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辩证唯物主义的诗句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唐代诗人李白 2.蕴含唯物辩证思想的古诗词【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5261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4102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1653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专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属,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3.辨证唯物主义例子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2、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强调关键部分的作用:木桶原理、一招不慎全盘皆输.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5、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内外因的辩证统一.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7、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福祸相依. 8、矛盾的普遍性.桃花源(反例) 9、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 10、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白马非马(反例) 11、主次矛盾.射人先射马. 12、矛盾的主次方面.国有经济是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