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尔雅古诗词鉴赏作业答案

1.古诗鉴赏 (答案简短一些)

1 诗人通过那一句将室内景像联系起来?那两句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友谊?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屋内。“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两句表现了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和对农家生活的喜爱。2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入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做一个简短的赏析。

答:上句写村舍绿树环抱,别有天地,下句轻拓笔锋,郭外青山依依相伴,村庄又不孤独,村庄显得清淡幽静而不孤僻。3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的“合”“斜”用得好,好在哪里?答:“合”、“斜”两字,看似随便,其实写出诗人到村庄的顾盼情景。

正是诗人与友人感情融洽,才显得顾盼自如,才可准确写出村庄的外围轮廓。如果两字用的太刻意,故作风雅,就不能展现诗人在农庄的情景。

2.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课后作业答案

从这里面找吧,基本都有了。

答案在下面1、“诗言志”出自哪本书? (1分) A.《书经》 B.《诗经》 C.《尚书》 D.《易经》 2、本视频中所讲的诗与词的不同之处是? (1分) A.形式不同 B.诗言志 C.产生背影 D.表达方式 3、关于“词”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 B.最早与情有关 C.产生于歌台舞榭 D.音乐称为宴乐 4、“词”所配合宴乐没吸收哪个? (1分) A.清乐 B.胡乐 C.法曲 D.雅乐 5、《花间集》是谁编写的? (1分) A.温庭筠 B.赵崇祚 C.韦庄 D.李璟 6、《花间集》大多数内容是什么? (1分) A.壮志 B.江南风光 C.美女跟爱情 D.仕途 7、“小山重叠今明灭”中的“小山”指的是? (1分) A.眉毛 B.山峰 C.屏风 D.枕头 8、“弄妆梳洗迟”中的“弄”是什么意思? (1分) A.观赏 B.同梳 C.摆弄 D.照 9、司马相如《长门赋》为谁而作? (1分) A.霍皇后 B.上官皇后 C.窦皇后 D.陈皇后 10、男子写“思妇”和“怨妇”是因为? (1分) A.表达爱慕 B.寄托相思 C.自身也被迫弃 D.为女子不平 11、小词不会写的是? (1分) A.美女 B.游子 C.怨妇 D.思妇 12、刘永济的《鹧鸪天》没写哪个? (1分) A.玉屏 B.犀角 C.絮影 D.朱颜 13、关于温庭筠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用鸾镜、花枝、娥眉 B.《花间集》里收集的作者 C.以词言志 D.给人一个深刻的、高层次的联想 14、关于韦庄的《菩萨蛮》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有一个系统 B.第三人称 C.美女与爱情 D.致思唐之意 15、“不辞镜里朱颜瘦”中的“镜”表示什么? (1分) A.反省 B.现实 C.镜子 D.照镜子 16、“风飘万点正愁人”中“飘”的是什么? (1分) A.树叶 B.柳絮 C.清风 D.花瓣 17、从本视频中冯延巳表达的是什么? (1分) A.精美的物象 B.闲愁 C.相思 D.死生离别 正确答案:B、闲愁 18、“一晌”在中国的诗词里边是什么意思? (1分) A.短暂 B.一上午 C.一夜 D.一天 19、关于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上七下七 B.思妇 C.众芳芜秽 D.美人迟暮 20、“美人迟暮”哀叹哪一个? (1分) A.“美志不遂” B.人老色衰 C.时间无几 D.希望渺茫 21、关于李后主及《相见欢》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B.雕章琢句 C.美好短暂易失 D.前期作品 22、关于李煜的《虞美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后期作品 B.写他破国亡家的悲哀 C.复国之心 D.永恒跟无常的对比 23、《越调斗鹌鹑》是叶嘉莹什么时候作的? (1分) A.避难 B.结婚 C.生子 D.美国 24、“余生何地惜余阴”是何时发出的感慨? (1分) A.申请回国 B.回国前 C.居住台湾 D.回国后 25、王国维求学途中到上海先进了? (1分) A.时务报馆 B.农学社 C.东文学社 D.强学社 26、王国维的文学评论是受谁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1分) A.黑格尔 B.叔本华 C.马克思 D.康德 27、关于《人间词话》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中国古代诗话、词话的形式 B.白话形式 C.“境界说” D.最早是零碎的 28、下面哪个不是本视频所说的“境界说”? (1分) A.词以境界为最上 B.“造境” C.“写境” D.观念清楚 29、本视频关于“境界”没有提到的是? (1分) A.词的美感 B.写真景物真感情 C.境界就是一切 D.使所写的外在的景物生动活泼起来 30、哪个不属于晚清的四大词人? (1分) A.王国维 B.况蕙风 C.朱祖谋 D.王鹏运 31、关于张惠言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受端木埰的影响 B.影响到晚清 C.常州词派 D.推尊词体 32、临桂词派是受了谁的影响? (1分) A.张惠言 B.端木埰 C.王国维 D.况蕙风 33、西方的文学理论说语言是什么? (1分) A.表达方式 B.一种符号 C.沟通工具 D.记事途径 34、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下面哪个不是? (1分)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35、下面哪个不是本视频说王国维《人间词话》带给我们的困惑? (1分) A.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却举的是诗的例子 B.诗词都能写真景物真感情 C.诗有没有境界 D.词为何有境界 36、下面不是王国维所认为诗词区别的是? (1分) A.词言长 B.诗景阔 C.词能言尽诗之所言 D.词体要眇宜修 37、关于“词之言长,诗之景阔”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词可有长篇幅的词 B.诗言志是显意识的 C.诗境界开阔 D.词给人以无限联想 38、王国维真正对小词的体会是? (1分) A.“美感” B.“言长” C.“境界” D.“在神不在貌” 39、“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中王国维看到了什么? (1分) A.“近黄昏” B.“众芳芜秽” C.“夕阳无限好” D.“美丽易失” 40、一部作品给不给你联想关键在什么? (1分) A.写法 B.曲调 C.长短 D.语言 41、“莲”在古语中不代表什么? (1分) A.怜爱 B.相思 C.美物 D.爱情 42、叶嘉莹觉得欧阳修的《采莲曲》中真的让人心动起来的是? (1分) A.“暗露双金钏” B.“照影摘花花似面” C.“离愁引著江南岸” D.隐隐歌声归棹远” 43、“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是谁写的? (1分) A.李之仪 B.欧阳修 C.王国维 D.叶嘉莹 44、真正开始就词论词,说。

