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全部古诗词分类

1.古诗归类大全

离别: 1、《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四季 春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夏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秋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冬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爱情古诗 1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无题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

2.初中语文古诗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3.70首古诗分类

一、春景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 二、夏景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杨万里《小池》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曾畿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三、秋景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 张继《枫桥夜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 杜牧《山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 白居易《暮江吟》四、冬景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柳宗元《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五、爱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 杜甫《春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六、山水田园诗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 李白《独坐敬亭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山水:日照香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 李白《望天门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田园:昼出耘田夜积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范成大)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七、送别诗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刘禹锡)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八、友情诗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九、思乡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十、动物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根本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画眉鸟》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 罗隐《蜂》十一、描写鸟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十二、托物言志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墨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 郑燮《竹石》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十三、边塞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 王翰《凉州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 王昌龄《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焕《凉州词》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

4.古诗分类

古诗分类一般指古诗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1简介编辑文征明诗作古体诗,又称古风。

《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这些汉族诗歌也称为“风”。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了一个专题名称。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

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古诗源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郑板桥诗作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2古诗分类编辑王安石诗作中国古代汉族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

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人教版八年级(下)在《诗五首》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中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咏柳》又九年级(上)知识短文《怎样读书》中说:“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这里的叫法,不符合习惯。人们习惯上把杜甫的《茅屋》一诗叫做“七言古体诗”,而把岑参的《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体”,编者也明显看到了两诗的“异”,所以出了这样的问题。

而杜甫的《三吏》《三别》虽然在形式上与“古风”同为五言,但习惯上人们把《石壕吏》叫做“新乐府”,而不叫“古风”。为了说清这个问题,需要对中国古代诗歌体式作一简要回顾。

胡令能诗作[1]我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的五、七言诗提供了先例。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中国诗歌之源。

至汉代,出现了专门负责搜集各种汉族诗歌、民歌的机构“乐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响的是汉族民间诗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汉乐府民歌”。它最大的特点是现实性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

如教材八年级(上)中的《长歌行》及高中课本中的《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宗”的“汉乐府”。汉乐府民歌的内容体式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至东汉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出现,其中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许多特点,这对古诗体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及唐代,汉乐府的发展衍变形成两种主要的形式。曾几诗作一种是文人以模拟为创作的“古题乐府”(也叫“旧题乐府”),它借用“汉乐府”的题目,写新的内容,犹如“旧瓶装新酒”,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七上)、杨炯的《从军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九下)、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高中)等。

这些诗歌的特点是虽沿用了汉乐府的题目,但写的内容是新的,不过与原题有一定的联系,如“从军行”与军队军事有关,“雁门太守行”与边塞有关。文人模拟乐府在内容上从汉乐府的叙事为主转变为以抒情为主;在形式、手法上,则借鉴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了文人色彩,提高了艺术品位。

“古题乐府”有五言与七言两种形式。七言的古题乐府,今能见到最早的是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至南朝齐梁时的鲍照始大力为之,写出了《拟行路难》(18首)等。

乐府诗可以歌唱,而七言乐府体主要是以吟诵为主,在内容篇幅上,一般比较长,吟诵时如行云流水,一气而下。它可以自由转换。

5.小学古诗,分类

1、名胜古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崔颢)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杜甫)2、惜时: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陶渊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恨歌》)3、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颜真卿)4、夏天: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贾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山亭夏日》高骈)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白居易)5、母爱: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孟郊)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吆?(《晒旧衣》周寿昌)6、父爱:7、同学: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祖咏)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徒步归行》杜甫)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行路难五首》贺兰进明)8、思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王安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9、怀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王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寄李儋元锡》韦应物)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船。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10、赞老师: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勤求》葛洪)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广潜书》李觏)11、风: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动。

(《无题》李商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优胜。(《草》白居易)12、花: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李商隐)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刘禹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韩翃)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春思》皇甫冉)13、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终南望余雪》祖咏)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4、月: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宫词》顾况)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刘方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15、山水: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送友人》李白)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由于实在无法找到关于父爱的古诗,所以找了几首关于父亲母亲的现代诗]补丁 补丁一样生活着,他找到郁水霓裳上的破裂用纤维的体态棉的内心,他咬住故乡拼命捂住他的死穴。把家的褴褛藏进阴影一块流浪的布,找到18年的借口,成为配角在村庄的深处,被母亲穿针引线织成水井湾一幕最先受招安的流云 真理 打开郁水的两条岸,我在她睫影下的血丝里迷路已久黄豆一畦、绿豆一坎、红豆一坡我身陷五谷,秉承了籽实的基因,把土地的营养用完把母亲的肥沃花光。

我皮黄肉白,接过薪传的火我走过家乡前往异乡,怀揣着随处可以打开的真理:村庄,村庄,你注定让我中空质脆,终生迷惘 血色 在茫茫大雪中突围,父亲像一根孱弱的茅草跌进血泊,两间石屋在疼痛……雪花开了血花开了,母亲的额头神灯一样闪耀身体上的凹凸火苗一样颤动,命运一样摇曳一寸一寸的皮肤在积雪,在热爱,在沸腾为了生命的标本,又一株孱弱的茅草诞生了 [找这些真的很累,但也很开心。相对楼主有帮助]。

6.古诗的分类是什么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古诗两首”或“古诗三首”这类课文。

“古诗”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语。广义的“古诗”,泛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所有诗歌作品。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部分是律诗和绝句,但古诗不等于律诗、绝句。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是唐代人对唐代以前诗歌的称说,包括汉魏六朝各种形式的诗歌,如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体诗的共同特点是每首句数不限,字数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多种,不讲究平仄对仗。

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的形式所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一般称为“古风”。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的诗歌体裁,是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中的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7.诗歌的分类: 内容、题材、形式、体裁、国家 快快快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1.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2.按题材分类:(1)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概括一下,主要分为9种:1讽刺 2爱情 3哲理4送别 5风景 6抱负 7想像 8故事 9思想3.按体裁分类:古诗:古体诗 近体诗:绝句:4句 1、2、4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言,七字称七言 律诗:8句,4联 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4.按国家分类:本国诗歌和外国诗歌5.按形式分类: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这个不太确定)二、现代诗歌的分类:1.按内容分:叙事诗和抒情诗2.按形式分类: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3..按国家分类:本国诗歌和外国诗歌。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