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考必考古诗词新增篇目

1.中考必考古诗文篇目

原发布者:徐老师117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篇目1、《论语十则》2、《爱莲说》3、《陋室铭》4、《三峡》5、八上《记承天寺夜游》6、《桃花源记》7、八下《马说》8、八下《送东阳马生序》9、八下《醉翁亭记》10、《岳阳楼记》11、《小石潭记》12、九上《出师表》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鱼我所欲也》15、九下《曹刿论战》16、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必背34首古诗词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

2.中考必考古诗文篇目

1 关雎2 蒹葭3 观沧海4 饮酒5 木兰诗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7 次北固山下8 过故人庄9 使至塞上10 黄鹤楼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 行路难13 望岳14 春望1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9 观刈麦20 钱塘湖春行21 雁门太守行22 赤壁23 泊秦淮24 夜雨寄北25 无题26 相见欢27 渔家傲28 浣溪沙 (晏殊29 登飞来峰30 江城子.密州出猎31 水调歌头32 浣溪沙(苏轼33 游山西村34 西江月35 破阵子36 过零丁洋37 天净沙.秋思38 山坡羊.潼关怀古39 己亥杂诗 每年不一样,语文书后有附录一般只考名句,老师会强化复习的!祝:学习进步。

3.大幅增加,看看初中新增古诗文必背篇目都有哪些

1~6年级《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黄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

4.急需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

1.论语 2.曹操《观沧海》 3.王湾《次北固山下》 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辛弃疾《西江月》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孟浩然《过故人庄》 8.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李商隐《夜雨寄北》 10.杜牧《泊秦淮》 11.木兰诗 12.杜甫《望岳》 13.杜甫《春望》 14.王维《使至塞上》 15.陆游《游山西村》 16.崔颢《黄鹤楼》 17.苏轼《浣溪沙》 1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杜牧《赤壁》 20.文天祥《过零丁洋》 21.苏轼《水调歌头》 2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3.陶渊明《饮酒·其五》 24.李白《行路难·其一》 2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7.龚自珍《已亥杂诗》 2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9.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30.李商隐《无题》 31.李煜《相见欢》 32.王安石《登飞来峰》 3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6.白居易《观刈麦》 37.《诗经·蒹葭》 38.《诗经·关雎》 39.李贺《雁门太守行》。

5.人教版初中语文新增古诗

中考必考篇目:(古诗)

(七上)

1.论语

2.曹操《观沧海》

3.王湾《次北固山下》

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辛弃疾《西江月》

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孟浩然《过故人庄》

8.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李商隐《夜雨寄北》

10.杜牧《泊秦淮》

(七下)

11.木兰诗

(八上)

12.杜甫《望岳》

13.杜甫《春望》

14.王维《使至塞上》

15.陆游《游山西村》

16.崔颢《黄鹤楼》

17.苏轼《浣溪沙》

(八下)

1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杜牧《赤壁》

20.文天祥《过零丁洋》

21.苏轼《水调歌头》

2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3.陶渊明《饮酒·其五》

24.李白《行路难·其一》

2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7.龚自珍《已亥杂诗》

2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9.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30.李商隐《无题》

31.李煜《相见欢》

32.王安石《登飞来峰》

(九上)

3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6.白居易《观刈麦》

(九下)

37.《诗经·蒹葭》

38.《诗经·关雎》

39.李贺《雁门太守行》

妈呀,打得手酸死了。这些诗你最好在上完初二之前背完,那上初三改动了就可以背新的啦!这些诗都是我们老师给的哦。

6.中考必考古诗文精炼 夺重点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1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2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3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4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5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6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307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8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9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1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八上 251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八下 301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八下 251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14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八下 2515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九上 2516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九上 251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八下 2518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八上 3019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九上 2520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八下 2521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七上 1522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八下 2523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八下 30☞ 课内23首不作更动 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 文言文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1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七上 10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九下 19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九下 184 曹刿论战 左传 九下 21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九下 226 出师表 诸葛亮 九上 247 桃花源记 陶潜 八上 218 三峡 郦道元 八上 269 杂说(四)(马说) 韩愈 八下 23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八下 2611 陋室铭 刘禹锡 八上 22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八下 27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八下 2814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八上 2715 爱莲说 周敦颐 八上 22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八下 24古诗词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17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18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19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20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八下 附录2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30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七上 附录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26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27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八上 25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八下 30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八下 附录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八下 25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九上 附录3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九下 附录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八下 25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七上 附录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七上 附录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八下 附录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八下 附录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九上 25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七上 附录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八下 附录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九上 25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八下 254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八上 304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九上 254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八下 254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七上 15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八下 2550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八下 30。

