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辞格有哪些,举例辞格常常是综合运用的,常见的有连用、兼用、套用几种形式 连用 指使用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辞格,其间不出现交叉现象。例如: ① 江南的夏夜,蛙声如潮,月色似银。 ②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它领着我们上前去。 ③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春天吧!例①是同类辞格比喻连用。例②是异类辞格比喻和比拟连用。例③是异类辞格对偶、引用、排比、比拟连用。编辑本段兼用指一种表达形式兼用两种以上辞格,即几个辞格有机的交织融合在一起。例如: ① 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② 霎时间,四面八方,电灯明亮,就像千万颗珍珠飞上了天。例①是排比和反复的兼用。例②是比喻和比拟兼用。编辑本段套用指大辞格里包含着小辞格,即辞格里包含着辞格。例如: 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峭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水沫。例①整个句子是对偶,上下两句都是比喻,同时还套着夸张。例②整个句子是比拟,“大块的翡翠”是比喻,是比拟和比喻套用。根据表达方式与修辞内容的异同,分成以下10类:一、喻借类:比喻、讽喻、借代;二、拟夸类:比拟、模拟、示现和夸张;三、比照类:对比(映衬)、对偶、排比和层递;四、复嵌类:反复、复叠、错综(变文)和镶嵌;五、连珠类:顶针、回文、互文和并提;六、直言类:警句、设问、感叹和呼告;七、曲言类:双关、谐音、婉转、避讳、折挠、抑扬、反语和跳脱; 八、援引类:引用、用典、仿拟、省略、节缩和藏词;九、拈就类:拈连、移就、顾名、序换和倒装;十、别转类:析字、分白、转品、降用、易色和换算。 2.介绍下辞格的综合运用在一句或一段话里,同时使用几种辞格,这就是多种辞格综合运用,辞格综合运用可以收到几重修辞效果。 综合运用常见的有连用、兼用、套用三种基本类型。一、辞格的连用 辞格的连用是指在一段文字中的接连使用同类辞格或异类辞格。 可分为同类辞格连用和异类辞格连用两种形式。例如:①离开渔船,走上堤岸,只见千百条水渠,像彩带似的,把无边无际的田野,划成棋盘似的整齐方块,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花,像一厢厢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莲蓬,却又像一盘盘碧绿的珍珠。 (谢瑛《珍珠赋》) ②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下了儿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许地山《春底林野》) 例①是比喻的连用,具体地描绘了“水渠”、“田野”、“稻谷”、“棉花”、“莲蓬”等各不相同的生动形象,引人联想。例②是比拟连用,把“桃花”、“小草”人格化,使它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③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镜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④总理的轿车开动了,我们的心哪,跟着总理向前,向前,……忘记了卸装,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春寒……许久许久,**的音容笑貌,在我脑际萦绕;**的谆谆教诲,在我心中回响。 以上两例是异类辞格连用。例③是比拟和比喻连用,把纺车描写得绘形绘声,具有美的形象。 例④是比拟、反复、排比、对偶的连用。比拟真切写出了多少颗心被牵动,两次反复有深化思想感情的作用,三个“忘记了……”突出了对总理专注的思想感情,对偶则强调了总理给人印象之深。 它们有机地强烈地抒发了对**炽烈如火的真挚感情。具有不同修辞效果的辞格前后配合,交错使用,互补互衬,珠联璧合,可以把思想内容表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明有力。 二、辞格的兼用 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也叫“兼格”。兼格从这一角度看是甲格,从另一角度看是乙格。 一身多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修辞效果突出。例如:①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②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③英雄门第出英雄,英雄来自群众,光荣人家增光荣,光荣属于人民。 例①是设问和比喻的兼用。作者运用设问的同时巧妙地融进了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例②以整齐对称的形式跟一体两面对比紧密结合,是对比与对偶兼用。例③兼用了对偶、顶真、反复辞格,突出了英雄出自群众,光荣归于人民的观点。 恰当地运用兼格,可以使多种修辞效果相得益彰,多姿多彩,从多方面为文章的表达增添文采和力量。