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分别并带问号的诗句形容分别并带问号的诗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诗句理解:朽言化作神奇,始称作手。词人丢开眼如秋水,眉如春山的俗套譬喻,直说水是眼波横转,山是眉峰聚,快人快语,便觉清新可喜。藉此轻快的一笔,那友人所住的江南山水,也零点个成了美人儿的俏眉眼,活灵活现、盈盈动人了。顺此笔势而下,那词客的两大愁事----送春、送友、也全没了往常的缠绵徘徊,变得做来轻轻巧巧,全不费力。送春也没什么愁,江南还留得一段春;送人也用不上悲,友人还兴许赶得上春。不如叮咛一声"千万和春住"吧。你的幸运,也是欣慰。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南通)人,宋代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色。 2.求描写“分别”的诗《送别 》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话潭水身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闪途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卢纶的《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于易水送人一绝 》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离 》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3.填一填,分别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下面一些快速的表现回答问题快——回答问题快——(对答如流 眼疾手快 ) 航速快——(一日千里 ) 写字画图快——( 龙飞凤舞) 走路快——( 大步流星) 时间消逝快——(日月如梭 ) 水流快——(一泄千里 )另外形容快的成语: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风驰电掣 雷厉风行 一日千里 白驹过隙 【吹糠见米】 比喻收效快 【大步流星】 形容走得很快 【十万火速】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 【奔逸绝尘】 形容跑得极快,迅速前进 【鹰拿雁捉】 形容缉捕时的快速凶猛 【高才捷足】 亦作“高材疾足”.亦作“高材捷足”.①才能高而行动快. ②指才能高而行动快的人. 【令行如流】 谓命令的推行象水流向下一样迅速顺利 【屦及剑及】 《左传·宣公十四年》:“扞楚子呴投袂而起,屦及于窒息, 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杜预注:“窒皇,寝门阙.”后以“屦及剑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金断觿决】 如同金属的刀斧砍物,骨制成的锥子解结.形容决断迅速. 【连二赶三】 急忙;赶快. 【连三并四】 同“连三接二”. 【连三接二】 犹言接连不断. 【连三接五】 同“连三接二”. 【连三接四】 同“连三接二”. 【连三跨五】 形容动作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