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冬天很冷的诗句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刘驾《苦寒吟》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杜甫《公安县怀古》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诗经·小雅·角弓》 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形容天寒冷的诗句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乔岩簇冷烟,幽径上寒天。——元·李衍《幸秦川上梓潼山》 切切夜闺冷,微微孤烛然。——唐·徐彦伯《孤烛叹》 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唐·张籍《横吹曲辞•出塞》 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唐·张籍《楚妃怨》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有关化雪的诗句1、《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译文: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马声洪亮,催促主人上路。 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你的志向像鸿雁一样鲜明,踌躇满志,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般空虚。 我们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2、《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宋代: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 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 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译文:春天来临,南楼上的积雪已经化尽。春到来,元宵灯节期间群花也依次绽放。 刚下过小雨仍有寒意,独自一人依靠着阑干思绪飘远。 不要总是依靠在阑干上,因为眺望远方也只能看到那层层叠叠的烟水。 汴梁在哪里呢?被黄昏时的云霞与雾气遮住了。 3、《观猎》——唐代: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狂风声里,角弓鸣响,将军狩猎渭城郊外。 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锐利;冰雪消融,马蹄格外轻快。 转眼已过新丰市,不久又回细柳营。 回头远眺射雕荒野,千里暮云平展到天边。 4、《青松》——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5、《早梅》——唐代: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 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译文: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