以创造几个甚至十几个意象,用以描写非常复杂的心理感受。但是对语言的过分索求和对生活的过度表现,往往使现代诗创作不知所终,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诗言志”,现代诗和古诗的相同之处便是抒发情感,这是所有诗歌的主旨和灵魂所在。无论表达感情的方式多么复杂,现代诗都不可能抛弃这一原则另辟蹊径,那样的“柳暗花明”是不存在的。

6.古诗或现代诗

(古诗)春 1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唐 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夏 1唐·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畅弗扳煌殖号帮铜爆扩香。” 2王安石 《初夏即事》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秋 1《塞上行作》唐 刘得仁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2《昊天观新栽竹》唐 刘得仁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

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 遍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

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 冬 1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 2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现代诗)春 一、在城效的小树林 返青了,我的小树林 小树林里的蚂蚁和飞虫 这些卑微的生命都和春天一起来临 泥土下,我听到蚯蚓爬动的声音 用柔软的头颅撞开泥土关闭的大门 在小树林的草地上,我看见一群山羊 摆动着长胡须,咩咩地叫着 震动着我的青春和灵魂 一只黑山羊,向我款款走来 脸上挂着幸福的泪水 二、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三、这个春天 这个春天我的心很乱 一会儿想起某些墓碑 一会儿想起我的童年 这个春天我的心很乱 春天的诗已被春天写满 我的献诗是春天的草叶和花冠 在这个春天里 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还能和谁一起拥抱春光和时间 夏 从这里越过结满露珠的早晨 在这里面对发烫的眼神 一缕光芒 一片宁静的升华 这是内心与你第一次交锋 这里还有 一棵树 一片叶 一种色彩更浓的倾诉 因你的来 世界热烈的存在 ----------- 与紫色同步 来到初夏 我爱上楝子花 在树下 回忆是那么苦涩 在树冠 却有蜜蜂的花蜜 我在树下遥望 另一棵树成了地平线 我没有选择行程 只有等待 因为等待 是最完美的寻找 我在树下遥望 愿等一人来到树下 秋 秋思 冰冷的秋季,灰白的心情,苍凉的世界。 让人渴望和等待春天的和煦与温暖。

避讳黄叶萧萧的零落, 逃避秋风袭来干裂的空气, 忌讳聆听踩在枯叶上发出脆裂的响声。 天蓝了,云淡了。

可心却稠了,情却密了。 整个人在秋季变得沉实, 好像也要随着秋叶缓缓凋零。

秋天的色调更容易使人惆怅与迷离, 因为她不会有夏天般炎热的酣畅淋漓, 冬天般寒冷的彻心彻骨。 所以她很尴尬, 虽然她也有妩媚动人之处。

可撩起她的面纱,欣赏她的人 也许只剩下那些善感多愁的人。 只有秋季,人们才那么的爱恨分明。

可却又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我想, 容易失去水分的季节, 怎能会让人又纯水般轻柔顺滑的畅想? 容易起凤的萧瑟秋季, 又怎能不让人有大漠孤烟,古道西风瘦马的慨叹呢? 秋天,爱死你! 秋天,恨死你! 只因你尴尬的角色让我丧失判断, 只因你迷离的色彩让我逃离妥协。

你远去,我守望你。 你归来,我凝视你。

无所谓,就让你来去自由! 冬 黑夜来的有点早, 雨已经停了, 公交车上人多口杂, 我却什么也听不到。 世界安静了, 我开始有点害怕, 继而是惶恐、烦躁, 心跳和呼吸声在放大, 放大…… 像那些该有的和不该有的声音一样, 离自己很近的东西越来越远, 离自己很远的东西却越来越近。

我早就想逃跑, 双脚却不曾移动。 该死的自动门, 该死的挡风玻璃, 还有该死的应该死去的一切。

我打了一个冷颤, 一股寒风迎面扑来, 世界又苏醒了, 哦,该死的只有这个无情的冬。

7.结合作品谈一谈诗歌从古典到现代的过程

我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早自上古时期,诗歌便以口头歌谣的形式兴起。上古歌谣是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随后先秦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诗经》,和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楚辞》。之后又出现了汉代乐府诗,魏晋时期以建安七子为首的建安文学(如曹操《观沧海》等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陶渊明(《归园田居》),谢灵运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而后诗词文化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其间出现了为我们所熟悉的初唐四杰,盛唐诗仙李白(《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圣杜甫,中唐韩愈、孟郊、元稹、白居易(《长恨歌》 《琵琶行》),晚唐小李杜杜牧李商隐。行至宋代,我国词文化得到了良好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婉约派:柳永、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随后元朝出现元曲。到了明清时期,则出现了,以龚自珍为代表的清诗、以纳兰性德为代表的清词。综上所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大致是: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中国诗词歌曲均源于民间,它们虽然各自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各有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血脉相通,都是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情感,一直顺延至今。

诗词是我国文化精华,一卷诗书在手,未开启时便觉满室馨香,欣悦非常。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读到这些,你是否欣然于其自字里行间所弥漫的艺术气息,乐于反复琢磨,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这就是诗词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空灵与释然。读诗词,如品香茗,余香绕口,回味无穷。诗词寥寥数字可表一景,一情,一事,亦可情景相容妙不可言。

诗词流传至今受多种文学形式渲染,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除我们所学的现代诗歌外,在我们之间广为流传的现代歌曲,也不失为是诗的表现形式,如我们熟识的周杰伦的《青花瓷》,王蓉的《爱似神仙》,心然的《盛唐夜唱》。除此类古风浓郁的歌曲外,细品其他的流行歌曲唱词,也颇有诗风。其实诗词渲染在我们周围,散发着其独有的芬芳。

衍生于诗词的对联也颇受人们喜爱,我们时常上QQ,QQ中问问里不时会

有文学爱好者求联的提问。记得有一次,有人出的上联是:采草为菜,良人食之。回答的人有对:白水为泉,三人品斯。伐竹为筏,女子好之。看到这副对联,你是否为其中所蕴含的智慧而感叹呢?你是否也对这种文字游戏心有所动呢?

其实,语文这门课程作为传承我国古文化的载体,应该在其中加大诗词所占的分量,也应多多给学生们机会写写诗歌,做做对联,毕竟诗词文化是我国的精髓。有人说不必深学这写东西,平常会写个文章说说话就行了,其实我觉得这是对我国本土文化的不重视。而且虽然现在语文这门课程以主课自居,可是她也是很多学生心目中最好过的科目,实质和辅课地位相近。我觉得应该在其中添些分量。

总之呢,诗词作为一种雅文化,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也希望我的演讲能使同学们更多的关注一下诗词,喜爱诗词。在诗词中体味不同的快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