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氏字结尾的诗句1、昔有佳人公孙氏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2、迫凰脊氏 唐 陈子昂 《感遇·之廿七》3、伪毓楣氏 唐 白居易 《首夏》4、其嫂曰庾氏 唐 白居易 《赠樊著作》5、然后告史氏 唐 白居易 《和《阳城驿》》6、周灭秦兴至隋氏 唐 白居易 《采诗官》7、外身宗老氏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8、犹胜商陵氏 唐 白居易 《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9、吾闻诸老氏 唐 白居易 《戒药》10、通家惟沈氏 唐 杜甫 《承沈八丈东美徐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11、斡没构氏 唐 李白 《古风其四十一》12、白水见舅氏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13、突厥为阏氏 唐 杜牧 《秋娘诗并序》14、李膺退罢归纶氏 唐 杜牧 《李给事中敏二首》15、曰我旧梁氏 唐 柳宗元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16、东蛮有谢氏 唐 柳宗元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东蛮》17、仇中有管氏 唐 张九龄 《咏史》18、众宝归和氏 唐 韦应物 《寄令狐侍郎》19、今我送舅氏 唐 杜甫 《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20、感深辞舅氏 唐 杜甫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21、嗟嗟有隋氏 唐 元结 《闵荒诗》22、官称伯赵氏 唐 于尹躬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23、君为太史氏 唐 权德舆 《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24、尝闻陶唐氏 唐 权德舆 《奉送韦起居老舅百口假满归嵩阳旧居》25、曰我旧梁氏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余,保荆衡巴巫,》26、凌人古受氏 唐 柳宗元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27、国辨三苗氏 唐 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28、不知今史氏 唐 刘禹锡 《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因而戏和》29、安得常娥氏 唐 卢仝 《月蚀诗》30、突厥为阏氏 唐 杜牧 《杜秋娘诗》31、谁言姓琴氏 唐 贾岛 《寄李輈侍郎》32、出自伊祁氏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读阴符经见寄》33、昔云夏后氏 唐 皮日休 《太湖诗·入林屋洞》34、敲云问名氏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缥缈峰》35、叩头且莫变名氏 唐 陆龟蒙 《丁隐君歌》36、取训于老氏 唐 司空图 《自诫》37、问掠窕氏?⑼ 唐 李九龄 《上清辞五首》38、羲氏兼和氏 唐 乐伸 《闰月定四时》39、菁华兼百氏 唐 皎然 《奉陪颜使君修《韵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 2.“你”字结尾的古诗有哪些1. 理短被他欺,理长不奈你。——寒山 翻译:如果你理亏,会被别人欺负;如果你有理,别人就拿你没有办法了。 2. 一朝有乖张,过咎全归你。——拾得 翻译:哪天你听话了,那么别人犯的错误全是你的。 3. 多争理在伊,少争理在你。——石沆 翻译:如果你一直争执,道理永远不会站在你这边,如果你不怎么争执,就显得你有道理。 4. 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张伯端 翻译:来往的事情都不需要知道,你的生死别人掌握不了。 5. 不避晓行并早起,此情都为你。——辛弃疾 翻译:不避开早上的行程并且起来的很早,这都是为了你。 3.求深字结尾的诗句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年代: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4.结尾的 古诗词最后一个字是之的古诗 《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 作者:张籍 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一行已作三年别,两处空传七字诗。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作者: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