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女性不比男性差的诗句

1.形容女子不差男子的诗句

1.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

2.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秋瑾

3. 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秋瑾

4. 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芝龛记》

5. 支撑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靴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军。 《芝龛记》

6.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娥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 《芝龛记》

7. 百万军中救父回,千群胡马一时灰。而今浙水名犹在,想见将军昔日才。 《芝龛记》

8. 谪来尘世耻为男,翠鬓荷戈上将坛。忠孝而今归女子,千秋羞说左宁南。 《芝龛记》

9. 忠孝声名播帝都,将军报国有良姝。可怜不倩丹青笔,绘出娉婷两女图。 《芝龛记》

10. 结束戎装貌出奇,个人如玉锦驼骑。同心两女肩朝事,多少男儿首自低。 《芝龛记》

11. 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芝龛记》

12. 女子如何?雄心共在!抖擞精神河岳新。召天下,我蛾眉英发,重整乾坤!《芝龛记》

13. 巾帼不让须眉的事例

《芝龛记》题后八章 董寅伯之王父所作传奇

1.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2. 支撑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靴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军。

3.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娥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

4. 百万军中救父回,千群胡马一时灰。而今浙水名犹在,想见将军昔日才。

5. 谪来尘世耻为男,翠鬓荷戈上将坛。忠孝而今归女子,千秋羞说左宁南。

6. 忠孝声名播帝都,将军报国有良姝。可怜不倩丹青笔,绘出娉婷两女图。

7. 结束戎装貌出奇,个人如玉锦驼骑。同心两女肩朝事,多少男儿首自低。

8.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

9.女子如何?雄心共在!抖擞精神河岳新。召天下,我蛾眉英发,重整乾坤!

2.形容女子比男人强的诗句

1、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清代:秋瑾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译文

祖国沉沦危亡忍不住感叹,东渡日本寻找革命同志。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身体。

叹路途之艰险梗塞,感慨自身漂泊无依。虽然远隔万里也要赴日留学。人们休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雄,连我那挂在墙上的宝剑,也不甘于雌伏鞘中,而夜夜在鞘中作龙吟。

2、娘子军

宋代:孔平仲 撰

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时嫁柴绍。高祖起兵反隋,绍与妻谋曰:“尊公欲扫平天下,绍欲迎接义旗,二人同去则不可,吾独行又俱后害,未知机如何?”妻曰:“公宜速去。予一妇人,临时自为计。”绍即间行至太原投高祖。

妻乃归酃县,散家资,起兵以应高祖,得兵七万人,颇多为女子,与太宗俱围京城,号曰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

译文

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地位低微时嫁给了柴绍。唐高祖率兵起义,柴绍和妻子商量说:“你父亲想平定混乱的天下,我想投奔起义军,一起离开不可行,我独自走后又害怕你有危险,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妻子说:“你应该速速离开。我一个妇女,到那时自己会有办法的。”柴绍立刻抄小路赶往太原投奔唐高祖(李渊)。

他的妻子则回到酃县,拿出家里的积蓄,组建一支军队来响应唐高祖(李渊),招募到的士兵有七万人,很多都是女子,和唐太宗(李世民)一齐包围了京城,号称“娘子军”。京城被攻下以后,她被封为平阳公主。

3、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清代: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译文

别说女子不能干英雄事业,看我乘风万里,只身东渡日本。孤帆外海天空阔,动我诗情,三岛上月色玲珑,入我梦境。想起国家亡给异族,令人悲酸;惭愧我奔走革命,到今一事无成。

这样大的国仇家恨使我伤心,哪能在客地春风中虚度光阴!

4、木兰歌

唐代:韦元甫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译文

(木兰的父母)到现在才知道生女儿原来同生儿子一样。门前都曾是木兰的旧部士兵,十年来一起出生入死。本来结下了兄弟的情谊,誓死共同战斗终不改变。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

木兰的旧部士兵惊慌地不敢上前,他们徒自叹着气而已。世上哪有这样的臣子,能有木兰这样的气节情操,忠孝两全,千古的英名哪里能够泯灭?

5、题木兰庙

唐代: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译文

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想想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她也将会和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一样,永远博得后世敬爱!