3.【高中古诗词鉴赏题要有答案的20篇以上】

2010年高考题(10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10年全国卷Ⅱ)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10年北京卷)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①、四海,指天下.②、漫漫,广阔无边.③、被,覆盖.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⑤、徂(cú)晖,夕阳的余辉.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鵷”.相传鵷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鸾栖息的树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之处.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参考答案:(1)(3分) A(2)(4分)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0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译文: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它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

4.古诗词鉴赏,(答案简短一些)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

夕阳、落花、归燕这两句诗用了对偶想象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心中的孤寂与茫然!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赋中有比,委婉含蓄地抒写了别怀旧之情.还可以理解成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写出曾经花繁叶茂的得意生活及秋来花谢萧落无奈失意;后句“似曾相识燕归来”则是写秋尽冬过,春暖燕回一派重生新机蓬勃向上,对新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似乎已展望着新一度的花繁叶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好处:落花归燕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通过对比的手法使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或作品的主题(主旨)更加突出 .。

5.求作业答案:诗歌鉴赏

1.(1)怀念故友

(2)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三: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意对即可)

6.尔雅通识中华诗词之美作业答案

1、《越调斗鹌鹑》是叶嘉莹什么时候作的? (3.0分) A.避难 B.结婚 C.生子 D.美国 2、辛弃疾的“举头西北浮云”取自谁的“西北有浮云”? (3.0分) A.庄子 B.司马相如 C.李白 D.曹丕 3、关于西方的诗说法不正确的是? (3.0分) A.注重表演 B.注重高潮、情节 C.包括戏剧 D.包括史诗 4、“风飘万点正愁人”中“飘”的是什么? (3.0分) A.树叶 B.柳絮 C.清风 D.花瓣 5、王国维的文学评论是受谁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3.0分) A.黑格尔 B.叔本华 C.马克思 D.康德 6、“莲”在古语中不代表什么? (3.0分) A.怜爱 B.相思 C.美物 D.爱情 7、关于《南溟》说法不正确的是? (3.0分) A.名字取自《庄子》 B.一九五零 C.台湾时期作品 D.美梦消散 8、“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是谁写的? (3.0分) A.李之仪 B.欧阳修 C.王国维 D.叶嘉莹 9、本视频中的王沂孙的词是咏什么? (3.0分) A.蝉 B.荷 C.梅 D.竹 10、男子写“思妇”和“怨妇”是因为? (3.0分) A.表达爱慕 B.寄托相思 C.自身也被迫弃 D.为女子不平 11、“不辞镜里朱颜瘦”中的“镜”表示什么? (3.0分) A.反省 B.