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又燕字的古诗词

1.带有燕字的古诗词

燕子楼三首并序

【唐】白居易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

【唐】岑参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

苏溪亭

【唐】戴叔伦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即事

【唐】杜甫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绝句二首

【唐】杜甫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十二月一日三首

【唐】杜甫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水槛遣心

【唐】杜甫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燕子来舟中作

【唐】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路入剡中作

【唐】方干

掠草并飞怜燕子,停桡独饮学渔翁。

宫词

【唐】韩偓

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

疏雨

【唐】韩偓

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

拟意

【唐】李商隐

鱼儿悬宝剑,燕子合金瓯。

自喜

【唐】李商隐

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

忆汉月

【唐】李绅

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

赋得盈盈楼上女

【唐】孟浩然

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

插田歌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春寄尚颜

【唐】齐己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

春晚紫微省直寄内

【唐】苏颋

花间燕子栖鳷鹊,竹下鹓雏绕凤凰。

幽轩

【唐】欧阳玭

桃花飘岫幌,燕子语松关。

登凤凰台二首

【唐】殷尧藩

石头城下春生水,燕子堂前雨长苔。

月暗

【唐】元稹

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岐王教

【唐】张谔

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

2.带“燕”字的诗句

燕燕诗经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燕赵多佳人 汉无名氏

燕赵多佳人,

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

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

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

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

衔泥巢君屋。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昭王 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3.查询含燕字的古诗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

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4.含有“燕”字的诗句

赋得檐燕 【唐】皇甫冉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晚燕 【唐】白居易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 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新燕 【唐】成彦雄 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近邻。 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

归燕 【唐】杜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村舍燕 【唐】杜牧 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双燕 【唐】杜甫 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归燕 【唐】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春来燕 【唐】杜荀鹤 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 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

巢燕 【唐】胡玢 燕来巢我檐,我屋非高大。所贵儿童善,保尔无殃祸。

莫巢孀妇家,孀妇怨孤坐。妒尔长双飞,打尔危巢破。

燕来 【唐】韦庄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燕 【唐】李山甫 每岁同辛苦,看人似有情。乱飞春得意,幽语夜闻声。

整羽庄姜恨,回身汉后轻。豪家足金弹,不用污雕楹。

燕 【唐】李峤 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

相贺雕阑侧,双飞翠幕中。勿惊留爪去,犹冀误吴宫。

燕 【唐】李中 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 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春燕 【唐】刘兼 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 大厦已成须庆贺,高门频入莫憎嫌。

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 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

燕子 【唐】秦韬玉 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

秋燕 【唐】司空图 从扑香尘拂面飞,怜渠只为解相依。 经冬好近深炉暖,何必千岩万水归? 咏燕 【唐】张九龄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祗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咏燕 【唐】张鷟 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

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 燕 【唐】郑谷 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

低飞绿岸和梅雨, 乱入红楼拣杏梁。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5.有“燕”字的诗词名句

1.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春秋/《诗经·邶风·燕燕》)2.可怜幕上燕,差池弄羽衣。夜夜同巢宿,朝朝相对飞。

(南朝梁/庾肩吾《和晋安王啄双燕》)3.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晋/陶渊明《拟古九首》)4.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5.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三)6.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唐/杜甫《江村》) 7.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9.莺啼燕语报新年。

(唐/皇甫冉《春思》)10.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唐/孟浩然《赋得盈盈楼上女》)11.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

(唐/韩愈《送李六协律归荆南》)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13.莺犹求旧友,燕不背贫家。

(宋/王安石《春日》)14.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宋/欧阳修《采桑子》)15.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宋/秦观《如梦令》)16.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亲。(宋/吕本中《兵乱后杂诗》)17.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宋/张炎《清平乐》)18.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

(宋/范成大《初夏》)19.笋借一风争作竹,燕分数子别成窠。(宋/杨万里《春尽感兴》)20.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21.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

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著人。(宋/陆游《燕》)22.去年汝来巢我屋,梁间污泥高一尺。

啄腥抛秽不汝厌,生长群雏我护惜。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

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慰岑寂。

如何今年来,于我绝踪迹?一贪帘幕画堂间,便视吾庐为弃物。(宋/戴复古《诘燕》)23.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宋/田为《南河子·春景》)24.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宋/李好古《谒金门》)25.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元/杨维桢《燕子词》)26.燕子归来寒食雨,春风开遍野棠花。(明/明秀《过孙山人故居》)27.谁在纱窗语?是梁间双燕多愁,惜春归去。

(清/朱彝尊《金缕曲·初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