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国古诗词大会女明星

1.诗词大会的女主持人是谁

诗词大会的女主持人是谁?

诗词大会的女主持人是董卿。

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于上海。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1994年到浙江电视台工作,开启其主持生涯。1996年到上海东方电视台工作,1998年因主持《相约星期六》受到观众关注,开始小有名气。1999年到上海卫视任节目主持人。2002年走进央视先后主持《魅力12》、《欢乐中国行》、《我要上春晚》等多档栏目,并凭借大方亲和的主持风格获得观众喜爱。2004年因主持第十一届青歌赛使其事业脚步稳步前进。2005年,颇具黑马气质的董卿首次亮相央视春晚,随即被观众所熟知。此后,连续十三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1][2]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连续七年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

2.诗词大会上武亦姝爆红 济南历史上有哪些才女

说起济南历史上的才女,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一代词宗”李清照。这位旷世才女,不仅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也有“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的壮阔。而对于李清照的人生和艺术,咱济南人自然也早已耳熟能详。

其实,除了李清照,古代济南还有很多才女。虽然她们的名气没有李清照那么大,虽然在传统男权视角下,她们已很少引起关注,但她们的人生和才情,却都是历史深处的闪光。

其中清代历城人方寿,就是名副其实的才女。方寿自蓬客,号仙芝,乃是当时浙江布政使方昂的姐姐,史载方寿“善画花卉,超逸有天趣,有《芝仙小草》”。方寿的诗,既有女性独特的细腻敏感,也有关注现实疾苦的情怀,前者比如一首《思亲》:“秋窗点滴两连绵,也似思亲泪未干。一夜蕉梧声断续,教人辗转不成眠。”后者如一首《寄三弟妇杨恭人都中》:“米贵长安居大难,相思愁见月团团。贫无锥地眉常展,旦戒仙郎漏正阑。井臼操持钦德曜,文章声价属都官。谁知粉署含香侣,依旧盐荠十载寒。”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章丘有一位著名的才女诗人胡静淑。胡静淑是清初名宦胡世藻的玄孙女,嫁秀才彭璨为妻。她生活在诗书继世的官宦之家,能诗善文,著有《绛云轩诗稿》。在清末吴连周编纂的《绣江诗抄》中,收录了胡静淑的两首七律二首。其中一首《春暮途中感赋》写道:“惆怅归鞍落照边,迷离一片碧云天。桃花点泪浑成血,柳絮飘衣绿化烟。几日芳菲春欲老,满腔忧恨语难传。眼看野鹊回翔处,知向巢中伴子眠。满纸哀婉凄楚,意在诗寄伤情。”诗中历述回娘家途中所见。夕阳西下之时,诗人惆怅地坐在马鞍上,眼神离迷。点点纷落的桃花化作哭子的血泪,柳絮飘在衣服上成为祭子的纸烟。满眼芳菲的春日快要衰亡了,满腔哀愁幽恨是难以用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诗人触景生情,托物言志,令人读来潸然泪下。

“清芬末许梅先占,素质岂容雪独夸”

明清时期,济南府临邑县的邢氏家族是一个文化世家。清朝中期的邢顺德就是邢氏家族的一个才女。

邢顺德自幼聪明贤慧,知书达理,受到祖父邢静园的疼爱和教化,八九岁就能通晓经史之书。邢顺德年少之时就才华初露,以善词作诗闻名乡村。

邢顺德的童年时代是快乐与美好的。刺绣之余,唐诗宋词总不离口。她曾借丁香自喻,“娇小生来姿态妍,万般袅娜夕阳天”。在《玉簪花》一诗中她写道:“名著江南第一花,溶溶玉色净无瑕。清芬末许梅先占,素质岂容雪独夸。”

邢顺德18岁嫁给陵县秀才康鲁瞻。两人结婚后,夫妻唱和,相得益彰。没几年,康鲁瞻的父亲病故。邢顺德代姑婆料理家政,供康鲁瞻继续读书。过度的操劳让女诗人诗思渐减。邢顺德去世后,家人将其诗作搜集整理,辑成《兰圃诗草》一卷。

