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尚字古诗词取名

1.带有“尚”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带有“尚”字的古诗词有:1、《过晋阳宫》李隆基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2、《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僚应制》宋若昭修文招隐伏,尚武殄妖凶。3、《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苏颋尚德既无险,观风谅有孚。

4、《奉和姚令公温汤旧馆永怀故人卢公之作》苏颋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5、《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苏颋尚书列侯第,外戚近臣家。

6、《宫词三十首》王涯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7、《安乐宫》李贺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情水。

8、《古风》李白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9、《赠王汉阳》李白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10、《送铜泽王归城》李端尚说无功德,三年在石渠。11、《隐士》孟郊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12、《吴安西馆赠从弟楚客》孟郊觉来残恨深,尚与归路并。13、《遣悲怀三首》元稹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1、《过晋阳宫》李隆基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李隆基(685-762),即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庙号为“玄宗”),亦称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

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

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故而多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2、《赠王汉阳》李白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

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2.以“尚”字有关的诗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北来人 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忆少年 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柳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赠防江卒六首 其五 刘克庄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

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 欧阳修

竹树日已滋,轩窗渐幽兴。

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

春光霭欲布,山色寒【尚】映。

独收万籁心,于此一枰竞。

郊行 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3.含有尚字的诗句

1. 宋·晏几道《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

2. 宋·陆游《乌夜啼·金鸭余香尚暖》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3. 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4.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5.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