有时是表现形式上的再加强,如排比兼顶真;有时则是表达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双管齐下、兼取并得,如对偶与对比的兼用,设问与排比的兼用等。 辞格在运用时的相互借助,是形成兼用的原因。有些辞格之间关系密切,因而它们相互兼用的机会格外多,如比喻和比拟,比喻和夸张,对偶和对比,排比和反复,排比和设问,排比和映衬等。 三、辞格的套用 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分层组合,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例如: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高尔基《海燕》) ②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 例①是比拟里套用了比喻。整个句子是比拟(拟人)。 “这些大块的翡翠”是比喻“一层层巨浪”的。由于比拟里套用了比喻,所以强烈的憎恨之情跃然纸上,收到了寓情于物的修辞效果。 例②是对偶里套用了比喻,比喻里又套用了比拟。第一个层次是对偶。 对偶的上句和下句分别由比喻构成第二个层次。比喻的本体“一站站灯火扑来”、“一重重山岭闪过”又是比拟,为第三个层次。 由于它主要是三个辞格有层次地运用在一个句子中,所以效果上给人以层出不穷的形象逼真之感。③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 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大理花娇,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 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茅盾《春城飞花》) ④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它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例③作者以排比形式表达了大理花的无与伦比,各排比分项又分别用顶真形式赞美了大理花的品种、花色、花形、花香几方面,而各顶真形式的蝉联部分再以夸张形式对上述几方面给以渲染。整段文字的辞格结构形式是:排比(第一层次)包容着顶真(第二层次),顶真再含着夸张(第三层次)。 例④作者按人的成长变化顺序把“春天”分别比喻为“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青年”,又分别给以人格化的动作,赞美了春天的新生,她的可爱与活力。整段文字的辞格结构形式是:层递(第一层次)套着比喻(第二层次),比喻中又套着比拟(第。 3.试以“我心中的长城”为内容,运用辞格连用,兼用,套用的形式写一人生路漫漫,我们选择宏伟的目标,毅然奋进.在前进中我们披两肩霜花,洒一路豪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优美的乐章.选择,我们愿选择美丽的人生. 花儿面对更替变换的四季选择绿意盎然的春天,青松面对辽阔的大地选择峻峭悬崖,腊梅面对大地选择了冰天雪地的北国,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与众不同的精灵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选择. 智者信仰着真理选择桀骜不驯,勇者渴望超越选择了奋斗不息,善者祈祷和平选择了舍生取义.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选择,但无论是什么选择,我们都要让它成为我们的骄傲. 择一颗炽热的心,可广交天下之友;择一颗平和的心,可以享受“采菊东篱下”的悠闲; 4.我想知道什么叫“辞格”辞格 [汉语拼音]cígé [英文]figures of speech [解释]修辞方式之一。亦称“修辞格” 辞格的综合运用 在语言实践中,辞格常常是综合运用的,常见的有连用、兼用、套用几种形式。 (一)连用 指使用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辞格,其间不出现交叉现象。例如: ① 江南的夏夜,蛙声如潮,月色似银。 ②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它领着我们上前去。 ③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春天吧! 例①是同类辞格比喻连用。例②是异类辞格比喻和比拟连用。例③是异类辞格对偶、引用、排比、比拟连用。 (二)兼用 指一种表达形式兼用两种以上辞格,即几个辞格有机的交织融合在一起。例如: ① 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② 霎时间,四面八方,电灯明亮,就像千万颗珍珠飞上了天。 例①是排比和反复的兼用。例②是比喻和比拟兼用。 (三)套用 指大辞格里包含着小辞格,即辞格里包含着辞格。例如: 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峭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例①整个句子是对偶,上下两句都是比喻,同时还套着夸张。例②整个句子是比拟,“大块的翡翠”是比喻,是比拟和比喻套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