清朝中期,济南府新城县的于桂秀,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女。于桂秀在三四岁时便与弟弟一起跟父亲学习,读书甚多。她特别聪颖,悟性很高,文思敏捷,尤以写诗显长,世人称为“于才女”,著有《无梦轩诗集》。

于桂秀17岁时嫁给了淄川张廷叙。据说那时张廷叙正读私塾,反应迟钝,作文词不达意。一日上午,廷叙在馆作文,难以成章,回家后搔首搓手,皱额叹息。桂秀问其原故,廷叙告之。桂秀看后题目笑着说:“看把你难的!我来替你下笔。”廷叙刚吃完午饭,桂秀便已脱稿。老师看完廷叙的文章,大为惊讶,不相信是廷叙所作。老师得知真相后叹息说:“想不道李清照今日再生!”于是,极力主张聘桂秀当廷叙的老师。于桂秀的《无梦轩诗集》早已散轶,流传下来的诗很少。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张廷叙室于氏》中选录了于氏的一首诗,诗名《梦题万峰山》,诗曰:“一桁青山倒碧波,空中去住白云多。灵槎未许渔人泛,唯我曾经梦里过。”

清代济南府齐河县也曾出过一位才女郝秋岩。郝秋岩的父郝允哲、弟郝餐霞、叔父郝允秀,皆能诗文,“一门之中,父子兄弟,闺房之彦,各能跻盟坛,树赤帜,自成一家言”,世称“郝氏四子”。24岁时,郝秋岩与齐东县廪生张醒堂结婚,婚后生育一子,不料厄运接踵而来,四年后夫亡,又三年子夭。夫亡子夭,使郝秋岩陷入异常悲愤之中。

秋岩女士留诗三卷,分别是《碧梧轩吟稿》《蕴香阁诗草》和《恤纬吟》,她以超凡的才华,记录着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邹平王北溟先生的诗高度概括了秋岩女士的一生:“祝阿秋岩女中奇,才如江海命如丝。孤愤酸情与谁语,留于人间一卷诗。”(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2016-03-08)

3.16岁女孩中国诗词大会

央视最火的节目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最火的女孩是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详情请见《<;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复旦附中高中生实力圈粉》)

而在7日晚播出的总决赛中,武亦姝最终成功登顶。

而除了16岁的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16岁的上海中学女生姜闻页,13岁的文来中学初一女生侯尤雯,三个上海小囡的诗词修养轮番刷爆朋友圈,也着实让大家对魔都上海的文采风流有了新认识。那么这几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小才女是如何学诗的呢?

获得胜利后武亦姝露出了笑容

关键词:童子功

武亦姝在飞花令环节脱口而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现场评委拍案叫绝:“这肯定是童子功,从小积累到现在!”据估计,她的诗词量可能超过2000首。

武亦姝说,自己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是一聊到古诗词她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

4.

(1)本小问的少数民族,依据材料一的诗可知,少数民族是匈奴;依据材料二的词可知,少数民族是女真.(2)本小问的匹配,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是修筑长城,因此①与C匹配;汉朝是设置河西四郡,因此②与D匹配;唐朝是文成公主入藏,因此③与A 匹配;北宋是澶渊之盟,因此④与E 匹配;南宋是厓山战役,因此⑤与B匹配.(3)本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唐诗盛行的原因是科举制度完善,如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地位高;唐宋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唐宋封建经济的繁荣;民族融合和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传播条件;皇帝推崇诗词文化.故答案为:(1)材料一:匈奴;材料二:女真.(2)①C ②D ③A ④E ⑤B(3)科举制度完善,如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地位高;唐宋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唐宋封建经济的繁荣;民族融合和丝绸之路促进中外交流;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传播条件;皇帝推崇诗词文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