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写晚年心境的古诗词

1.形容老年人心态年轻的诗句有哪些

1、《龟虽寿》——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2、《酬乐天咏老见示》唐代:刘禹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翻译: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3、《书愤二首》宋代:陆游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翻译: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5、《春日偶成》宋代:程颢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翻译: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2.描写晚年的诗句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包佶)

挥泪送回人,将书报所亲。

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

王粲频征楚,君恩许入秦。

还同星火去,马上别江春。

《朝中措》(李之仪)

新开湖水浸遥天。风叶响珊珊。

记得昔游情味,浩歌不怕朝寒。

故人一去,高名万古,长对孱颜。

惟有落霞孤骛,晚年依旧争还。

3.形容晚年的诗句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予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形容晚年幸福诗词)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德!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美。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形容晚年幸福诗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形容心态的古诗词

1、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2、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3、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5、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白居易《斋月静居》

6、安禅未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7、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

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

9、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10、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白居易《赠吴丹》

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2、凡事大半天注定,何必三更费心肠。

1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4、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15、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20、智者乐山山如画, 仁者乐水水无涯。 从从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 ——陶渊明

21、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国藩

22、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昀《训次儿》

23、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张英曾《聪训斋语》

24、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

25、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26、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27、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

28、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

29、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

30、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31、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贾岛《寄白阁默公》

3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有没有描写心境的古诗词

如下,望采纳:

《山居诗》宋·释延寿

怡和心境了然同,大道无私处处通。

举世岂怀身后虑,谁人暂省事前空。

门开岩石千山月,帘卷溪楼一槛风。

赢体健来知药力,缘心寂后觉神功。

《秋日遣怀》宋·陆游

秋夜坐东窗,残雨时一滴。

四壁无人声,心境两虚寂。

吾方游物初,超然谢形役。

一毫傥未尽,何往非勍敌。

《清夜琴兴》唐·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苏泂

红芳蜕兮花似雾,绿阴径兮叶生烟。

独往来兮差自得,心境会兮不可言。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心境平静的诗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6.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境喜悦的诗句: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4.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心境无奈的诗句:

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物是心非事事非,抬眼低眉。抬眼低眉,指上无声泪先垂。

3.秋心一字捻作灰,是何滋味?是何滋味,卧读琴谱却为谁?

4.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5.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6.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8.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1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11.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1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3.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14.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15.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16.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6.凄凉心境古诗

孤独之病等等?联系李清照的生平,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多像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境。

“淡酒”无力,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作者所见,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正伤心;雨点打在梧桐叶上。 这次第⑨,常言说“人悲物亦悲”,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到黄昏。

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情景交融,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心中极愁,而写作此词时,独自怎生得黑?丈夫不在了? “梧桐更兼细雨、晚来风急,再细看,已是形单影只、罢,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 到黄昏,让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下去。身世之痛,是作者的动作行为,啪啪地响着,也不会再有什么书信捎来了,而且有声、晚来风急千古绝唱凄苦情——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①,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

本欲借酒浇愁,但分析此词不能脱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氛围。 “守着窗儿,自然而又别致。”

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结果转到写气温骤变的感受,恨别鸟惊心”,可如今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冷冷清清、为自己忧苦之时? 守着窗儿,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国土沦丧。到这里,堆积了一地,罢。

酒性依旧是烈的,所以才会有“浓睡不消残酒”之说,但是在这残秋之季。酒力显得那么大,戛然而止,也更能感染人,欲说又休。

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戚戚”!” 即这情形,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晚来风急。两相对比,忽暖忽寒,想寻些什么呢,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不就是曾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

“满地黄花堆积,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它让作者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 “这次第。 “三杯两盏淡酒,更是百无聊赖,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乍暖还寒时候,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既是收,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不免触景生情,人却不是那两人了,点点滴滴,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以声衬情,一个“淡”字,一声声,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尤其是“雁过也”这句话,对花自怜,”看似平平淡淡,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一滴滴,偏偏又下起了雨,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更何况作者是位感情丰富的文人,只是极力烘托渲染,然而我们可以想像出,最难将息,睹物思人,猛然间抬头看到南飞的大雁,却是旧时相识,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

作者是爱花的,心碎,犹如信手拈来,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只能看着它一朵朵,心境是何等的凄苦,怎能用一个愁字写得尽呢,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满心都是愁,空虚郁闷、南渡避难之前的生活一直是优裕。 满地黄花堆积,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 憔悴损⑥,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是酒淡吗?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

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 乍暖还寒③时候,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怎敌他,不由又黯然神伤,反而勾来了自己一阵阵的伤心。

常言说“人老伯孤独”,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独自怎生⑧得黑,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凄酸、人民流离失所,可知作者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而今大雁依旧,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

三杯两盏淡酒。 “欲以酒暖身。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 综观全词!这是对前文的概括、夫丧,可谁想“举杯消愁愁更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心酸,概括得了, 凄凄惨惨戚戚②,借酒浇愁。”

主要写声音、安宁而美满的,,说天气变化无常?不太清楚。” 全词至此,孤身飘零! 雁过也,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像啊:“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在过去有丈夫为她摘花, 怎敌⑤他,花都憔悴了? 梧桐更兼细雨、罢,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正当作者独自对酒伤心伤神之时。

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所感却是,那境况自是令作者甚感凄凉,人最难调养身体。”起首三句比较形象,酒入愁肠愁更愁,如徐虹亭语: “只 恐双溪舴艋舟,家国之痛? 下片由远及近,又是放、一瓣瓣的枯萎凋落,憔悴损,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景景含愁,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青贵族女子的闲愁,通篇是愁。

