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带有翻译的古诗1.《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营州歌》 唐代: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译文】 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3.《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译文】 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4.《龙标野宴》 唐代: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译文】 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5.《题画兰》 清代: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2.推荐十首有翻译的古诗词1、《滁州西涧》韦应物 (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2、《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3、《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 4、《逢入京使》岑参 (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5、《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6、《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7、《鸟鸣涧》王维(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8、《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9、《竹石》郑板桥(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10、《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3.古诗,带翻译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⑾无故人。 我们从元代《阳春白雪集》中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中可以发现,古人其实一直就是这样诠释的:“…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故此,准确完整地诠释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 朋友 请再干了这杯酒 待你将来凯旋而归 西出阳关的时候 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 惟有这 渭城的细雨 青青的客舍 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 还会像今天一样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解释】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1.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寒冷的雨。 4.连江:满江。 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6.平明:清晨天刚亮。 7.客:指辛渐。 8.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 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12.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中文译文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4.古诗带翻译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时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望庐山瀑布【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5.十首古诗词,附带意思《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把豆渣压干做成豆豉。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赏析】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箕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 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赏析】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在王维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赏析】《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江畔独步寻花》(唐代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赏析】《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表达了作者赞美、称赞春天,向往宁静的生活的中心思想感情。 《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石》(清代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 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全诗。 6.有哪些带有翻译的古诗1、咏怀古迹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上黄昏.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这首诗是感事而暗喻感怀.昭君本是宫中第一美女,只因元帝昏庸按图招幸宫女,而昭君不肯行贿,招致遗骨塞外,即使思念故国,也只有月夜归魂,抱憾终生.诗人借昭君之怨一是感当时宁国公主之怨.当时唐朝依靠回纥来平定安史叛军,回纥骄横,唐朝被迫用公主下家来结好回纥,临别时,公主哭道:“国家事重,死且无憾!”肃宗流泪而还.诗人写昭君怨,正是借来表达宁国公主的怨恨.二是感恨自己遭遇.元帝昏庸不识美恶,令昭君远嫁塞外,与诗人因忠谏而遭贬斥的遭遇相符.正是悲昭君以悲自身.诗中用“群山万壑”、“一去紫台”等宏伟的景象给昭君做陪衬,使全诗显得气势如虹,更凸显出昭君的伟大!咏怀古迹五首是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所导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中所写的.诗人在漂泊之中看到天地依然,却物是人非,不觉与古人产生了“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共鸣.而残酷的现实,也让作者显得对具有非凡才能的前人更加崇拜.2.江雪千山鸟飞约,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事实上,风景诗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这首诗,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7.谁有带翻译的古诗暮江吟 诗人:白居易 朝代: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 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梅花(六首其三) 诗人:陆游 朝代:宋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释】 ①闻道:听说。 坼(chè):裂开。这里是绽开的意思。 ②雪堆:指梅花盛开像雪堆似的。 ③何方:有什么办法。 千亿:指能变成千万个放翁(陆游字放翁)。 ④梅花:一作梅前。 【赏析】 陆游写过不少咏梅诗,这是其中别开生面的一首。头两句写梅花绽放的情景。 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而三、四两句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写此诗时作者已78岁高龄,闲居在故乡山阴,借咏梅来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 “化身千亿”长在梅前,与梅相连,心相印:人梅合一,凸现了作者高标绝俗的人格。 江雪 诗人:柳宗元 朝代: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译文】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 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 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诗人淡墨轻描,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诗人:柳宗元 朝代:唐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译文】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 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 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 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 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 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 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赏析】 写出晨读禅经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达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如同苏轼所说:“寄至味于澹泊”。 