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 金风瑟瑟 原文及翻译原文: 《秋》 作者:【清】胡秉言 金风瑟瑟,红叶萧萧,孤燕排云,寒虫泣露,良用凄切。可爱者 :云剑长空,水澄远浦,一片冷轮,皎皎碧落间,令人爽然。南楼清啸,东篱畅饮,亦幽人行乐时也。 银蟾皎洁,玉露凄清,四顾人寰,万里一碧。携一二良朋,斗酒淋漓,彩毫纵横,仰问嫦娥:“悔偷灵药否?”安得青銮一只跨之,凭虚远游,直八万顷琉璃中也。 翻译: 秋风萧瑟,落叶萧萧,大雁南飞,蟋蟀滴露,这大约是秋的凄冷的一面。但是,也来看看秋的这一面吧:天高云淡,水天一色。到了晚上,一轮冷月,皎皎然挂于澄澈的夜空绝美。南楼清谈吟诗,东篱畅饮欢聚,也算是有兴致的人游玩的最佳时节。 月光皎皎,白露晶莹,在秋的夜晚,仰望天空,万里一碧。邀三两个好朋友,畅快淋漓地饮酒、吟诗、作画,笑着仰望那轮明月:“嫦娥啊,看到我们如此洒脱快意你是否后悔吃了仙丹?”恍惚间,仿佛飞来一只青鸾,哈哈,乘上去,扶摇直上九天,遨游在那澄澈明净的天空。 注解: 1、寒虫:多指蟋蟀。 2、滴露:滴着露水。 3、浦:指池、塘、江河等水面。 4、冷轮:冷月。 5、人寰:指广大的领域。 6、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后来泛指天上(天空)。 7、彩豪:画笔;彩笔。亦指绚丽的文笔。唐 温庭筠《塞寒行》:“彩豪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8、青銮: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銮。多为神仙坐骑。 9、琉璃:佛教认为琉璃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在所有经典中,都将“形神如琉璃”视为是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 扩展资料: 与秋天有关的诗句: 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____唐寅《菊花》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刘禹锡《望洞庭》 5、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____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6、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____白居易《微雨夜行》 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____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8、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____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9、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____卢照邻《曲池荷》 10、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参考资料来源:古诗文网 2.麻烦来翻译一下这首古诗词莫名地感到无聊,扶着楼上的栏杆极目远望,寒冷的江水斜斜地汹涌东去,满目吴楚风烟,才知道登高远望的乐趣。将楼上的景色全都看了一遍,夕阳中江上舟楫纵横,秋风将寺院的钟声传过来。兴奋地拉着你的手,登到更高的地方席上暮色。 波涛翻腾中,隐约中一水从中间分开来,宛若水底的神龟穿戴着金甲出水,力战蛟龙。此景就像苏东坡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样,应该是苏轼乘着仙鹤看到一番神遇。悬崖耸立在秋风中,波涛高卷着奔向夜月,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次登楼之行,一扫之前的倦怠的心情,随着大江奔腾向东而去。 3.李白 《苏台览古》的翻译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作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4.《天净沙·秋》这首古诗的翻译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赏析】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