3.形容女子比男子强的诗句有哪些

1、现代·**《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释义:中华有很多非等闲的志向远大的女青年,不爱穿红红绿绿的服装,就爱持枪弄棒,练习武艺,保国卫家。

2、近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释义:不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杰人物,我墙上的宝剑每天夜里都在发出响声!说明女子也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3、清·董榕《芝龛记》: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释义:古今争相传女状头,谁说红颜女子不能封侯?沈家的女儿,曾经威名震动九州。

4、清·董榕《芝龛记》: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

释义:尸餐素位的朝臣都不可靠,精忠报国家还要依赖巾帼女子。壮哉的奇女子谈论军事,足以跟当年的花木兰相提并论。

5、清·董榕《芝龛记》:结束戎装貌出奇,个人如玉锦驼骑。同心两女肩朝事,多少男儿首自低。

释义:脱下戎装相貌出奇,坐骑驼着身着锦衣如花似玉的女人。同心协力的两女担负着朝事,不知有多少男人羞愧的低下了头。

扩展资料

巾帼不让须眉的典故

梁红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为抗金名将韩世忠。建炎四年春,金军从杭州饱掠北归。韩世忠的部队已紧急出动,沿运河水陆两岸齐头并进,抢先占领京口一带的金山、焦山,专截金兀术的归路。当天金兀术就给韩世忠下了战书,约定第二天开战。

第二天早晨,梁红玉早已结束停当,戴着雉尾八宝嵌金珠金凤冠,穿一领锁子黄金甲,围着盘龙白玉带,端坐在中军的楼船上面指挥战斗,在最激烈的时候,梁红玉亲自擂鼓助威,宋军士气百倍,一天战斗打下来打得金军心胆俱寒,把金兀术的军队困在了黄天荡内。

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谋,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8000宋军对10万金军,,包围敌军达四十八天之久,名震华夏。黄天荡一战使金军丧胆,再也不敢随便过长江南侵。后来韩世忠和岳飞、张俊一起三路大军北伐,梁红玉专门训练出一支女兵队伍,屡立奇功。

岳飞被害后,韩世忠愤然辞官,与梁红玉归隐杭州西湖。1151年,韩世忠病逝。不到两年,梁红玉也悒郁而逝。夫妇合葬于苏堤灵岩山下。后来,大家都以巾帼不让须眉来称赞梁红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巾帼不让须眉

4.说明女人不比男人差的古诗

从三月里款款走来的女子仿佛盛开的玫瑰,轻轻奏响了世界上最美的赞歌在春天苏醒的大地上放飞希望如春风一般明媚,似阳光一样灿烂从三月里款款走来的女子伸出双手捧出蔚蓝海水般冷静的智慧带着明月皓洁的神秘淡而清,美而雅,宛若清池里洁白的莲花女人如画,如一抹桂林山水,清丽、神奇女人如烟,仿佛温婉朦胧的江南水乡,安详、静谧女人如歌,似淙淙如练的飞瀑,开朗、奔放女人如水,宛然山间清澈透明的小溪,纯净,润泽性情沉静的女人,宁静端庄、仪态大方姿态优雅的女人,如天山般秀丽、妩媚、神采飞扬……。

5.说明女人不比男人差的古诗

从三月里款款走来的女子

仿佛盛开的玫瑰,

轻轻奏响了世界上最美的赞歌

在春天苏醒的大地上放飞希望

如春风一般明媚,似阳光一样灿烂

从三月里款款走来的女子

伸出双手捧出蔚蓝海水般冷静的智慧

带着明月皓洁的神秘

淡而清,

美而雅,宛若清池里洁白的莲花

女人如画,如一抹桂林山水,清丽、神奇

女人如烟,仿佛温婉朦胧的江南水乡,安详、静谧

女人如歌,似淙淙如练的飞瀑,开朗、奔放

女人如水,宛然山间清澈透明的小溪,纯净,润泽

性情沉静的女人,宁静端庄、仪态大方

姿态优雅的女人,如天山般秀丽、妩媚、神采飞扬……

6.形容女人不懂男人的诗句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冯延巳《长命女》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