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夕古诗词以下几首都是写七夕的比较著名的古诗词。 行香子·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鹊桥仙·七夕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辛未七夕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秋夕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2.七夕节的古诗句古诗句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3.七夕诗句,描写七夕的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 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两情缠绵忽如故。 复畏秋风生晓路。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夜色银河情一片。 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 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4.【古诗乞巧的诗意】《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 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线几万条。”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 5.乞巧古诗的意思,要有解释字的不要太长了【内容】: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意思】: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比喻)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 6.【类似秦观《鹊桥仙》的七夕诗词还有哪些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注释: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忍顾:怎忍回视.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评《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 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秦观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有《淮海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