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朗诵会活动策划分析: 一、由于主要参与者是学生,爱情、理想主题应该比较合适; 二、单纯的诗词朗诵缺乏趣味性,为了补救这一点,必须让诗词跟其他艺术门类结合起来; 三、关于参与性高这一点:我想一个班级至少有30人以上吧,所以最好设计为多层次的参与。 具体形式的建议: 一、诗词主题表演。例如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设计为简单的四幕诗剧,除了陆游自己写的两首诗,还可以让同学们各自写一些诗句填充剧本。让一部分具有表演欲的同学担任剧中角色,进行表演。 二、集体猜诗迷。先让一位男同学写一首诗赠给某一位女同学,但不能说出女同学的名字,也不能在诗中明显地指实某一女生。然后让同学们竞猜投票,如果票数最多的女生就是被赠诗的女生,那么女生就成为下一轮的赠诗手,赠一首诗给某男生,具体要求同上,但是不能回赠给先前的男同学。如此下去,凡是赠过诗的都不能被人赠诗。倘若同学们没猜中,那么就击鼓传球吧,轮着谁谁当赠诗手。要是同学们的即兴写作不过关的话,可以事先让大家准备准备。 三、吹球传诗。这是个更疯的玩法,有点危险性,主要是有些脆弱的女生可能会哭鼻子的。具体如下:让同学们坐一圈,中间一人负责给气球打气,不停地打。然后同学们按顺序一人作一句诗,要求押韵,并且诗句的第一字必须跟前句的第三字相同(或者同韵,降低难度)。吟出了诗句就可以把气球传到下一位。若是哪一位仁兄迟迟不能续句,那就……“砰!”很爽。然后被“砰”的仁兄负责打气球,传诗的方向逆过来,如此类推。为了防止一些仁兄恶意持球,还可以改为双人持球形式,就是:A持球,续句成功后轮到B开始续句,这时事A、B同时持球(爆了一起爽),直到B也续句成功后,A才可以放手,轮到C开始续句,并由B、C共同持球。 从最文雅到最疯的玩法各列举一个,其实可以想的点子还很多。至于具体流程的话,还是定了活动形式之后再拟吧。如果你的学校在广东,那我还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我是专门做策划的,嘿嘿。 2.学生会各类活动策划书封面的统一格式是什么样的经管系分团委、学生会工作总结基本格式 一.字体要求 1.题目:黑体小二号、不超过20个字。例:题目 2.标题部分: (1)一级标题:仿宋三号加粗。例:标题1 (2)二级标题:仿宋四号加粗。例:标题2 (3)三级标题:仿宋小四号加粗。例:标题3 3.正文部分: 正文文字:仿宋小四号,单倍行距。例:正文 4.落款部分: 总结部门和个人姓名(右下角) 仿宋小四号。例:主席团 总结时间(右下角) 仿宋小四号。例:2008年12月28日 二.内容要求 1.主办部门作活动总结 (1)活动计划 (2)活动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写明具体准备工作的具体负责部门和人员;包括学生会外部的组织或个人。 (3)活动中所有情况的记载和总结。 (4)活动后工作的总结:包括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的肯定以及活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均需要一一列出并给予说明。 (5)活动感想 2.各部门作日常工作总结(包括学期中和学期末) (1)工作总结的提纲。 (2)分步对各活动进行总结。 (3)每个活动的总结需包含本部门在该项活动中担任的工作内容、完成情况以及意见和想法。 (4)本段时间工作感想以及部门展望等。 注:此总结格式方案为初步方案。若有改动,在以后调整。现阶段所有部门或个人的工作总结一律按照以上要求严格执行。 主席团 2008年12月28日 这是我们的格式~~不知道对你有用没 3.诗文主题班队活动方案晨诵经典诗文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汇聚,对国人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估量的。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我们怀揣着一个闪光的梦想,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把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作为增厚学生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建设校本课程的一种策略,并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以活跃学校的文化氛围。 二、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晨诵 15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诵《经典诗篇》、《弟子规》、《三字经》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诵读内容 本学期,针对低、中、高三个阶段学生的背诵和理解规律,安排背诵内容如下: 一、二年级诵读《小学生必备古诗前20首》。 三、四年级诵读《弟子规》及了解含义。 五、六年级诵读《三字经》及了解含义。 四、诵读时间 周一至周三早上,学生8:00到校上课前,经典诗文诵读时间,语文教师按时到达教室,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诵读。 五、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周一至周三早上15分钟。如有语文书上的背诵内容,也可穿插在诵读时间内,但语文教师要合理安排,确保在本学期内完成指定的诵读篇目。 (二)各班语文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设置一个诵读板块,由学生专人负责将当周的诵读内容写在诵读板块内,以便学生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 (三)各班级要建立诵读记录簿,每天由语文教师记录诵读进程,采用多种诵读方式指导学生诵读,中高年级学生要求理解《弟子规》、《三字经》的大致含义。 (四)各年级语文备课组在每次集体备课时,要将晨诵作为一个探讨环节,统一诵读进度,积极商议出各组灵活多变的背诵方式,作为本组的晨诵特色展示出来。 (五)期中考试后,教务处将对每班的诵读情况进行个别学生抽测。 (六)12月份,每个年级组选拔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诵读比赛活动”,比赛将设集体奖项和个人奖项、教师指导奖。 (七)家校联合。孩子每天晨诵的内容都要在晚上做完家庭作业后背给家长听,家长有相应的签字和评价。利用家长会和家长交流学生的诵读情况,鼓励亲子诵读。 (八)班级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比赛,评选出“诵读小能手”等诵读称号,鼓励学生每周坚持不懈的、轻松积极的完成诵读任务。 (九)各班要在本学期内高效完成指定篇目。 (十)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背会指定篇目。 诵中华经典,取中华精髓,让我们的师生身上承载更优良的中华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