现实 C.镜子 D.照镜子 12、关于周邦彦说法不正确的是? (3.0分) A.声音的拗折 B.行文用笔常常意料之中 C.前后若不相蒙 D.说的不直接 13、关于《尔雅》说法不正确的是? (3.0分) A.中国古代的一本字书 B.解释很多的名物 C.解释了很多草木的名字 D.诗集 14、最早的词学困惑是从哪引起的? (3.0分) A.曲调 B.押韵 C.对仗 D.歌辞之词 15、《花间集》是谁编写的? (3.0分) A.温庭筠 B.赵崇祚 C.韦庄 D.李璟 16、临桂词派是受了谁的影响? (3.0分) A.张惠言 B.端木埰 C.王国维 D.况蕙风 17、关于莲花、荷花的诗词,这里认为最有名的是? (3.0分) A.《爱莲说》 B.《莲花》 C.《咏睡莲》 D.《爱莲》 18、王国维真正对小词的体会是? (3.0分) A.“美感” B.“言长” C.“境界” D.“在神不在貌” 19、关于兴说法不正确的是? (3.0分) A.从真正眼前的景物引起来的感发 B.“怅望西溪水,潺湲就奈尔何” C.用物来比喻心 D.“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 20、西方说诗歌里边表现情意有几种关系,下面哪个不正确? (3.0分) A.外应物象 B.寓托 C.象征 D.显喻 21、真正开始就词论词,说词里边有深刻的意思的是? (3.0分) A.王国维 B.周济 C.张惠言 D.董晋卿 22、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下面哪个不是? (3.0分)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23、“菡萏香销翠叶残”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觉,说明王国维是从什么给我们的联想? (3.0分) A.项链结构 B.同义结构 C.显微结构 D.宏观结构 24、关于张惠言说法不正确的是? (3.0分) A.“意内而言外谓之词” B.“兴于微言、以相感动” C.“贫而乐、富而好礼” D.“低回要眇、以喻其志” 25、关于《浣溪沙》说法不正确的是? (3.0分) A.为南开马蹄湖的荷花而做 B.“荷花凋尽我来迟” C.“云天字字写相思” D.“来送黄昏一抹红” 26、本视频关于“境界”没有提到的是? (3.0分) A.词的美感 B.写真景物真感情 C.境界就是一切 D.使所写的外在的景物生动活泼起来 27、刘永济的《鹧鸪天》没写哪个? (3.0分) A.玉屏 B.犀角 C.絮影 D.朱颜 28、关于“词”说法不正确的是 (3.0分) A.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 B.最早与情有关 C.产生于歌台舞榭 D.音乐称为宴乐 29、一部作品给不给你联想关键在什么? (3.0分) A.写法 B.曲调 C.长短 D.语言 30、“诗言志”出自哪本书? (3.0分) A.《书经》 B.《诗经》 C.《尚书》 D.《易经》 判断题(10分)1、诗中包涵了一种“潜能”,所以说是“诗言志”。

(2.0分) 是 否 2、长调如果直抒,不用代词就没有词的美感。 (2.0分) 是 否 3、“小词”地位虽低,但一定程度上也是言志的。

(2.0分) 是 否 4、比是由物及心。 (2.0分) 是 否 5、“过尽千帆皆不是”是韦庄的词句。

(2.0分) 是 否。

7.古诗鉴赏题和答案

岁 暮[唐]杜 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寂寞”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确实孤单寂寞;二是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寂寞。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圣,尽管年过半百,他的胸中依然跳动一颗不已的“壮心”!一个“惊”字,把他那颗报国的“壮心”在听到外敌入侵之后,砰然一动,豪情顿起的心情表露无遗。

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县,邀请旧日好友一起饮酒庆祝,喝到醉醺醺的时候,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这首《大风歌》。前两句诗气魄豪壮,雄迈飞扬,充分表现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以的气概。后一句诗表达了刘邦要巩固他的统治,急须招揽人才的心情,依据史书记载,刘邦唱此歌时,"泣下数行",可见他情绪十分激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