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有庭字的诗句《执契静三边》李世民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 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 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 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 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翦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 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 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李世民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 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佩满,丹墀衮绂连。 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 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元日》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度秋》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芳兰》李世民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李治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 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 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旗。 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 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 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 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羞荐。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 欢凝欢懿戚,庆叶庆初姻。 暑阑炎气息,凉早吹疏频。 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 《过晋阳宫》李隆基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 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 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 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 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李隆基 端拱临中枢,缅怀共予理。 不有台阁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内,拜手明庭里。 誓节期饮冰,调人方导水。 嘉声驰九牧,惠化光千祀。 时雨侔昔贤,芳猷贯前史。 伫尔颂中和,吾将令卿士。 《喜雪》李隆基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霙。 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 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报,因此谢功成。 2.请问有哪首古诗词里有“叶”字和“庭”字甘草子 秦观 秋尽。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整顿。聚两眉离恨。 《山行》 ——杜牧 远目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3.诗句中带有野和庭两个字的诗在同一首诗中同时出现这两个字,恐怕只有这有一首吧。像这种巧合是很难得的。 宿王昌龄隐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茅庭”有的版本是“茅亭”。一种是草搭成的房子一种是草搭成的亭子。在古诗中“茅亭”多见,而有的地方写“茅庭”可能是因为与后面的“药院”呼应,而形成庭院种花养药。而笔者觉得|“茅亭”更合适,原因在于“宿花影”一处,亭子四面开放,亭外花草便可能映射如此。如果是茅草房子,除非就是形容一院子中的全是花草,一开门花影就映射进来了——会是不同的风景。望采纳! 4.用“庭”字组一些优美,好看,美丽的词语(字数不限)从字典上拷贝的,供参考: ◎ 庭 tíng 〈名〉 (1) (形声。从广,廷声。广( 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2) 同本义 [hall] 庭,宫中也。——《说文》 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荀子·儒效》 藜棘树于中庭。——《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 (3) 又如:庭落(厅堂);庭庑(堂下四周的廊屋);庭炬(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庭阶(厅砌。堂前的台阶) (4) 堂阶前的地坪 [front courtyard]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徘徊庭树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缢于庭树。 严霜结庭兰。 (5) 又如:庭闱(原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借指庭院或家庭);庭帏(庭闱);庭燎(举行大典礼时设在庭院中照明的火炬);庭轩(庭院中的小室);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庭阈(泛指庭院) (6) 通“廷”。朝廷,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 [the imperial court]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易·夬》 龙辂充庭。——《文选·张衡·东京赋》。注:“庭,朝廷。”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说苑·立节》 乞以臣此章与三公九卿贤士大夫议之于庭。——陈子昂《谏政理书》 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所见。——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7) 又如:庭争(在朝廷上据理诤谏);庭论(在朝廷中当众评议);庭庙(朝廷);庭议(议事于朝廷);庭辩(在朝廷上辩论);庭问(上朝问国事);庭会(朝见天子) (8) 法庭,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处所 [law court]。 (9) 如:庭决(公堂判决);民庭;刑庭 (10) 官署,政府办公的地方 [government agency]。 (11) 如:庭参(庭谒。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庭阁(府署);庭皋(府暑) (12) 朝觐,到圣地去进香 [pilgrimage] 安南负固为逆久不来庭,无所逃于天讨。—— 归有光《书安南事》 (13) 古代指少数民族所辖区域或所都之处。也泛指边疆地方 [boundary] 边庭流血如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14) 中医学名词。指额部中央 [forehead]。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又叫“天庭”。 (15) 如:庭角(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16) 房屋 [house]。 (17) 如:庭宇(房舍);庭户(门户;门庭);庭帏(妇女居住的内室;父母居住处);庭闱(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 (18) 唐代州名 [Ting prefecture]。故治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词性变化 ◎ 庭 tíng 〈形〉 (1) 父亲、母亲的或与父或与母有关的 [parental]。 (2) 如:庭诰(古代指家训文字);庭趋(承受父教) (3) 直的,笔直的 [straight]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诗·小雅·大田》 (4) 又如:庭右(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从而禀告之) 常用词组 庭除 庭审 庭堂 庭训 庭园 庭院 庭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