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大雪很白的诗句

1.描写大雪的诗句

描写大雪的诗句如下:

1、高丽妃子初封册,六月阴寒大雪飘。——周宪王《元宫词》

2、鹿皮破尽惟斑在,大雪关门拥坏床。——徐渭《卖貂》

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5、西风满天雪,何处报恩人。——齐己《剑客》

6、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7、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孟浩然《南归阻雪》

9、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孔平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10、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11、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12、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3、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4、雪夜小饮赠梦得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2.有没有描写雪很纯洁,很白 的诗句 最好有作者 谢了 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3.形容白雪的诗句

形容白雪的诗句:

1、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3、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姜夔《暗香疏影》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5、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沈约《昭君辞》

6、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7、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宋)

8、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近代)

4.形容大雪后的诗句

1、《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宋代: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释义:

只知道寻觅胜景而忘了天寒,偶立在春风中夕阳晚照之间。

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软红的光芒里涌来座座银山。

东山的积雪留不到天放新晴,多成了湿润的泥土少许成冰。

我最喜欢那东山晴后的雪景,发愁适合观赏而不适合攀登。

2、《望雪》唐代: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释义:

冷的天气里山林上空的云都好像被冻住了,洁白的冰雪凝聚了江山。

看似美丽的风景却是一碰即碎的画卷,好像被风吹斜了一半。

天空到处飘散着雪花仿佛不需要化妆的大地也画上了浓妆,满山遍野的树都在尽情的用花瓣展现自己的美丽。

望着天空上快落下的太阳自己有一丝愧疚,没有早上美丽的晨霞,也不会有黄昏邂逅的七彩。

3、《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唐代: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释义:

大风卷走寒冷的云朵,昨晚虽然下了雪但今天天气晴朗了。江边的烟雾一扫而空,于是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轻盈。

(诗人目光所及处)屋檐下几片空地的积雪没有人打扫,(诗人挑灯夜读)不经意间,又是一个晚上过去。

4、《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唐代: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释义:

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

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

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

试问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5、《雪晴晚望》唐代: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释义:

独倚竹杖眺望雪霁天晴,只见溪水上的白云叠叠重重。

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盖的茅舍,闪着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

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远远地,听见了悠扬的暮钟。

6、《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释义: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5.有没有描写雪很纯洁,很白 的诗句 最好有作者 谢了 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

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

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在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

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

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内容: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

炎炎进火不住添。要晓得通红无焰烟。

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如此三千。

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

家园自有甘露泉。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内容: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1、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美呀! 2、那雪花洁白如玉,它是天宫派下的小天将,还是月宫桂树上落下的玉叶呢?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

3、大雪纷纷扬扬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 4、雪让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

大地一片银白,一片洁净,而雪花仍如柳絮,如棉花,如鹅毛从天空飘飘洒洒。 5、初下雪时,往往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随风轻飘,随着风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来越大,像织成了一面白网,丈把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6、雪,盖满了屋顶,马路,压断了树枝,隐没了种种物体的外表,阻塞了道路与交通,漫天飞舞的雪片,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一体。 7、风越来越大了。

那朵小云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浓云,慢慢地升了起来,扩大起来,渐渐遮满了天空。

6.形容大雪纷飞的诗句

1、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____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2、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____杜甫《对雪》

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____高骈《对雪》

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____李颀《古从军行》

6、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____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7、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____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8、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9、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0、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11、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2、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13、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

1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5、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16、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7.表示大雪的诗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暮雪助消峭,玉尘散林塘”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消残”

“江南雪,轻素减云端”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谁剪轻琼作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

“投宿侵征骑,飞雪满孤村”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

“秦城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惟第宅,所务在追游……”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描述大雪的诗句

《临江仙·寒柳》

清代: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译文:

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冬日的积雪冰层、严寒的风所摧残了,五更时这株柳树只显得凄冷萧疏。皎洁的明月无私普照,无论柳树稀疏还是繁茂,都把自己的光芒给了它。特别是在这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

如今斯人已逝,即使梦里相见,可慰相思,但好梦易断,断梦难续。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