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 诗的内容是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前半部写他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 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 诗人:柳宗元 朝代:唐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 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 自亡其徒,匪予戮。屈赟猛,虔栗栗。 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 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 驱豺兕,授我疆。 没找到译文,抱歉~ 【赏析】 《兽之穷》仍颂高祖之厚德。 曰“天厚黄德”,可使“狙犷服”。全篇皆用比喻,明写豺兕野兽,暗指李密之流。 李密乃首鼠两端小人,几易其主,与唐军对垒,因“自亡其徒”,走投无路而降唐归李,“乏者德,莫能享”,理所当然。全诗大气磅礴,每有奇字佳句,开篇“兽之穷”三字,便奇崛,李密之狼狈困窘之态毕现;“皇旅靖,敌逾蹙”两句尤为形象逼真:皇旅所至,鸡犬不惊;叛军过境,百姓已乱。 天兵平定叛乱,李密日暮途穷,理固宜然。如果说,诗人用“蹙”字状李密之狼狈还有些笔下留情的话,那么以“逾”修饰之,其“蹙”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兽之穷,奔大麓”,走投无路的丧家犬丑态暴露无遗矣! 相对于《晋阳武》,《兽之穷》多参差错落。 全诗以三言为主,杂以四言,读来仍感圆润流畅,不觉得佶屈聱牙。在音韵方面,1-14句偶句押lu韵,仄声,干脆利落,明快短促,叙高祖制服李密,最是恰当;15-22句偶句押ang韵,响亮悠扬,鼓舞人心,有效地抒发了诗人歌功颂德之激情。 此乃音错落,意亦错落。前人评“此篇语特多精峭。 8.20首古诗加注释古诗太多了,列举20首,以供参考: 1:早春 (唐朝)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词语注释) 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 酥――用牛羊奶制成的油。 最是――正是。 处――时候,只在诗词里才这样用。 绝胜――远远胜过。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2:春日(宋朝)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词语注释) 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寻芳:游春,踏青。 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滨:水边。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3:晚春 (唐朝)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词语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4: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词语注释】 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深。 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一种观赏性植物,它的茎长似蔓,须建架供其攀援生长。 译文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风轻轻拂动色泽莹澈的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词语注释) 晓出:太阳刚升起。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毕竟: 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不一样 接天:与天空接在一起 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6:有约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词语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7: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朝)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词语解释】 江城:水边的城,即指宣城。唐是江南地区口语,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两水:指绕宣城而流的句溪和宛溪两条河流。 明镜:指桥洞和它的倒影合成的圆形,犹如圆的镜子。 双桥:指宛溪上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下桥叫做济川桥,隋文帝开皇年间所建。 彩虹:指水中桥影。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译文 宣城,这座被江水环护的城市,就好像是坐落在一幅美妙的画里。 山色欲晚,登楼远望,晴空高旷,景色是如此的清爽宜人。 两条河水分外澄清,明净如镜,夹城而流。 两座桥横卧溪上,好似彩虹飞落。 晚炊袅袅,橘柚深碧,像笼上了深秋的寒意。 秋色渐深,那泛黄的梧桐,老的苍劲遒俊。 谁能想到就在这时候,我在北楼上,迎风怀念着当年谢朓的一杯幽情? 8:秋风引 (中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词语注释】 ⑴至:到。 ⑵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3)雁群:大雁的群体。 (4)孤客:孤独的异乡人。 (5)闻:听到。 译文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 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9:渔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语注释) ①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相传北雁南飞,到湖。 9.30首古诗词加翻译 , 最好是初中的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望无边的黄河,一直伸向远方的白云深处,一座孤城坐落在高山峻岭之中。 羌笛声声,何必老是吹奏杨柳曲呢?应该知道,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外的。】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给楚江让出奔泻的通道 ;碧绿的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可是又旋转向北去,两岸青山对峙,双峰耸立,在那水天相连之处,一片白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从天边飘来。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晨辞别了耸立在灿烂云霞里的白帝城,坐船顺流而下,相距千里的江陵一日就可以回来。三峡两岸猿猴的啼叫声还在山谷回响,轻便的小船,已经穿过了万座重叠的高山。 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多情的人在分别的时候,万千愁绪无从表达,好像是无情似得。只觉得在践行的酒宴上想要强颜欢笑却笑不出来。 酒桌上的蜡烛仿佛理解了我们的心意,禁不住露了惜别之情,替我们流下惜别泪珠,一直滴落到天明。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折断的戟埋在沙子中,虽然长满了铁锈,但是还是没有烂掉,把它拿起来磨一磨、洗一洗,认出竟是三国时留下的兵器。 那是如果不是刮起了东风、给了周瑜以火攻的方便,那么东吴就会失败,连大乔小乔也会被曹操掳去,幽禁在铜雀台内了。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郭山村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欢唱,绿叶映衬着红花,弥望是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宋、齐、梁、陈时期修建了很多寺庙,有不少庙寺的楼台殿阁,都迷漫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又互相掩映。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一个烟雾迷茫的夜晚,诗人的船停靠在繁华的秦淮边,紧挨酒家。 对岸酒楼上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痛苦,还在唱因荒淫而亡国的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玉树后庭花。 金谷园【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繁华的往事像香尘一样飞散,流水无情的流淌着,花草自然成春。 黄昏时分,东风里传来鸟儿哀怨的啼叫,落花纷纷就像那跳楼的美人。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从我的家乡来,应该知道我家乡的情况。 请你告诉我,我家窗户下的那株梅花开花了没有?。 10.有哪些比较短的古诗 带翻译 要少1、送别 / 山中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2、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3、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唐代: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希望能帮助到你 |