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吟诵对于古诗词

1.朗诵古诗词的好处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好处数不胜数。

1、增强记忆力。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2、提高语言文字能力。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诵读能积累语言,培养写作水平,提高人格修养.

3、扩大知识面。在诵读古诗文过程中,诗文的风采格调艺术手法、思想情感无形中影响学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眼界的开阔,利于学生明白事理,丰富情感。

4、培养学习兴趣。背诵古诗文经典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展“古文诵读”活动,全班同学通过对诗、竞赛等各种活动,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5、提高审美能力。诗文中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其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爱国的热情,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6、增强自信心。这个活动不同于其它活动的一个特点是,人人都能成为诵读高手。越是那些在正规教学课程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反而越有可能在诵读活动中走到前面,因为这使他第一次感到是与其它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7、培养耐性。孩子背诵的古诗文,难易结合,长短相交。一篇篇诗文的成功背诵,孩子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8、提高孩子的人格修养。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9、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背诵古典诗文对孩子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古诗文是塑造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载体,让孩子们自小就扎根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这是爱国主义最具体的表现。不管他们将来学文学理,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对提高国民素质大有好处。

总之,诵读诗文,受益终身。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经典之作。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多多诵读吧!诵读能让你读出做人的境界,读出生命的辉煌,读出人生旅途中灿烂的自我

2.古诗词如何吟诵

当今东南一带吟诵所采用的调都是唐文治的唐调。

·吟诵体现了读者与古诗之间的平等关系(有别于以前的批判、分析),容易获得“同情之了解(陈寅恪语)”

·吟诵基于中文的音乐性:声韵和声调。

·郭绍虞著有《中国语调中的声音美》。

·律诗成熟于唐代,因此吟诵应该用隋唐音。故现在只能用“拟音”( 参照标准为方言),不能用普通话(普通话源自元代)。

·《广韵》反应了唐宋的实际语音状况。分为206部。各部字数多少不一。后人为了写诗方便,整理成为只有106部的《平水诗韵》。在实际的诗歌创作中,106部的某些部中字是可以与其他部中的字通用。

·平仄与声调有关,与韵无关。现在是“平上去入”四声,秦汉时声调更多。

· 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字例:山、川、船、夫 →平

上声高呼猛力强。 字例:孔、水、语、上 →仄

去声分明哀远道, 字例:送、意、处、会 →仄

入声短促急疏藏。 字例:(没讲) →仄

3.吟诵诗歌的几个注意点

诗歌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语言艺术,和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自古以来,吟诵一直是学习诗歌的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吟诵诗歌时要注意那些方面的问题呢?

首先,要仔细揣摩诗歌的情感。许多诗歌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诗歌的情感也是特定时代,特定人物,特定场景之下的特定的情感。如果脱离这一点,就很难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更谈不上恰当的吟诵。所以,吟诵时,我们要“口诵心悟”,设身处地地想像作者所处的特定环境和诗歌所描绘的特定场景,把自己当成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只有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文章所蕴涵的情感。例如,《六月,我们看海去》体现了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青年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和勇于闯荡的生命渴望。在吟诵这首诗歌时,我们只有把自己想像成当时的青年,真正沉浸到诗歌特定的环境中去,才能准确的传达出诗歌的情感。

其次,恰当做好诗歌内外在韵律的转换。情感是诗歌的一种内在的韵律,吟诵出来就成了外在的节奏。“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情感的不同,表现在节奏上也有差别。一般情况下,轻松愉快的心情,节奏应明快;紧张恐惧的心理,节奏要短促;悲伤痛苦的情感,节奏当缓慢;狂喜振奋的激情,节奏要加快。例如,《六月,我们看海去》节奏要明快,要和着一群风风火火的青年奔向大海的脚步声来读,甚至可以采用摇滚乐“说唱”的节奏形式,来表现诗句中那种天然的节奏。

第三,准确把握诗歌的停顿。不同的诗歌体材,停顿的方式往往也不同。《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切分时往往采用“二二”式,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骚体诗的停顿,一般根据句中助词的位置确定,如“步余马兮/山皋,抵余车兮/芳林”。律诗和绝句的停顿也有一定的规律,五言诗一般采用“二一二”或“二二一”式,七言诗一般采用“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式。而现代诗歌的停顿相对来说就比较灵活,它一般要根据句子的语意而定,例如《相信未来》的第五节“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这一节不能在每一句之后停顿,而要抓住关联词语“不管……是……还是……”一气呵成。

