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小学古诗词意境画

1.怎样引导小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

怎样引导小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节奏明快,语言精炼,意境悠远,内涵丰富,每一首都晓畅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起来曼妙无比。因此,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感受诗意的美好,浸染学生的心灵。一、诗画结合,别有洞天我们知道,苏轼的诗,诗中有画;苏轼的画,画中有诗。其实,不独苏轼,很多诗人都是如此,不过苏轼更具有代表性罢了。仅仅通过语言来分析古诗,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是不完美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展开教学,师生一起动手,结合文本的图画,让小学生画简笔画,不求形似,唯求神似。1.教师示范画。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用简笔画的形式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美,增进对古诗的认识。如在学习孟浩然《春晓》一诗时,我将一幅晨起鸟鸣图,用简笔画描摹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我重点勾画了叽叽喳喳的小鸟和一地零落的花瓣,将诗与画巧妙结合,一个雨后清晨,鸟鸣花谢的场面展现在孩子面前。借助图画,。

2.古诗《画》诗意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

惊:吃惊,害怕。

扩展资料:

赏析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

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

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