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锣鼓”的诗句有哪些《题泾县水西寺》李忱 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 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 《九月十日偶书》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浣溪沙》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卢从愿 上将发文昌,中军静朔方。 占星引旌节,择日拜坛场。 礼乐临轩送,威声出塞扬。 安边俟帷幄,制胜在岩廊。 作鼓将军气,投醪壮士觞。 戒途遵六月,离赠动三光。 槐路清梅暑,蘅皋起麦凉。 时文仰雄伯,耀武震遐荒。 衽席知无战,兵戈示不忘。 伫闻歌杕杜,凯入系名王。 《边秋薄暮》苏颋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 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 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 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苏颋 駸駸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 雾洒旌旗云外出,风回岩岫雨中移。 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月树枝。 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龙池乐章》苏颋 西京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镇在天。 轩后雾图今已得,秦王水剑昔常传。 恩鱼不入昆明钓,瑞鹤长如太液仙。 愿侍巡游同旧里,更闻箫鼓济楼船。 2.形容锣鼓的词语有哪些锣鼓喧天,敲锣打鼓,鼓乐声声, 紧锣密鼓,鼓乐阵阵。 锣鼓喧天[luó gǔ xuān tiān] [释义] 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 [出处]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 造句:庆祝大会上彩旗飞舞,锣鼓喧天。 敲锣打鼓 [qiāo luó dǎ gǔ] [释义]①指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造句: 同学们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庆祝教学大楼的落成。 紧锣密鼓 [jǐn luó mì gǔ] [释义] 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出处] 刘绍棠《狼烟》四:“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 造句:在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兴兴扎花厂的招牌挂了起来。 3.形容敲锣打鼓,热闹非凡的成语锣鼓喧天:【基本解释】: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拼音读法】:luó gǔ xuān tiān 【使用举例】:周庸祐一一回发,赏封五块银子,各人称谢。少时,~,笙箫彻耳。(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二回) 【近义词组】:敲锣打鼓、吹吹打打 【反义词组】:哑然失声、万籁俱寂 【使用方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