7.中考必考35首古诗

中考必考古诗文篇目(50篇首,16+34) 编者注:各位同学,应部分同学的要求,杜老师现在把中考要考的50篇(首)古诗文的目录放在网上,请大家利用这个难得的假期订个背诵复习计划,系统地背诵、默写、复习一遍。

其中前16篇是古文,后34首是古诗词曲。当然,能把非必考的篇目也复习一下更好,因为古诗文的学习讲究大量的积累,这是长期的语感积淀,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50篇首在中考中占的分值是22分啊,希望你做好充分准备,把这22分全拿下来,) 1. 孔子语录——《论语》2. 鱼我所欲也——《孟子》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 曹刿论战——《左传》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 出师表——诸葛亮7. 桃花源记——陶潜8. 三峡——郦道元9. 马说——韩愈10. 陋室铭——刘禹锡11. 小石谭记——柳宗元12. 岳阳楼记——范仲淹13. 醉翁亭记——欧阳修14. 爱莲说——周敦颐1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7.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18.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19.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20.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王勃22. 次北固山下(客路)——王湾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李白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杜甫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岑参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韩愈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刘禹锡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3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末销)——杜牧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4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4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4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4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50. 已亥杂诗(浩荡离悉白日斜)——龚自珍。

8.中考必考三十五首古诗

中考必考古诗文篇目(50篇首,16+34)编者注:各位同学,应部分同学的要求,杜老师现在把中考要考的50篇(首)古诗文的目录放在网上,请大家利用这个难得的假期订个背诵复习计划,系统地背诵、默写、复习一遍。其中前16篇是古文,后34首是古诗词曲。当然,能把非必考的篇目也复习一下更好,因为古诗文的学习讲究大量的积累,这是长期的语感积淀,非一朝一夕之功。(这50篇首在中考中占的分值是22分啊,希望你做好充分准备,把这22分全拿下来,)

1. 孔子语录——《论语》

2. 鱼我所欲也——《孟子》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 曹刿论战——《左传》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 出师表——诸葛亮

7. 桃花源记——陶潜

8. 三峡——郦道元

9. 马说——韩愈

10. 陋室铭——刘禹锡

11. 小石谭记——柳宗元

12. 岳阳楼记——范仲淹

13. 醉翁亭记——欧阳修

14. 爱莲说——周敦颐

1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18.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19.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20.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王勃

22. 次北固山下(客路)——王湾

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李白

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7.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杜甫

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岑参

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韩愈

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刘禹锡

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

3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末销)——杜牧

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4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4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4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50. 已亥杂诗(浩荡离悉白日斜)——龚自珍

9.中考必考古诗词,你看不看

想要有个好成绩,这些是必须要看的2018年中考必考古诗词鉴赏(一)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用了互文的手法)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⑵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怀。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译文: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⑵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茂而多彩缤纷的春花随意分散着,自然清新,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⑵赏析: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和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草繁茂的景象。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⑴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⑵赏析:这是一幅羁旅荒郊图,表达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前者是凄凉的,后者是温馨的田园生活,衬托了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②“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孤寂愁苦的气氛,表达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⑴译文: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⑵赏析:"杨花落尽"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消逝时的萧条与凄凉景况,显出李白对友人被贬的关心与同情、思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寄情于景,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对被贬并不叹息,而表现出李白对友谊真诚、飘逸豪放的情怀。

6.《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⑴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彻夜长谈;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⑵赏析:抒发了身在异乡的孤寂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相逢的急切心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和对亲人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