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敢于担当的古诗有哪些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狱中题壁》 释义: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出自鲁迅《自嘲》 释义: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冷对,冷落对待。千夫指,原意是许多人的指责。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扩展资料: 每一个人生角色都是一份担当,应该对每份担当充满敬畏。 “负责任”是对人生角色担当的具体描画,“责任感”是一个人对待人生角色担当的一种态度。一个人的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他对人生担当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吊儿郎当。 每个人的态度决定人生生活的好坏。当我们对人生角色充满责任感的时候,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中去,勇于担当,在生活的过程中就能找到属于自己人生角色的快乐。 2.批评人目光短浅,用哪个诗人的哪句诗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遭遥游》 战国·庄周《庄子·遭遥游》.朝菌:一种菌类植物,传说见太阳就死.晦朔:指早晚.蟪(huì惠)蛄:一种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这两句大意是:早晨生出的菌类不到夜里就死去,所以它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黑夜和黎明;蟪蛄只能活两季,所以它根本不知道一年的春与秋.战国·庄子以朝菌、蟪蛄作比喻,说明寿命短暂则见闻有限.现在可用来嘲讽某些人目光短浅、弧陋寡闻. 眼孔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目光短浅名言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这两句大意是:目光短浅时便没有大的肚量,内心不正时就会有奸诈.这两句都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句告诉人们,目光短浅的人必然气度窄狭,斤斤计较于眼前的得失;后句告诉人们,心术不正就会搞阴谋去暗算别人.可用以知人论世.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 《鹖冠子》 《鹖冠子·天则》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前面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两粒小小的豆子塞住了耳朵,就连雷声也听不见了.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面的或根本的问题. 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 《鹖冠子》 《鹖冠子·天则》 《鹖冠子·天则》.太山:即泰山.这几句大意是:用一片树叶挡住眼睛,就看不见高峻的泰山;以两颗豆粒塞入耳中,就听不到惊天动地的雷鸣.这几句用以比喻人被眼前细小事物所蒙蔽,看不到大处、远处和事物的全貌.现可用以讽刺有些人主观、偏颇、自信、固执,不看现实,硬是采取不承认主义,自欺欺人;也可比喻某些人因立场、观点、思想方法不对头,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分不清主流和支流.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梁惠王上》 见孟子《孟子·梁惠王上》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以玉为石者,亦将以石为玉矣;以贤为愚者,亦将以愚为贤矣.——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擢才》 关于目光短浅的名言 晋·葛洪《抱朴子·擢才》.这几句大意是:把宝玉当作石头的人,也会把石头当作宝玉;把贤人当作愚人的人,也会把愚人当作贤人.~以前两句比喻后两句,说明一些人知识浅薄,目光短浅,贤愚不分,能把贤人当作愚人,也能把愚人当作贤人.以贤为愚会埋没人才,以愚为贤又会重用蠢才,这对国家对事业都是极其危险的. 3.指责人的古诗句有哪些1、《咏针》 清 文映江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2、《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江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二首》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杂作》 明 董应举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 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5、《白鹭》 宋 唐庚 说与门前白鹭群,也须从此断知闻。 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6、《聊斋》 你也反腐败,他也反腐败, 喜怒哀乐一起都到心头来。 奇也不必奇,怪也不必怪, 五子登科--总比两袖清风更可爱。 台前发宏论,幕后发邪财, 几分庄严、几分虚伪、几分坚定、几分徘徊、 此中奥妙,谁能解得开。 7、《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相鼠》 (诗经)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9、《七步诗》 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咏史》 晋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原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居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