第四,吟诵诗歌还要处理好语调和重音。语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升调,前平后高,语势上升,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讶、兴奋等语气。降调,先平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感叹、祈使等语气,表示肯定、坚决、感叹、赞美、祝福、痛苦等感情。平调,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严肃、平静、庄重、冷漠等感情。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重音,则一般用于需要强调的内容。例如《相信未来》前三节的每一节末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重音和曲调,字字拖长,一字一顿,且逐次递进。这样可准确表达出作者在那个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时代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除了上述技巧以外,吟诵者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使用颤音、鼻音、喉音、气声、体态等来增强吟诵的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把吟诵当成一种纯技巧性的东西,因为吟诵本身就是一种十分个性化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结合一些朗诵的技巧,创造性地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吟诵。

4.为什么吟诵

最好的理由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 汪秀梅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小学古典诗文教学的研究。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喜欢古典诗文。而喜欢的理由则要追溯到我的童年时代。小的时候我常和姑婆在一起,姑婆慈祥可亲,只读过两年私塾的她在我的心中却是知识渊博。因为她会讲历史故事,会唱《木兰辞》、《孔雀东南飞》、《满江红》、《长恨歌》……我似懂非懂,却常常因她那凄婉悲切的唱诵而感伤得泪流满面。现在想来,那大概是我最早接触的吟诵。而正是这种朴素的甚至带有乡村土气的唱诵,为我播下了爱好古典文学的种子。后来,读了中学,老师给我们讲古诗文,一字一词地解释,我虽然学得很认真,背诵也是班上最快的一个,但我总觉得老师的讲解缺少了什么。

多年后,我做了小学语文老师,我总希望能引领学生走进古代经典诗词的殿堂,激发他们对这种根基文化的热爱与向往。教学中,我自然不愿采用枯燥的逐字讲解,可是文学鉴赏对于没有生活体验和诗词素养的小学生来说,无异于枯燥的讲解。朗读虽然备受重视,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当朗读遭遇古诗文时,那些重音、语气、节奏、停连等技巧立刻变得苍白无力,很难将古诗文特有的意境、内涵和韵律美传达出来。我也尝试过通过音乐、画面的辅助或语言渲染将学生带入诗词的情境中去,但这终究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导向。这些年来,学习我们自己的传统经典,竟成了许多中小学教师翻来覆去研究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可是,我依然要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道路上迷茫、缓慢地蜗行摸索。

直到有一天,中央民族大学的徐建顺教授来为我们进行诗文吟诵的培训。刚开始的几节课,我同大家一样,总觉得吟诵有点怪怪的,但越听越亲切、越听越舒服,直至每一首经典诗文的吟诵都宛若天籁之声,让我心神往之,难以割舍。我终于明白,童年时姑婆的唱诵正是我执著于古典诗词的种子,而后,再也不用老师苦口婆心的督促,我总能自觉地记诵。种子的力量就在于此。我为何不能将这样的种子播撒给我的学生?

“老师,你读的有的字长音,有的字短音。”

“老师,你读得有点像唱戏,真好听。”

怎样吟诵?我力争用最简短的语言,教孩子最易掌握的方法。开始练读了,“洛阳”一词,“洛”字发声即收,“阳”则拖长音:一节拍,两节拍,三节拍,有的竟无限延长去,尾音变化多端,引得孩子们捧腹大笑,连说好玩!“长、短”有了分寸,我再说“依字行腔”,如“阳”第二声字,升而长。如果每个平声字都拖长音,那就会读得很辛苦,所以我们吟诵时以每行的二、四、六的字为严格遵守平长仄短的规定,如果尾音字是平声也要拖长音,其余各字则可模糊。“洛阳城里见秋风”一句,我以手势表现为:洛阳~~~∕城里ˇ∕见ˋ∕秋~~~风~。学生跟着我的吟诵,看着我的手势,一遍一又一遍,一时间,课堂上摇头晃脑,半唱半诵,妙趣横生。

