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元宵节的诗句1、《元夕赐观灯诗 》 太平时遇元宵节,金台雪霁流华月。六鳌海上戴山来,万叠崔嵬壮京阙。 晴峦削出青芙蓉,花开宝炬酣春红。玉树琼枝郁葱茜,珠宫贝阙光玲珑。 蓬莱深处五云绕,清跸声传来辇道。雉尾遥瞻扇影移,螭头近接炉烟袅。 千官环佩铿锵鸣,箫韶迭奏谐春声。仙驭遥从九天下,祥光烨烨辉彤庭。 天人协应龙颜喜,敕赐开筵玉墀里。花插乌纱映锦袍,酒斟玉斝浮香蚁。 筵前戏乐年年逢,伶官献技殊不同。妙舞蹁跹当午夜,清歌宛转摩苍穹。 圣皇远超尧舜德,端拱垂衣临万国。九重穆穆自无为,四海熙熙登寿域。 微臣何幸际明时,鹓班叨列承恩私。自知浅薄渐无补,祝颂长歌天保诗。 2、《元宵后闻雁》 昨夜元宵节,今晨鸿雁音。 索居才入耳,为客即惊心。 楚雪江湖远,燕云关塞深。 翻然动春兴,出户巳难寻。 3、《大江东去 其四 春日喜雪,次东坡韵 》 新春前后,见三白、真是皇家瑞物。万里江山同一色,晃漾银城铁壁。 田父增欢,都人咸喜,相庆今年雪。琼楼玉宇,望中掩映雄杰。 长安景色堪夸,指瑶林琪树,依稀梅发。寂寂千山飞鸟静,野径人踪稀灭。 素夺鸥群,皓迷鹤屿,翠失长松发。元宵节近,交光应待明月。 4、《送仲指挥南还》 去年送君春已过,花落莺啼蓟门路。今年仍作远游人,风雪还家岁行暮。 滦河半夜渡层冰,千里淮扬十日程。杨子江头沽酒宿,蓟门树里听鸡行。 到家应近元宵节,细柳营边新草发。刀斗无声清夜长,旌旗有影蛮烟绝。 去年携酒送君时,有约封侯来更迟。今年复送长安客,却忆从前送别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 2.元宵节的诗句大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诗词爱好者扫我头像,有惊喜哦! 3.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如下: 1、《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代: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2、《观灯乐行》 唐代: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3、《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宋代: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4、《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宋代:朱敦儒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5、《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宋代: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6、《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 宋代:佚名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7、《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明代:赵时春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宵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8、《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9、《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10、《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0首如下:1、《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宋代:刘克庄繁灯夺霁华。 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2、《观灯乐行》唐代: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3、《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宋代:李持正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4、《好事近·春雨细如尘》宋代:朱敦儒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5、《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宋代:苏轼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平原不似高阳傲。 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6、《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宋代:佚名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7、《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明代:赵时春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宵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8、《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9、《正月十五夜灯》唐代: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10、《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元宵节的诗句: 1、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____蒋捷《女冠子·元夕》 2、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____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____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____符曾《上元竹枝词》 5、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____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6、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____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7、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____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8、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____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9、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____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有关于元宵节的五首古诗词有关于元2113宵节的五首古诗词: 1、《十五夜观灯》 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京都元夕》 金朝:5261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4102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3、《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1653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4、《十五夜观灯》 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内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5、《观灯乐行》 唐代: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容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7.含元宵节的诗句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扩展资料: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8.元宵节的诗句 古诗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原文: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原文: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原文: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原文: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 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哪家看见明月都不会干坐着,哪里有人家听闻有灯火闪烁不来看? 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原文: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译文: 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如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于门”。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著,同着,犹“有”。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