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考对于古诗词的要求

1.人教版初中中考要求默写的古诗词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周敦颐《爱莲说》)10、登临吴书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1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1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1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2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2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2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2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2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27、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2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3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3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3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3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痩。(李清照《醉花阴》)38、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4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4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4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三首)4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李白)4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首)韩愈)46、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李贺)4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杜牧)4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49、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曲 张养浩)50、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王安石 )。

2.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我那时候学校只要求背诵.没其他要求.中考时候只有默写.现在好像要求理解,有诗歌鉴赏了吧. ☆迷路天使☆ 回答采纳率:42.8% 2008-12-02 07:34 课标相关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有关诗词赏析的考查内容一般注意这样几个方面:划分诗句节奏、分析诗歌内容、诗词语言的理解、艺术特色赏析、诗词意境的理解与感悟、比较诗词(文)的异同。命题的文本偏重于古诗词曲,但现代诗歌的考查也不容忽视。

豪 回答采纳率:35.4% 2008-12-09 22:03 呵呵,应该不是太难的就像上面的回答一样 欣赏诗歌 会描述几种类型的诗歌就可以了吧 静待夜阑珊 回答采纳率:10.4% 2008-12-13 11:47。

3.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我那时候学校只要求背诵.没其他要求.中考时候只有默写.现在好像要求理解,有诗歌鉴赏了吧.

课标相关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有关诗词赏析的考查内容一般注意这样几个方面:划分诗句节奏、分析诗歌内容、诗词语言的理解、艺术特色赏析、诗词意境的理解与感悟、比较诗词(文)的异同。命题的文本偏重于古诗词曲,但现代诗歌的考查也不容忽视。

呵呵,应该不是太难的就像上面的回答一样欣赏诗歌会描述几种类型的诗歌就可以了吧

4.对于初中古诗词该怎么办

(一)未雨绸缪 抢占先机

所谓“未雨绸缪抢占先机”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说白了就是预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布置的预习是带有作业性质的预习。例如,我会先利用小黑板把生字词写出来让学生做,要求学生把关于此诗词的作者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来;我还喜欢让学生课前写一段与诗词内容有关的话,以便与诗词进行一个比较学习,明白诗词语言的精练,使他们在语言上有所收益等等。当然预习作业必须是有针对性和适量的,否则就适得其反了。而要做到有效,就需要老师认真地花精力去备课,引导学生进入最好的课前准备状态。

(二)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出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如从音节和意义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形成。相信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三)一读一问循序渐进

无可否认,多读是有其重要的作用的,但若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引,相信读的效果会好很多。在教学中,我喜欢采用读思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一读解决一问题的模式。例如,一读诗词,读准音;二读诗词,读出节奏;三读诗词,弄明诗词意;四读诗词,抓住“诗眼”;五读诗词,体会意境;六读诗词,体会情感……这样,能使教学显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也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设计的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所以收到了较理想的课堂效果。

(四)学法渗透 举一反三

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法。方法学到家,怎考都不怕。只要对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掌握好,就能达到一个较理想的自主状态。所以在教学诗词时,我都会时时进行学法的指导渗透,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方法。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词时,我就会说欣赏古诗词一般方法的第一步是什么当到某一相应环节时,我又会结合讲授内容提方法。教授另一首诗词时,也会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回忆方法,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活学活用。当每一次利用一首待词完整地讲完方法时,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学一两首诗词,圈点批注、质疑,然后师生合作探究,进行互动的讨论。

(五)改变体裁 想象体会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他们都迫切地需要了解诗词意,明白诗词的字面意思。他们也就认为翻译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时也因应实际进行了。但是,我认为,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我花在此的时间是相当少的。我更多的时间是花是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意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5.人教版语文中考要求背诵的古诗是哪些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5.《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上册课外: 1.《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9.《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下册课内: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七年级下册课外: 1.《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9.《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八年级上册课内: 1.《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

6.09年中考语文要求背诵古诗文中考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2009年中考必背的古诗文篇目(按朝代先后排列): (一)必背诗词34首 1) 《关雎》(诗经) 2) 《蒹葭》(诗经) 3) 《砚沧海》(曹操) 4) 《饮酒 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6) 《使至塞上》(王维) 7) 《次北固山下》(王湾)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9) 《行路难》(李白) 10) 《望岳》(杜甫) 11) 《春望》(杜甫) 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4) 《观刈麦》(白居易) 15) 《白雪歌迭武判官归京》(岑参) 1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18)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催 李 贺) 19) 《赤壁》(杜牧) 20) 《泊秦淮》(杜牧) 21) 《夜雨寄北》(李商隐) 22)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3)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4)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25)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26)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2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28) 《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2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0) 《游山西村》(陆游) 31) 《过零丁洋》(文天祥) 32)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33) 《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34)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二)必背古文16篇 1) 《论语十则》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 3) 《鱼我所欲也》(孟子) 4) 《曹刿论战》(《左传》)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 《出师表》(诸葛亮) 7) 《桃花源记 》(陶渊明) 8) 《三峡》(郦道元) 9) 《陋室铭》(刘禹锡) 10) 《小石潭记》(柳宗元) 11) 《马说》(韩愈) 12) 《爱蓬说》周敦颐 13)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4) 《醉翁亭记》(欧阳修) 15) 《岳阳楼记》(范仲淹) 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