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梅花爱情的诗句大全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 红梅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花 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如何入得来? 雪梅(其一)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卜算子 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居简 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 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 墨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梅花落 隆冬十二月,寒风西北吹。 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 留恋逐霜彩,漫步下冰斯。 何当与春日,共映芙蓉词。 香色俱佳 别具一格——谈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2.描写梅花的古诗和它表达的情感香色俱佳 别具一格——谈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 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 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 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 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 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较之前两句,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 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 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 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3.抒发对梅花感情的段落不要诗句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不拔的品质.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 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 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 梅、颂梅者极多.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 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 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 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 这是一篇天涯网友zyl66523写梅花的散文:. 每到严冬,我居住的小区里的梅花就会争相开放,不但样子好看,还不断散发出阵阵幽香,即便是在家中,只要打开窗叶,就能闻得到,即使是被冬日的阴霾搞得慵懒地人也能为之精神一振,仿佛是被一个可人的美眉妹妹柔软的手掌抚摸过一般,陷入陶醉之中. 梅花是一种在西南地区及其普通的植物种类,属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四川成都历来以梅花美而著称.早在唐代,著名诗人陆游就有:“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 浣花溪现在已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园,每天游人如织,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徜徉在溪水边,花丛中,欢声笑语和着鸟儿们的叽喳声相映成趣.梅花是浣花溪公园的主要观赏植物,这个时节去,梅花开的正盛.粉红的花海一直望不到尽头,有一种腾云驾雾做疑似神仙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 对梅花的来历,古人曾经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相传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原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一人惆怅不已, 后来这个故事就被引以为梅花的来历了. 中国人不只是喜欢梅花的美丽,还从梅花极其耐寒的品质里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在一首古诗里写道: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用梅花暗喻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还有一段来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里“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恐怕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了. 中国的历代文人墨客,少有不赞赏梅花的,“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这句话也概括了梅花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最近几年,成都一些郊区的农民,发现城市里的市民都喜欢梅花,就大量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种植梅花.到梅花还是花蕾的时候将花枝砍摘下来,捆扎成大小长短不等的花束,用架子车推上,到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里兜售,很便宜,十元至三十元不等就可以买到. 许多市民将买回家的梅花养在花坛里,只要有充足的水分,过不了几天,原本是花蕾的梅花就会竞相开放,不但装饰了居家,还使家里芳香怡人,平添了许多温馨. 居民们从梅花里获得了美的感受,花农从梅花里获得了经济收益,两全其美的事情啊。 4.描写“梅花爱情”的诗句有哪些1、《忆梅》 唐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2、《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3、《梅》宋 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4、《梅》元 贡性之 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5、《蝶恋花·帘幕东风寒料峭》宋 欧阳修 帘幕东风寒料峭。 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 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 旋暖金炉薰蕙藻。 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 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5.抒发对梅花感情的段落 不要诗句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不拔的品质。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 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 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 梅、颂梅者极多。 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 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 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有关梅的传说故 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 这是一篇天涯网友zyl66523写梅花的散文:. 每到严冬,我居住的小区里的梅花就会争相开放,不但样子好看,还不断散发出阵阵幽香,即便是在家中,只要打开窗叶,就能闻得到,即使是被冬日的阴霾搞得慵懒地人也能为之精神一振,仿佛是被一个可人的美眉妹妹柔软的手掌抚摸过一般,陷入陶醉之中。 梅花是一种在西南地区及其普通的植物种类,属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四川成都历来以梅花美而著称。早在唐代,著名诗人陆游就有:“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 浣花溪现在已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园,每天游人如织,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徜徉在溪水边,花丛中,欢声笑语和着鸟儿们的叽喳声相映成趣。 梅花是浣花溪公园的主要观赏植物,这个时节去,梅花开的正盛。粉红的花海一直望不到尽头,有一种腾云驾雾做疑似神仙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 对梅花的来历,古人曾经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相传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 原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一人惆怅不已, 后来这个故事就被引以为梅花的来历了。 中国人不只是喜欢梅花的美丽,还从梅花极其耐寒的品质里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在一首古诗里写道: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用梅花暗喻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还有一段来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里“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恐怕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了。 中国的历代文人墨客,少有不赞赏梅花的,“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这句话也概括了梅花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最近几年,成都一些郊区的农民,发现城市里的市民都喜欢梅花,就大量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种植梅花。到梅花还是花蕾的时候将花枝砍摘下来,捆扎成大小长短不等的花束,用架子车推上,到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里兜售,很便宜,十元至三十元不等就可以买到。 许多市民将买回家的梅花养在花坛里,只要有充足的水分,过不了几天,原本是花蕾的梅花就会竞相开放,不但装饰了居家,还使家里芳香怡人,平添了许多温馨。 居民们从梅花里获得了美的感受,花农从梅花里获得了经济收益,两全其美的事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