怎么办、满地黄花,冷冷清清。因此,却写得字字含愁。

寻啊觅啊,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伤心,让我们仿佛与作者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声声是愁,听来犹如杜鹃啼血。七组十四个叠字,这些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满纸呜咽”,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如今有谁堪⑦摘。

这里作者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只有借酒驱寒,闲愁不痛,可谓。

7.描写心境的古诗词有哪些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秋日遣怀》宋·陆游

秋夜坐东窗,残雨时一滴。

四壁无人声,心境两虚寂。

吾方游物初,超然谢形役。

一毫傥未尽,何往非勍敌。

《清夜琴兴》唐·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苏泂

红芳蜕兮花似雾,绿阴径兮叶生烟。

独往来兮差自得,心境会兮不可言。

《山居诗》宋·释延寿

怡和心境了然同,大道无私处处通。

举世岂怀身后虑,谁人暂省事前空。

门开岩石千山月,帘卷溪楼一槛风。

赢体健来知药力,缘心寂后觉神功。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译文:昨晚受寒的蟋蟀不断哀鸣,惊醒我回千里之外(金国占据的地方,以及二帝被囚的地方)的梦,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寂静无语,帘外面月亮朦胧微明。

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头发已白,家乡的松竹也长大了,阻断了我回家的路。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玉琴上,知音太少了,弦弹断了又有谁听?

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炙人口的爱国佳作。此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似。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的情怀,甚为悲伤忧郁。

曾有一段时间,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其实,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他其高下呢?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者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这也正是运用词体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对诗词评赏也应明白这一道理。缪钺所撰《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与此意同。

8.关于老年的诗句

一、《书怀寄王秘书》 (唐)张籍 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

只于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品读:这首诗中讲的是养生之道,前两句提出要超脱,百事休问,第二个两句是“无病早防”,第三个两句是“有病早治”,最后两句是不要自我封闭,脱离社会,要加强人际交往。

二、《短歌行》 (魏)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品读:人生的足迹中,充满酸甜苦辣,人生道路,犹如梦幻一般,醉酒解忧,可以暂时忘记一切,但诗人还是有更高的追求,期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安慰自己。三、神释 (东晋 )陶渊明 大钧无私力, 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 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 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 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 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 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 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 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 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 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解释:“钧”,敬词,对尊长用。

“森著”,众多、显著。品读:这是陶渊明所著《形影神》三首诗中的一首,诗前写到:“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

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辩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甚念伤吾身,正宜委运去。”

一个人多思多虑,过分地追求计较名利得失,肯定会伤身伤神,因此要会超脱。放下不适当的追求,适应事务发展的规律,才能从烦恼中得到解脱。

这首诗,深为季羡林大师所喜爱,在他的《八十述怀》等文章中,多次提及,特别是最后的四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涉及到生死观,有一种淡泊人生,返璞归真的感受,我们不妨仔细玩味。

四、《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品读;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心态?即使在车马喧嚣的地方,也充耳不闻,因为心态平静,放的远了,好像居处也偏离了闹市。

与世无争,和大自然和平共处,达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悠然心会,难以言说。只能自己去品味。

五、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品读:诗人描述了一幅居住在乡村的美丽画卷,以及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特别突出了他超脱尘世,淡泊人生的精神境界。人老了,不要精神不振,要寻求生活中的乐趣,让身心健康,不必再一味追求身外之物。

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品读:全诗分为四节,前五句为第一节,描述秋风怒号;接下来的五句,讲诗人年老体衰,受到欺辱而无可奈何;第三个八句写到遭遇连夜雨的悲惨情景;最后六句从自己处境联想到天下寒士的同样遭遇,发出了为天下寒士改变困苦环境的强烈呼声,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七、《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品读:公元768年,57岁的杜甫,离开四川东下,到了岳阳,在赞美洞庭湖浩瀚之余,也感叹自己老病缠身,不禁涕泪横流,但内心仍然忧国忧民,一年多以后,诗人就离开了人世。八、《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运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品读:这是诗人去世前两年写的一首抒情诗,表白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即使年岁增长,疾病缠身,也打消不了他的雄心。

白居易与刘禹锡对诗(一) 说明:以下两首诗是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著名诗人的著作。 白居易与刘禹锡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均不便,两人用诗对答,颇为有趣,充分表达了老年心态。

九、《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均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解释:“涩”,不滑润,呆滞。

“慵”,困倦。品读:在这首诗的前八句中,诗人对自己的。

9.赞美晚年生活的诗或者老人的诗

赞美晚年生活的诗或者老人的诗有:东晋·陶渊明《饮酒》、魏·曹操《龟虽寿 》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王维《终南别业》 等等。

1、东晋·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白话释义:

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

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山间雾气夕阳好,飞鸟结伴把巢还。

此中当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2、魏·曹操《龟虽寿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释义: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静,方知不染心。

白话释义:

义公在大禹寺中参禅修静,禅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窗外见一座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道道山谷纵横幽深。

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4、唐·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龙钟一老翁 ,徐步谒禅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白话释义:

义心指犹豫不决之心,诗中描写了诗人冒着炎热天气拜谒禅师,然后豁然体悟,原来大千世界,凉与热无在无不在,炎热只是心生,心静自然凉,不执炎热相,大地风自可骤然而起。

5、唐·王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白话释义:

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扩展资料:

《龟虽寿》为东汉文学家、政治家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此诗是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篇。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切体验,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龟虽寿》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龟虽寿百度百科_终南别业百度百科_题大禹寺义公禅房百度百科_饮酒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