当声音安静下来后,我又告诉学生任何一种能传达情感的有声语言,读、诵、吟、唱,都需要有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为此,要去静心品读文字……于是吟唱和对诗词的感受融为了一体!在吟唱中学生告诉我听到了秋风的萧瑟;看到了站在繁华都城中的张籍,不见繁华,只见秋风的孤寂以及行人匆忙离去之前又打开信封的神态、举止……在吟诵中孩子们触摸到了那颗思乡的心,而他们的内心也慢慢安静下来。

下课了,几个学生依然兴致未尽,将教材内的几首古诗标出平仄,长短错落的吟诵着。一个学生抬起头来对我说:“老师,古诗真了不起!原来还可以这样唱。” “喜欢吗?”我问。“喜欢!”几个孩子一起回答。

这是教学吟诵最简单的理由,也是最好的理由!(本文摘自<;人民教育2009 年第 23 期)

5.适合朗诵的古诗文,不要常见的,三四分钟左右

适合朗诵的古诗文列举如下: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白话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绮罗香·咏春雨 宋 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白话译文 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

蝴蝶吃惊自己的翅膀湿重,落在西园栖息;春燕喜欢用湿润的春泥筑巢,飞来飞去。最无奈,是道路的泥泞,妨碍了风流男女的约会佳期,使他们华丽的车辆到不了杜陵路。

极目眺望,江面上烟雾沉沉。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难以找到官家的渡口。

远山全都隐隐约约,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临近残断的河岸,可见绿绿的水波涨起,使水面上漂着片片落红,带着幽愁漂流向东。

记得当日,正是因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门。正是因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烛谈心。

3、击鼓 先秦 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白话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

(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

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

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4、沁园春·雪 近代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白话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远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5、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白话译文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

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不认当年旧同乡。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

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6.适合朗诵比赛的古诗词

一般来说,参加古诗词朗诵比赛最好选择一些长一点的,太短发挥不了,另外,要选一些容易表达感情的,这样评委才能体会到你的情绪变化,给你高分。

最好选择名篇,否则大家听不懂,难以产生共鸣,就没有现场观众反馈的气氛了。推荐如下:1、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插图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qiú),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2、李白《蜀道难》噫(yī)吁(xū)嚱(xī),[4]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xié)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李白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tuān)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hè)雷。其险也如(有的版本是“若”)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zhēng)嵘(róng)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fēi)(通“非”)亲,化为狼与豺(chái)。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xiě或xuè),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huán)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3、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4、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5、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杜甫《新安吏》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

7.古人吟诵诗词的基本规则是

古诗词的规矩最重要的是押韵、平仄和格律。此外,律诗的表现形式还要求对仗,词则要讲究词牌。

古诗词是诗歌的一种,押韵是必需遵守和沿袭。即便是现代诗歌也要考虑押韵,别说古诗词了。诗不押韵,那只算文。

古诗词的平仄变化也是诗音乐性的节奏性的体现。只观不赏,那就不是观赏了。吟诵是观赏古诗词很重要的一环,不了解平仄变化,不单吟诵不好,也阻碍了读者的观赏,无从深入体会诗者所寄托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如果说押韵是诗歌欣赏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平仄就是古诗词欣赏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古诗词作者,有句老话叫眼高手低,大部分人欣赏水平都高于创作水平。眼高手不一定低,但眼不高手肯定也高不了。古诗词作者的如果连欣赏古诗词水平都不高,诗基本也好不了。所以平仄不遵守和沿袭,貌似也不行。

单单只学古体诗的话,只讲究押韵平仄不讲究格律没问题。如果想学好古诗词,那还包括律诗和词,那格律就很重要了。把律诗当古体诗,词当古诗歌也是可以的,不过最精华的妙处你不欣赏,那再谈欣赏水平就未免心虚了。格律是律诗和古体诗最大的的区别,也是对诗歌的艺术美更高更严格的追求。有人说律诗毛病多了就当古体诗,那画小鸟还能出好画家,没听过把凤凰画成小鸟的是好画家。

律诗出韵、中间不对仗是犯大毛病,不粘不对拗而不救是犯小毛病。大毛病要从严,为了内容和内涵的更高要求不得不犯点小毛病可以从宽。有如画凤凰少根羽毛,可以说那是缺陷美,少个翅膀那可就画残废了。

词的词牌也规定了格律和曲调,更注重音乐性。什么样的内容可以用什么样的词牌,就如喜剧不能用哀乐一样,用好了是美,用坏了就是悲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